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你看,他在家门口乱搭乱建,而我家和他家只隔这么点地方,阳光都被挡掉了。""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话好好说。"安吉法院调解中心"布衣法官"汤美兰接到调解"官司"的任务接连不断。去年4月,曾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的汤美兰当上了专职人民陪审员,在安吉法院调解中心参与审理案件。与此同时,她还接到县司法局颁发的一份任命书:人民调解员,不仅参与陪审工作,  相似文献   

2.
邓忠明 《公民导刊》2013,(12):50-50
<正>在法院调解工作中,心里咨询师法官运用健全的心理学知识,将诉讼心理干预引入审判工作,站在当事人角度考虑问题,真诚沟通,情法并施,为当事人提供心里咨询,提升了审判质效。201 3年,在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第二个年头后,我运用心理学知识成功调解一起特殊的离婚案件。女子何某与男子李某于2010年11月登记结婚,男方"倒插门"女方家庭,  相似文献   

3.
调解工作是疏导人际关系,倡导诚信友爱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对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尤其是当前在追求构建和谐社会,对民事纠纷调解结案实现和谐司法,实现案结事好更为重要。笔者就法官做好民事调节工作的方法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法庭调解实践中调解法官的中立、公正身份和角色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庭审合一"制度下法庭调解的法官扮演着调解员、裁判员和"和事佬"等多重身份,造成法庭调解实践中机构角色与话语角色的冲突和转换,在"法理"与"情理"天平中摇摆,甚至偏离法庭调解既定的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职责。基于话语角色转换视角,结合真实法庭调解语料,分析法庭调解话语互动调解法官的话语角色是如何随着具体的调解交际语境和调解进程变化而转换,认为作为重要的调解策略之一,调解法官话语角色策略性转换需要坚持司法公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功能下实现最佳调解话语博弈,避免处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治安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建立治安调解中心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从初步实践效果看,建立治安调解中心提高了办案效率,规范了执法活动,缓解了派出所工作压力,减少了群众投诉。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19日,金山区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联动机制工作会议在该区漕泾镇召开,金山区法院面向全区各镇、街道和工业区的11家司法调解室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7.
关注     
《政协天地》2011,(7):44-45
行政调解活力亟待激活 调解属于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包括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种类型。今年1月起,新颁布的《人民调解法》正式实施,明确赋予人民调解协议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8.
古代官民调解联动解纷方式是"三调联动"事实上的传统渊源: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联动在古代表现为州县中的州县官调解;公安机关委托调解、法院委派委托调解与古代的"官批民调"相似;司法局(所)对人民调解协议的行政确认、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与古代官府确认民调协议、在诉讼中采纳民调意见等做法相似;国家机构与民间组织的各种联合调解与古代官民共同调解相似。"三调联动"诸多因素的古今相似反映出国家与民间调解联动解纷具有某种规律性,这一规律的根本机理在于社会和谐的共同追求、化解疑难纠纷中情理法的综合适用。  相似文献   

