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错捕标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首先研究认定错捕的条件。笔者认为要定某个案件是错捕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点:1.逮捕结果的不当性。这是认定错捕的前提条件。那么,在“没有犯罪事实”不构成犯罪、“与逮捕预期不符”这几种诉讼结果中应以哪种为前提?笔者认...  相似文献   

2.
关于逮捕质量问题的认定,《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规定错捕包括不符合逮捕事实证据条件的错捕及因事实证据和法律变化的错捕。法律、司法解释有新规定而不认为是犯罪的,是因事实证据和法律变化的错捕。本文从法律的溯及力、评价机制分析上着手,提出法律、司法解释有新规定后,不能用来评价已经完成的批准逮捕行为,建议删除。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法》第 119条规定 :“为了查明案情 ,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 ,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人身伤害案件中伤者的伤情是确定案件性质和对致害人定罪量刑的主要证据。但由于我国目前证据立法滞后 ,鉴定标准不完善 ,导致鉴定结论变更率较大 ,采信错误鉴定致错拘、错捕、错判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采信错误鉴定导致错拘、错捕、错判是否可以引起刑事赔偿 ,意见分歧较大 ,下面作者通过两起相同性质但法院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裁判结果的案件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案例资料【案例 1】1994年 3月 2 6日 ,黄某酒后将本…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中的错捕与国家赔偿中的错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刑事诉讼中错捕的认定应以刑诉法第六十条的规定为标准,即以逮捕时的事实和证据来认定;国家赔偿中的错捕则应以诉讼结果来认定,凡逮捕后最终按无罪处理的,除符合国家免责条件的以外都应当赔偿。刑事诉讼中的错捕与国家赔偿中的错捕应当严格加以区分。为了实现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统一,检察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刑事错案观和刑事赔偿观。  相似文献   

5.
错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刑事赔偿和错案追究制的双重压力下,一些批捕人员人为地提高了逮捕标准,有的检察机关也在推行"捕诉一体化",以期降低错捕率.这都直接影响了逮捕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探讨了错捕的概念、标准及其范围,并对"捕诉一体化"的做法提出质疑.笔者认为这些做法不仅会打破程序界限,削弱公检之间的监督制约关系,而且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司法不公.为了解决错捕问题,笔者建议,应重新修改逮捕条件的立法措辞,并从立法上协调逮捕条件与刑事赔偿条件的关系.在我国现有体制内,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司法审查机制和被逮捕人对抗错捕的救济机制,加强对逮捕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6.
作者主张,凡诉讼结果被撤案、不诉、终止审理、宣告无罪或者判处徒刑以下刑罚的,都是错捕。 统一了错捕的衡量标准,司法实践中还应当规范错捕的确认范围。 首先,要明确确认错捕的目的在于:一是评价批捕工作,以利提高办案质量;二是为刑事赔偿提供依据,以利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7.
对“两高”关于黄友谊赔偿案批复之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确认权具有国家公权性、程序前置性、行使单一性、生效权威性。确认权属赔偿义务机关 ,存疑错捕案件的确认权属检察机关。刑事赔偿归责原则是违法侵权确认赔偿原则 ,而不是无罪赔偿原则。判定错捕只能用确认方式 ,而不能用推定方式。判定疑案是否错捕的标准应依法定标准而不能依无罪结果。  相似文献   

8.
刑事确认权具有国家公权性、程序前置性、行使单一性、生效权威性。确认权属赔偿义务机关,存疑错捕案件的确认权属检察机关。刑事赔偿归责原则是违法侵权确认赔偿原则,而不是无罪赔偿原则。判定错捕只能用确认方式,而不能用推定方式。判定疑案是否错捕的标准应依法定标准而不能依无罪结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司法实践中对错捕及其引起的刑事赔偿认识不一,在探讨错捕衡量标准的同时,着重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阐述了对国家赔偿法第15条第2项有关错捕引起刑事赔偿的条文理解,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错捕的衡量标准,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1、诉讼结果说。主张凡诉讼结果系公安机关撤案,检察机关不起诉,法院终止审理、判决无罪或者判处徒刑以下刑罚的,都是错捕。2、绝对无罪处理说。主张批捕后检察机关作绝对不起诉或法院判绝对无罪的,属于错捕。3、刑事赔偿说。主张依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被害人最终能取得赔偿的才是错捕。4、逮捕当时说。主张批准或决定逮捕当时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不符合刑诉法第60条规定的逮捕条件的,属于错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