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帆 《美国研究》2004,18(1):147-151
人们在对美国外交政策进行分析、阐释和预测时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是 ,如何以一种适当的方法来解读错综复杂的当代美国外交政策。《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① 一书体现了为应对这一问题而进行的努力。该书作者、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美国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沃尔特·拉塞尔·米德向人们提出具有启迪意义的阐释方式。一米德在书中提出的一个核心论点就是 ,正确理解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 ,关键在于承认并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传统。米德认为 ,自美国独立以来 ,对外政策在美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对于其他大国 ,美国对外政…  相似文献   

2.
韦宗友 《美国研究》2002,16(4):133-141
人类渴求和平,而战争却一再发生.战争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这历来是史学家、政治理论家以及国际关系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美国青年学者、弗吉尼亚大学政府和外交事务系副教授戴尔·科普兰(Dale C.Copeland)独辟蹊径,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战争的起源进行了诠释.在他的新著《大战的起源》中,他对关于战争起源的三种流行的现实主义观点进行了剖析和批评,指出了每一种观点的利弊得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动态差异理论(Dynamic differentials theory).通过对历史史料的详细解读,他认为,关于国家间权力的动态差异理论对大战的起源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吴新云 《美国研究》2002,16(1):117-126
二十世纪的民权运动给美国社会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自此,公然的种族歧视从法律上被明确禁止、在道义上为众人所不齿.美国研究种族问题的学者称此后的时代为"后民权时代".然而,有目共睹的是,尽管美国的种族问题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个"后民权时代"的天空不似预期得那样晴朗:黑白冲突时隐时现、黑人社区的管理令人棘手等问题不时见于报端.难怪,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美国的学者和政客对种族问题的探讨就不曾间断过.  相似文献   

4.
赵国军 《美国研究》2007,21(1):145-153
美国政治学的一些学者往往把政治学与自由民主联系在一起。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伊多.奥伦的《美国和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对手与美国政治学的形成》②一书,对长久占据美国政治学界话语霸权地位的这种正统观点进行挑战。乔姆斯基认为,伊多.奥伦这本著作挑战了“美国政治学作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与安全事务中居主导性地位,对国际体系结构、国际格局、国际战略形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中之重.由于中美两国实力对比的非对称性特点,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对华战略不仅决定着中美关系的走向,而且直接涉及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和平崛起.正因如此,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一直成为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6.
胡晓进  任东来 《美国研究》2003,17(1):122-136
1972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路易斯·亨金出版了《对外事务与宪法》①一书。作为填补空白之作 ,此书引起了美国法学界和政治学界的广泛注意。在该书的前言中 ,亨金指出 :“有关美国宪法的书堆积如山 ,有关美国对外关系的书也堆积如山 ,但它们是两座不同的书山。”亨金的这本书成功地在两座山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或者更确切说将两堆书融为一体。2 0多年过去了 ,世界发生了巨变 ,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也有所变化 ,但亨金的这本书在美国学术界的地位却没有改变。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 ,在一个美国越卷越深的世界中 ,美国的精英们急切地…  相似文献   

7.
《来日方长》是罗曼·加里以埃米尔·阿雅尔为笔名出版的第二部小说,也是作家小说创作生涯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部作品。该小说的成功和获奖让加里成为两次摘得龚古尔文学奖的作家。《来日方长》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巴黎美丽城街区的一位阿拉伯裔少年跟一位上年纪的犹太妇女之间的故事,作者通过主人公之间关于爱的故事,试图唤起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本文试从写作主体、语言创新和写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分析《来日方长》独特的写作方式,以揭示作家加里独特的创作经历。  相似文献   

8.
一种现代主义的视角--《文化帝国主义》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晓东 《美国研究》2003,17(3):142-151
“文化帝国主义”一词是 6 0年代出现的激进的社会批判术语之一。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学派创始人汉斯·摩根索曾在其代表作《国际纵横策论 :争强权 ,求和平》中对此现象作过探讨。在他看来 ,文化帝国主义是对人心的征服与控制。① 勿庸置疑 ,作为帝国主义的形式之一 ,文化帝国主义与权力话语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冷战之后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 ,各国文化在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上相互交汇与碰撞 ,民族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界同质化唤醒了人们的民族意识与文化自觉。民族主义者在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斗争中把矛头直指文化帝…  相似文献   

