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万选蓉,一位聋儿母亲,《漂亮妈妈》的主人公原型。她成为万千聋儿母亲在困境中的精神支柱。她是一位教师,完成我国第一本聋儿语训教材的编写,她成就了数千聋儿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1998年,身为政协委员的万选蓉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的题案,得到了邓朴方等16位全国政协委员的签名支持。她的提案轰轰烈烈,在每年3月3,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漂亮妈妈     
巩莉在电影《漂亮妈妈》中扮演的聋儿母亲感动了无数观众,在江苏连云港市的海州区,有一位名叫杜红琴的年轻母亲。为了让双耳失聪的女儿走进有声世界,全国各地到处求医,尝遍人间艰辛困苦。在她锲而不舍的训练下,女儿能说话了,能上普通小学,和孩子们正常地交流了。不仅如此,为了让更多的聋儿得到康复,她创办了该市第一家聋儿语言培训中心……她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人们称她  相似文献   

3.
在见到万选蓉之前,只知道她是政协委员,是聋儿康复工作者,她的名字与全国“爱耳日”相连。是后  相似文献   

4.
手心手背都是肉周耀勋,36岁,瘦瘦小小的戴副眼镜,说话语速略慢,给人感觉是个文静而又温和的女人。儿子武鹏、武瑞,4岁,均为重度聋儿。因她一对双胞胎儿子都在中国聋儿康复语训幼儿园,我们约她采访。一见面让人颇感意外:如  相似文献   

5.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今年5月21日第十次全国助残日这天,有十几位聋儿和聋儿家长,在枣庄市广播电台为一个叫王秋玲的人点播了同一首歌——《爱的奉献》。王秋玲是枣庄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主任,十几年来,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人、多少次为她点播这首歌了。像歌中  相似文献   

6.
走进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门诊大厅,一幅“80万聋儿期盼着……”公益宣传画赫然映入眼帘。面面上小聋儿壮壮那张稚气的脸上泛起的康复后的幸福与微笑,曾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绝望无助的聋儿家长在此驻足,看到的是孩子的希望与未来;关心、呵护聋儿的教师、医生和康复工作者在此驻足,看到的是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一) 听力门诊部的大厅里:风尘仆仆的老少三代,妈妈抱着因颠簸劳累早已在襁褓中熟睡的孩子在背  相似文献   

7.
推荐理由:培养需专业,教育重需求。吉林省聋儿康复中心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级聋儿康复机构,承担着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聋儿社区康复指导、全年龄段聋人听力技术服务。目前,该中心共有35名言语康复师,承担着105个2~7岁的聋幼儿康复训练和学前教育工作。据康复中心主任李鸿介绍,对吉林的抽样调查显示,听力残疾人约42万人,语言残疾人约2万人,然而吉林  相似文献   

8.
4月30日下午,为欢迎残联系统到京参加表彰大会的全国先进工作者万选蓉和越学恩,中残联召开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座谈会。 座谈会由中残联副理事长王成金主持。中残联主席邓朴方到会并讲话。 万选蓉同志在聋儿康复领域贡献突出。她为了聋儿放弃自己喜爱的专业,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工作,创造了一整套的聋儿教育方法,编写了行之有效的教材,工作成绩显著,赵学恩同志从1987年以来四次参加国际性残运会,取得7金2银的好成绩,并破一项世界纪录。他现在河南濮阳市残联工作,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9.
在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中,每天甚至于每节课都要进行的一项内容就是——点名。点名是聋儿语训课堂的开始部分,是集中聋儿注意力的重要环节。根据聋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笔者尝试着用各种有趣的方式进行点名,它不仅使聋儿的注意力得到有效集中,而且还取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根据每种点名方式的特点,分别将之命名为:节奏点名法、语气回应点名法、问答点名法、歌唱点名法。节奏点名法将节奏带入点名的方法称之为节奏点名法。选择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目前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中心”的工作是一年一个新台阶。 去年,聋儿中心的主要目标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各省聋儿康复中心和语训部,进一步加强对社区聋儿康复的工作指导,以促进我国聋儿康复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本着这个目标,“中心”以建立和完善聋儿康复机构建设为核心,推进社区家庭聋儿康复工作,包括开展聋儿康复早期干预示范、建立和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聋儿的交往。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7月中旬,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市聋儿随班就读领导小组和聋儿家长联谊会组织的“聋儿暑期走进大自然活动”在昌平南口“青少年走进大自然中心”举行。参加活动的30名小营员都是进入普小的学生。 3天的夏令营生活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2.
见到郑逸茜,是在北京协和医院耳蜗研究室。 7岁的她很有灵气,也很健谈。一见面就对我说:“阿姨,你的牙不漂亮。”我很高兴,她能抓住我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茜茜很兴奋地告诉我:过几天,她就要坐飞机回家去上学了。我很为她高兴,因为茜茜不是一般的聋儿,她是一个戴电子耳蜗的聋孩子。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奎屯市乌苏路北段东侧,有一个别致的小院,院内教学楼对称矗立,绿树红花相映成趣。这就是奎屯市实验幼儿园。在这充满天真和幻想的世界里,生活着18个班的600多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这18个班里有一个特殊的集体——聋儿语训班。 聋儿语训班自1997年成立以来,一直招收  相似文献   

14.
9月10日,赤峰回音聋儿康复乐园小朋友费劲但是十分用心地为校长孙月光献上一首歌,这是孙月光在教师节收到的最好的礼物。15年前,农家女孙月光走上特教之路。如今,这位美丽的教师实现了她当年的愿望,百余名聋哑儿依偎在她的怀抱,由无声世界迈向了有声世界。她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演绎了一曲感人的现代《月光曲》……  相似文献   

15.
《山东人大工作》2007,(7):F0003-F0003
袁敬华,山东省夏津县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校长,1998年当选德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袁敬华始终坚持情洒特教事业,心系残疾学生,在特教这块充满真情和爱心的园地里,十几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着,从办学到现在已有380多名孩子能开口讲话,其中106名学生进入正常学校就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大代表的赞歌!  相似文献   

16.
我知道聋儿康复事业是一个充满艰辛的事业,我明白聋儿康复事业是一个需要太多付出的事业,然而我还是选择了这个专业。 我曾经流过许多次泪水,有过喜悦,有过悲伤,更多的是感动。当我看到一群聋儿认真地朗诵着诗歌,赞颂自己的妈妈和老师时,我流泪了,我感受到了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感到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80万生活在无声世界中的孩子,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残疾人》2006,(6):5-5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致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孩子们,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200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温家宝总理曾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亲切看望过在那里接受语言康复训练的聋儿以及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一年来,聋儿康复工  相似文献   

18.
1月9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举行在京聋儿康复专家联谊会,听取我国聋儿康复事业发展情况介绍,并围绕进一步做好聋儿康复、教育等工作进行座谈。 1月14日至16日,第十二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中国残联主席、党组书记邓朴方作工作报告。会议讨论并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聋人。从事聋儿康复工作多年。在与许许多多聋儿及其家长的接触以及与聋人朋友、健全朋友在交往中,我感到在有些聋人当中较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如自卑、疑心、固执等。这些问题使得一些聋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常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长此以往,不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也不利于聋人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聋儿康复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聋儿康复文化的定义 聋儿康复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它是集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医学(主要是听力学)、耳科学、康复学、语言学、言语矫治、心理学、电声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边缘科学。所谓聋儿康复文化,是指在聋儿康复的特定领域内,康复工作者,聋儿家属和聋儿在康复活动中,形成和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成果,以及它们形成和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