9.
治安调解是现代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公安派出所治安调解作为派出所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消解、弱化了大量的纠纷矛盾。但实践中,由于对治安调解立法、认识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治安调解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从法律制度、执法过程、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薛凯 《半月谈》2003,(13):28-29
在6月25日召开的全国人民调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传来消息,从去年底开始。我国已经启动对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人民调解在组织形式、调解范围、法律效力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司法部要求。今年要重点抓好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的组建工作,力争年内覆盖全国70%的乡镇和街道。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近三年治安调解实践的基本情况表明,治安调解已经成为治安案件查处和平息纠纷,化解矛盾的主要方式。在立法上规范治安调解的适用条件,在制度建设上建立治安调解的考核、激励和监督机制;在实践中推行当场调解程序、辩证处理调解与取证的关系、提高民警调解业务能力、将治安调解纳入“大调解”机制、利用现有立法赋予治安调解书相应的法律效力等是我们在调查基础上得出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这是谁啊?怎么拄着拐杖来了?”当张志勤一瘸一拐地出现在调研、调解、座谈会现场时,总难免引起一阵错愕.自从两个月前在拆迁指挥现场摔伤,他一直没能好好休息,即便拄着拐、下着雨也无法阻止他到现场工作.摆脱拐杖后,他上下楼梯依然艰难,总要先迈上一条腿,抓住扶栏,用力,再拖另一条腿.这让人们在错愕过后,不由感动、钦佩……“一年三分之二时间,他都在工作第一线.群众路线就是他的工作路线.”张志勤的同事们这样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大调解"社会纠纷综合治理背景下,公安机关参与调处民事纠纷具有重要意义。警察职能定位、警务模式选择、警务资源配置、警察绩效考核机制、警察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要求等,对警察民事调解都提出了诸多挑战。本文从立法、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立法上,明确警察民事调解规范;人才培养源头上,公安院校应在本科教育中开设"警察民事调解训练"相关课程并加强在职警察民事调解培训;在制度建设上加强警察民事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说服是调解的根本之道,实务中的调解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绕着说服进行的。从基层法官的具体办案经验切入,分析实务中的具体调解技术,可以梳理调解技术的具体分类。应将调解技术运用的模型建构,调解技术本身的显隐属性,调解技术的修辞包装及调解技术的运行机理等作为调解技术的可能深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龚明 《人大建设》2005,(11):12-13
2005年8月22日,鲁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有关人员到县法院调研工作,笔者发现一个“期限15日执行回转”的故事.那是在2004年底,鲁山县人大常委会就一起案件执行中的问题发出监督意见通知书,要求县法院在15日期限内将错误执行的6.37万元执行回转.8日后,县法院就依照法定程序,纠正了错误.事情待从头说来.  相似文献   

16.
王树旺 《乡音》2012,(1):27-28
第三、四、七届清河县政协委员许超,今年已是75岁高龄,他1996年退休后一直在发挥余热,至今已坚持工作15年。15年来,他甘尽义务,无私奉献,做了许多有益社会的工作,被邢台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评为"十佳老有所为金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有人赞誉他"日暮还行雨,秋晚夕阳红",他却说:"小车不倒只管推,一息尚存,我...  相似文献   

17.
叶文同 《公安研究》2009,(6):16-20,73
现场治安调解是治安调解的一种简易模式,具有以治安纠纷为调解内容,以现场处警民警为调解主持人,原则上在现场进行调解,并当场发生法律效力等特点。其积极作用在于有利于把治安纠纷解决于萌芽状态,尽快促成当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当事人解决纠纷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降低公安机关办案成本。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违反自愿原则、超范围适用、程序瑕疵等问题,应对其适用范围、是否以查明事实为条件、法律后果以及监督机制等进行研究,以完善现场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借助美国学者布莱克的案件社会结构理论,侧重于从微观社会学角度分析调解所处的纠纷解决社会结构,通过对当地最为典型的林权纠纷各类型的性质、起因及结构要素不同组合方式进行剖析,展示出纠纷解决的社会结构对调解运行的深刻影响:纠纷当事人之间目前的熟识或面熟关系使纠纷趋于依据大量民风、民俗和伦理道德等地方性知识,运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常规资本和个人性格、气质等非常规资本的分布、组合状况有力地制约着调解结果;一方或双方的支持者常常在调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时会改变调解的走向,甚至决定着调解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诉讼调解贯穿诉讼始终,是法院结案的重要方式。诉讼调解凸显了定纷止争、降低诉讼成本的效用。然而,诉讼调解中法官居于裁判者与调解员双重身份的矛盾,致使审判技能和调解技艺相互弱化。法院作为纠纷解决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亟需独立品格。故而,结合司法实际对诉讼调解进行改革是构筑司法独立、法治权威的要旨。  相似文献   

20.
在公安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构建综合调解格局,实行"公调对接、民调进所"工作联动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在新时期社会矛盾多发情况下的改进和创新,它适合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必将对构建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公安机关要针对当前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工作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机制,树立调解优先理念,打造好"公调对接、民调进所"工作平台,在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下,整合联动各种联调力量,并与法庭对接,提高调解工作效率,为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