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七年之爱     
嘉娣 《新青年》2006,(11):16-17
我和蔚认识已经7年了,仍然没有结婚.事实上,我们认识第一年后我就认为我们应该结婚了,可是蔚不愿意.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不愿意,她并不是不爱我,以她的个性绝对不会和一个不爱的人在一起那么久.我们也并不是没有钱结婚,新居早就装修好了,就等着入住.  相似文献   

2.
小孩的时候,认识一位大姐,看到她胳膊上乌黑的印子.她说是男朋友扭的.我傻子般地问为什么还要和他好?  相似文献   

3.
姜钦峰 《新青年》2006,(4):13-14
一 傍晚,城市的天空烧成橘红色.下班回家,走到地铁站入口处时,一阵清香吸引了我匆忙的步履.一个卖花的小女孩蹲在墙角,篮子里的栀子花开得正灿烂,见我走近,她不住地夸这花好.我说:"我姐家的栀子花开的时候,比你的还要漂亮."女孩摇头,表示怀疑.她不认识我姐,当然不信.  相似文献   

4.
为自己点赞     
正接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短信,让我立马儿加她,说有重要的事。我翻遍记忆仓库的犄角旮旯,也没有和她名字相关的一点痕迹。于是,我小心翼翼回了一条短信:美女,我们认识吗?她回复:什么美女?美女她妈。刘君你不认识吗?我是他太太。切,刘君怎么不认识呢?老乡兼战友,一条炕上睡过三年觉,一个锅里吃过一千多顿饭,是共过患难  相似文献   

5.
异域茉莉     
可可 《新青年》2002,(4):14
我是在大的时候认识莉莉的。当时她穿着肥大的T恤.肥大的米色休闲裤,拖拖塔塔地走进阶梯教室。她有我喜爱的粉白的皮肤,腰看起来很细,一尺八寸的样子。头发微微地染着金色。并且半长不长地束着一个小小的鬏鬏耷拉在脖子后面。第一眼看见她,我就知道她是与我们不同的女孩子,带着点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6.
种爱     
认识陈家老四,缘于我婆婆. 婆婆来我家小住,不过才两天,她就跟小区的人,很熟了.我下班回家,陈家老四正站存我家院门口,跟婆婆热络地说着话.  相似文献   

7.
什么时候,为什么喜欢她,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会迷上她,我在问自己,我什么都能放弃,居然今天难离去。她并不美丽,但很可爱……认识她已经很久了,一直挺平静的。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很在乎她,结果把自己吓了一大跳,狠狠地咬了自己一口,疼!  相似文献   

8.
正毛主席握着他的手问:"你觉得《离骚》能够翻译吗,嗯?"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主席,谅必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可以翻译的吧?"……认识画家赵蘅有很多年了,她是我恩师赵瑞蕻先生的女儿。她曾经多次问我:"要不要带你去认识一下我的舅舅?"她舅舅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宪益,曾任英、法文版《中国文学》的主编。在赵蘅看来,像我这样资深的文学编辑,结识她舅舅无疑是受益无穷的事,而由她来引见,也责无旁贷。说实在的,我也很想结识杨宪益先生。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2004,(2)
细雨姐: 你好! 我以前认为给一个不认识的人写信是件很蠢很笨的事,可是我没有想到,自己也会这样做,你不会笑我吧?也许是我太累太压抑了,我真的好想大哭一场,可是我做不到。我在我最好的朋友家打工,她对我好得不得了,可是她妈妈并不喜欢我。她家里很有钱,她妈想让她将来出国。可能  相似文献   

10.
亦然 《新青年》2002,(11):15-16
认识小牵是在我的时装专卖店。小牵背着一个双肩小包,很悠闲地看服装,紧身的牛仔衣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修长的身材。出于职业习惯,我一眼就看中了她的整体气质。摄影师刘铭也看到她,用目光询问我,我点点头。  相似文献   