9.
王希 《美国研究》2002,16(2):121-129
自从独立时期帕特里克·亨利呼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自由"就成了美国的灵魂.纵观美国历史上的国会辩论、总统演说、法院判例、外交文件、各种社会运动和改革的主张、乃至当今反政府的白人民兵组织的网页,"自由"一词无处不在.即便在日常生活中,"自由"也与美国人形影不离:中小学生每日必宣誓效忠"自由",体育比赛前观众必高唱国歌赞颂"自由之疆",大小美元硬币上均刻有"自由"(liberty),以"自由"为名的地名遍布全国.①至少从表面上来看,美国人对"自由"的钟爱已经达到了一种近似于偏执的程度.然而,当"自由"一词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人不用的时候,它也就失去了公认的定义,变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概念.在众多的自由语言中,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美国自由,也因而成为一个极负挑战意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的近作《美国自由的故事》(以下简称《自由故事》)便具有了格外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晓 《美国研究》2003,17(2):151-156
在很多方面 ,美国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 ,有不少现象都跟美利坚合众国建国历程的特性有关。若要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之 ,常常需要回溯到那个建国历程中去寻找源头。研究美国精神最经典的作品 ,当属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用比较的眼光发现了许多美国不同于欧洲之处。可以说 ,这些不同与今天美国社会中的许多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金会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基金会在很多国家都有 ,并不稀奇 ,但要论资产之雄厚、工作之活跃、影响之广泛 ,美国当为最。 2 0世纪 70年代末国门打开之后 ,基金会已是中国人司空见惯的事物 ,但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何奇松 《美国研究》2005,19(4):114-131
冷战后美国国防工业进行了重组,一方面组建了巨大的国防承包商,另一方面走军民一体化道路,并在武器装备上进行国际合作,以构建新的国防工业体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既是冷战遗留下来的国防生产能力过剩,也是美国希望保持军事技术优势、美国国家安全观的改变和军事转型的需要,以及新军事变革的需要。美国国防工业的重组也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它在保持美国科技优势,在可预见的将来为保持美国一超独霸地位提供条件,扩大大型国防公司对国家政策影响力的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15.
16.
美国霸权的终结--兼评伊拉克战争对未来国际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企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现在不仅拥有了实现这一野心的硬实力,而且似乎也具备了相应的软实力.但如果据此认为美国真的能实现它的这一梦想那又未免过于主观.本文将重点探讨有哪些现实因素将阻碍美国实现其单极霸权,以及为什么说美国的这一野心注定会失败.  相似文献   

17.
18.
In 1951, performers from Daly River and Tiwi Islands Aboriginal communities staged a corroboree strike. The musicians and dancers had routinely entertained visiting cruise ships in the Darwin Botanic Gardens, but now joined dockside workers to protest the jailing and exiling of two Aboriginal agitators Lawrence Wurrpen (Urban) and Fred (Nadpur) Waters. In Melbourne, the Australian Aborigines' League expressed solidarity with the Darwin strikes and protested the exclusion of Aboriginal voices from the Jubilee of Australian Federation. The League's leaders Doug Nicholls and Bill Onus produced a new work of musical theatre featuring east coast Aboriginal performers Fred Foster, Margaret Tucker, Georgia Lee, Harold Blair, and others in ‘Out of the Dark — An Aboriginal Moomba’.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political uses of performance in Australia's assimilation era, and show how Aboriginal agitators used music and dance to connect struggles for rights across Australia, and to keep cultural identity alive. In doing so we show how performance operated both as work and as assertion of cultural sovereignty.  相似文献   

19.
从边缘到中心: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气候变化在美国从环境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的历程,并分析了自1989年以来美国政府气候变化政策的演变.本文认为,气候变化问题在美国政策议程中经历了从边缘向中心移动的过程,现已被美国当作21世纪国际安全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安全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进攻"到"防御"--美国公共外交战略的角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对国外民众的外交形式,即"通过情报信息和交流项目引导国外民众和舆论制造者,以提高美国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常设工具冷战期间成为进攻性的战略武器,为赢得冷战立下汗马功劳;冷战结束以后一度被打入冷宫,"9·11"事件后重新得宠,旨在解决"世界为何仇恨美国"的问题,实施对象重点放在阿拉伯与穆斯林世界,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和应急性.但布什政府将"先发制人"与公共外交战略并重,发动"反恐"战争,将美国面临的挑战简单归结为与世界的沟通问题,兼之公共外交战略在操作上的文化差异,因而刚出茅庐即遇挫折实属情理之中.如何把危机公共外交转变为平时状态的公共外交战略,是今后美国政府面对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