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章文  龙凤云 《政策》2002,(11):36-37
鹤峰县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山水资源开发、国有企业改革及支柱产业建设,坚持以“诚”招商、以“信”安商、以“法”护商,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三年来,共推介招商项目66个,引进客商184人,引进投资项目15个,引进资金达5.5亿元。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2.
<正> 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外投资及资本结构调整,不断产生对资金的需求,筹集资金已是企业经营动作的前提。筹资活动按是否通过金融机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近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我国直接融资迅速发展,在社会融资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与发达国家直接融资占外部融资的1/2-2/3相比,我国的直接融资股票和债券融资不足5%,极需加快发展。一、开辟企业直接融资市场势在必行据调查测算,我国当前国有企业内源融资(企业留利+固定资产折旧)比重为20%左右,而占30%的外源融资中,近80%又是银行贷款,财政投资和直接融资股票和债券融资:分别不足5%,这种单一性的间接融资体制面临非常严重的困境:企业资本结构的畸形;需求资金的无限性与银行供应资金的有限性形成矛盾;企业融资结构亟需改革,直接融资将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而且,从“利改税”到“拨改贷”进而形成目前国有企业庞大的负债额度这一形势将很难在短期内有政策性的改变,因此企业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的十大发展趋势魏杰一、企业融资方式由单纯的间接融资走向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结合。我国国有企业过去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财政,一个是银行,但现在这两个资金来源难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了。首先,现在的财政已经成为赤字财政,债务财政,“吃饭...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资本市场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运用资本市场有效解决困扰国有企业面临的诸多难点问题,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改革与发展历史进程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一、资本市场——推动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前提1、资本市场构建的直接融资体系是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条件股份制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融通资金,也即提供一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直接渠道,实现社会闲置资金向生产投资领域的转移。但是资本市场并不是唯一的融资安排。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它经常要面临其…  相似文献   

5.
鹤峰县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山水资源开发、国有企业改革及支柱产业建设,坚持以“诚”招商、以“信”安商、以“法”护商,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三年来,共推介招商项目66个,引进客商184人,引进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6.
国资国企改革一直是牵动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改革。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结合国有资本逐利性和社会性并存的特点,构建以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为前提的国有持股企业最优股权结构测度体系,不断开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实现这一改革思路的关键是要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进入社会主义市场中发挥支柱作用。其中重要的一项改革举措是确立国有企业经营权,这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一、确立国有全业法人经营权是国家投资获得效益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投入一定的资金创办的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单位,…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杠杆率一直较高,其原因在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股权融资少、从银行借款容易、扩张意愿强等,主观上的扩张动力与客观上的便利使得国有企业负债持续增加,形成"高杠杆"的现实。需要逐步分类推进"去杠杆"的措施,进行融资方式创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尝试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将国有企业的权责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做强"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是加快重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鼓励企业用富余资金和闲置资产投资入股,鼓励法人间相互持股、参股,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入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积极探索债权转股权的办法。对企业间超过一年以上的债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经过1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在改革讨程中一些关系没有很好的理顺,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也限制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文试就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谈点个人看法,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加速国有企业的高效发展。一、在改革招导思想上必须处理好制度引进与起度创江的关系制度引进是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然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没有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准备好一种可以模仿的制度,甚至,所有的经济理论也都不能告诉我们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这就等于说,中国人必须…  相似文献   

11.
杨烨  梁倩 《协商论坛》2014,(12):38-38
近期成立的国企改革调研组和国资委、财政部、发改委、人社部等进行了多次讨论研究,目前对于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基本达成共识,最早将于2015年年初出台.有关权威人士认为,“瓜熟蒂落”.对于酝酿了1年多的国有企业顶层设计现状是最好的诠释.自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的1年多时间,国资委、财政部、发改委、人社部以及后来成立的国企改革调研组都进行了数十次的调研,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案、指导思想、原则以及实施办法已基本形成共识,其中包括对于国资分类、员工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交叉持股比例等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提出解决西部地区资金短缺问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开展股票融资 ;可以根据西部地区资源、市场和经济结构特点 ,以自然资源、市场、存量资产换外资 ;可能发挥边境区位优势 ,以贸易为导向 ,引进资金和技术等一些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13.
《山西政报》2006,(14):34-38
第一条 为推动我省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落实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发展壮大一批、转制搞活一批、关闭破产一批”的重大举措,为省属国有企业多渠道筹集改革成本,加快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设立“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为了规范专项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财政资金使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智华 《前沿》1998,(11)
目前,专业“银行”的巨额不良债务的存在使银行业举步维艰,经营困难。如何化解大量的不良贷款以及如何进一步防范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已是理论界和银行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不良债务产生的主要原因(一)从体制上讲,我国在财税体制改革中实行“拨改贷”是企业不良债务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拨改贷”即国有企业的资金由直接拨款改为贷款作为一项改革措施,其初衷是无可非议的。国家为保证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且试图通过资金有偿使用来解决资金使用效益问题而采取了这种形式。对国有企业提供资金,结果使国有企业来自财政方面的资本金投…  相似文献   

15.
员工持股制度是一种由企业员工拥有本企业产权的股份制形式。员工持股制度起源于西方,它的发展历程虽然不长,但带来的制度创新意义和显著效果却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应将员工持股制度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关键时期,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步入市场的攻坚之举和振兴之策。近几年来,咸宁地区借鉴外地经验,在全省率先推出“先出售,后改制,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制改造方案。到去年底,全区已有585家企业进行不同形式的改革,其中以“内部职工持股”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有289家。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革举措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带着这一现实问题,最近,我们调查了嘉鱼县部分改制企业,结合对全区面上情况的了解,形成了几点初步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17.
国企生机:让职工真正持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在国企改制中.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了职工持股试点,创立了一些“中国式”的规范。但目前存有一些简单化的观念和做法,如不转变经营机制和分配机制,将职工入股搞成变相集资,经营者们仍大权独揽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歪曲了职工持股的原本意义,挫伤了广大职工对深化国企改革的信心。本篇文章意欲从什么是真正的国企职工持股入手,探索一种应有的规范。我国的国有企业如何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与企业共度时艰,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本文拟结合西方发达国家职工持股的有关情况,对构建我国国企职工持…  相似文献   

18.
陆建新等撰文认为,国企改革至今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关键在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前一阶段,我们把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确定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强调要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实施后,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状况没有得到多大改观,反而出现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加剧了社会矛盾。社会各界对此议论颇多,有的人甚至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质疑。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这是必要的。但为何经过一系列改革后,国有企业改革仍未取得预期…  相似文献   

19.
易忠君 《传承》2012,(20):38-39,69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来看,国家资金的投入远不能满足西部广袤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从广西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在解决西部建设中资金不足、加速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正确评价国有企业编者述评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为了使这一工作得以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对国有企业有一个历史的、全面的、客观的评价。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立足声、。为了引导大家正确地看待国有企业,本刊第三期开辟了“国有企业在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