11.
1 5岁那年我从幼儿园回来,就看到了妈妈怀里的她,小小的,黑黑的,如一个丑丑的玩具,我想摸她,妈妈不许.我想依偎在妈妈怀里,但妈妈怀里因为有她而没有太多的空隙.妈妈刚要给我喂饭,就听到她哭.然后丢下我就去看她.她是我的刚出生的小妹.那时,因为她的出现,仿佛妈妈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专利,于是,我不喜欢她.  相似文献   

12.
她回来了     
下午两点半,一辆豪华小轿车停在了公证处门口。一位约有六十岁模样,风韵实足的女人步下车来,我急忙迎了过去——啊?是她!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竟会是她?!她根本不认识我,而我却见过她!二十年前的那一幕至今令人心里发抖。 18岁本该是应征入伍的年龄,而我却做为老兵复员了。爸爸妈妈硬逼着我进厂当了工人。  相似文献   

13.
那天,我在街角的水果摊买了些水果,交了钱,正要走.卖水果的女人突然停下手里的活计,她犹豫了一下,探前身子,有些怯怯地问我:"马老师,你认识Y中学的领导吗?"  相似文献   

14.
1 树叶是我的情人,虽然她自己不知道. 爱上她时,我十一不,她九岁.如今,我二十九岁,她二十七岁.  相似文献   

15.
哦梅兰     
花泽 《新青年》2004,(5):4-5
第一次见到梅兰是在卫校报到那天上午.那天阳光灿烂,我领了宿舍的钥匙摸索着方向往女生公寓走.走着走着就觉着后边有人叫我,心想这儿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就没理会,可那人极执著一劲儿"喂喂"地叫,我一回头,一片大红就"哗"地闪入了视野.该人一件红到极限的布衫,麻花辫子,乡土气息迎风扑面.以我近视4.7的视力看伊海拔绝不会高于1.55米,形状偏圆.见我打量她半天不说话,女孩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憨态可掬:喂喂,帮忙好吗,拎不动啊!我这才注意到她左拎右抱了好几个大包包,我拣了最大的一只接过来,女孩立刻如释重负.  相似文献   

16.
三时,三十年     
“我已认识你三十年了。” 静宜睁大眼睛疑惑地看着眼前对她说话的男人。 三天前,她才和他第一次见面,她还记得他相当有礼却有些腼腆地说: “我叫李天鸿,是这次亚洲华商会议的总接待。会议期间有任何需要我…我…效劳的地方,一定尽量…不…尽力而为。”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2009,(2)
自生下来,她就是个笨女孩.认识她的人都说,见过笨的,没见过像她这样笨的.  相似文献   

18.
李丽花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就不喜欢这个人.她身上米黄色的裙子看起来脏兮兮的.老师说她是外省移民过来的新同学,要我们多帮助她.没想到,老师居然把她安排成我的同桌.瞥一眼,我更是讨厌她,皮肤那么黑还没有光泽,枯黄的头发像干草.我估计她的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真倒霉!怎么会有这样的同桌.  相似文献   

19.
一 我曾经痛苦甚至害怕,她那种迫不得已、不能死便继续活的令人心酸的坚强. 那天在医院里,她晕得不知所措,头痛得一直在哭,我喂她吃饭,看她打针,扶她检查,服侍她吃药,一直守在她身边,回答医生的问题,是的,我不冉是个孩子了.当她的头伏在我的肩膀,我才知道自己的肩膀有多重,而我却没有负担得起,这个责任.  相似文献   

20.
我爱沙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父母生病或去世是我们与死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母亲从未吸过烟,可是却得了无法医治的肺癌。一天晚上,我躺在她的身边,听着她的呼吸伴着床边闹钟“滴滴”的声响,我第一次意识到时间总有一天会把我们分开。我下决心要在母亲生命最后的这段时间里尽量多陪陪她,这并不是出于要尽儿女的责任,而是因为我希望能在她的身边,我喜欢听她放声大笑,我希望能安慰她,同时也从她那里得到安慰。但是,找时间陪母亲却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挑战。像我所认识的人一样,我是一个大忙人。我有丈夫,有一个顽皮好动的4岁的儿子,我还要尽家庭主妇之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