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叫他哥     
对丈夫的称呼自然很多,什么“先生”、“老公”啦,“当家的”、“亲爱的”啦,“娃他爸”、“孩他爹”啦等等。而在我的眼里只有“哥”。 结婚这些年,我一直喊他“哥”。不熟悉的人,听了以为我们是兄妹;认识我们的人,开始总觉得“歌”或“鸽”是他的别名,不然,有几个妻子对丈夫喊哥喊得那么顺嘴的,张口闭口哥、哥、哥!明白后,新老朋友总不忘笑着问一句:“你为什么叫他哥呀?” 我喊他“哥”,不仅是因为他一米七六,我一米五八,以高低论大小。更重要的是他对我体贴、呵护、忍让,完完全全一个大哥哥的  相似文献   

2.
不曾虚度     
前几天,和几个同学相会,互相谈论学业、事业,他们几个有学财会、电脑的,有干厨师、司机的,他们对自己所选的行业很满意,而对我却评论了一番,当然不是好评啦,如:现在开始看大门,什么时候看到老啊 !没有什么前途啦 !等等,最令我伤心的是他们说我在虚度美好的青春年华。   其实我伤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为他们的无知和狂言而伤心。当时我说:“既然我们身为保安,就不要老是生活在昨日的梦中,应该为新的理想而奋斗。”说完后我得到的是他们的讥笑,有位同学说:“没想到看大门竟看出学问来啦 !”   看看现在的各行各业,职工不是…  相似文献   

3.
<正>说到幸福与政府的关系,我周围有一些人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我:"得了吧!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与政府何干?"另有一些遭遇过一些不顺的人有时会蹦出这么一句偏激的话:"别扯啦!我看政府就没给我们什么幸福!"他们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觉得要把事情说清楚。否则,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相似文献   

4.
这也会过去     
据说,伟大的所罗门王在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位智者告诉他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至理名言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能使人得意时不会趾高气扬,忘乎所以;失意时能够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始终保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状态。可所罗门王醒来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句至理名言了。于是,他找来了最有智慧的几位大臣,向他们讲了那个梦,并拿出一枚大钻戒,说“:如果想出来那句至理名言,就把它镌刻在戒面上。”一周之后,几位老臣兴奋地前来送还钻戒,戒面上已刻上一句勉励人胜不骄、败不馁的至理名言:这也会过去!”是啊,在日常生活中,当困难阻止了我们追求理想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中国有个“国问”—“吃了没有?”平时说来听来都无所谓,但细细想起来,总有点不是滋味:除了“吃”,就没有什么更好的问候语了吗? 本人常跟朋友谈起“吃了没有”这句问候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文明社会是否还该有多大的生命力的问题。 一位朋友说:“中国人经历过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残酷的压廹者、剥削者。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试论如何树立和强化党的执政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华西 《桂海论丛》2004,20(5):10-12
目前强化执政意识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树立和强化国家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党手里的观念;二是树立和强化党的执政意识,党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都要遵守政党的执政规律,要从“我们是执政党”这个角度出发;三是要树立“有限政府”和“执政成本”的观念;四是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五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摒弃了传统的说教式方法,尝试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主要做法是:一、运用期望理论,激发其强烈的上进心所谓期望理论是说,人们由于对环境的认识,产生了目标感,目标感导致需要,由于需要引起动机,由于动机才产生相应的行为。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要想让学生做得好,我们必须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较高且合理的期望值,即“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教师以及父母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8.
不许失败     
我们是一个很宽容的民族,怜悯弱者原谅失败者会被人颂为美德,自匕容许自己失败也是一大特色,“吃一堑长一智”、“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些中国式的真理在人们心中扎了根。这一观念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许多这样的事发生了:有的企业经营者把一个好端端的企业搞破产了,宽容的上级一句“要吸取教训呀广’就又派这个人去另一个企业当厂长去了;与外国人做生意去国外考察,却只“考察”了国外的风光,回国时自然少个了彩电冰箱.而买回来的却是人家报废的设备,宽容的领导一句“花钱买教训”后又会派这个人去买下一套设备··,…这样做的结果产生…  相似文献   

9.
对“另类文学”的写作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理论月刊》2001,(6):34-35
一、另类女作家走红文坛王庆生: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另类文学”问题。说起“另类文学”,说法不一。有的称之为“新新人类”文学,有的称为“新人类”文学、“突围”文学。不论怎么说,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另类文学”,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一些作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前卫倾向。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作为一个文学现象,“另类文学”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下产生的,在创作上有哪些特点,哪些是我们赞同的,哪些是我们不赞同的。这些作家作品的出现给我们的文学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0.
心灵的鸡蛋     
据说,伟大的所罗门王在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位智者告诉他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至理名言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能使人得意时不会趾高气扬,忘乎所以;失意时能够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始终保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状态。可所罗门王醒来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句至理名言了。于是,他找来了最有智慧的几位大臣,向他们讲了那个梦,并拿出一枚大钻戒,说“:如果想出来那句至理名言,就把它镌刻在戒面上。”一周之后,几位老臣兴奋地前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假日早晨,我和班里同学一起到福利院五楼进行“献爱心做实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电梯走出来,迎面一个火红…  相似文献   

11.
朱东育 《半月谈》2005,(1):53-53
一位过去的学生到我家小坐.临别很郑重地说:“老师,您像以前那样批评我几句吧。”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他说:“那时您批评我。虽然心里挺难受,但总有一种奋发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勇气。可现在,批评成了奢侈品.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了.”  相似文献   

12.
<正>《资治通鉴》里有一则故事:战国时,魏安釐王问孔斌:"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话,鲁仲连勉强算一个。"安釐王不赞同,说:"鲁仲连老是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无非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此人表里不一,不是真正的君子。"对此,孔斌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人皆作之。作之不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浏览论坛、微博、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别人发的帖子和微博时,总忘不了默默地为其点个“赞”.一方面表示我们对他的赞同、喜爱,另一方面也表示鼓励、支持对方.可是,很少有人会为自己点赞.难道是自己不需要赞同、赞美、鼓励和支持吗?当然不是的.  相似文献   

14.
当年有句很有名的话,据说是列宁说的。这句话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特定的情况下,这话绝对正确。但我也时时想说另两句相反的话“历史首先意味着到此而止;喋喋不休地唠叨陈年老账有时是时代前进的天敌。”中国可能享有“中华古国”(当年与“天邦大国”同义)之誉太久,可供翻腾的古人古事、前人前事自然是某些国家的几倍、几十倍。专搞史学的人.当然离不开这样的翻腾,惟此才叫“务正业”。但搞史学的人毕竟是各行各业成员总数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他们用不着去知道那么多的“史”。有些人的职业与“立志做史学家”远离十万八千里,无论是他本人突发“玩史”之瘾,还是别人强迫他学太多的“史”,我都劝上一句“到此而止”。在某种有关教育改革(包括教材改革)的会议上,我曾多次举例说:小学的历史教材有十几页即可,初中(包括中国史、世界史)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上面两句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似文献   

16.
说到幸福与政府的关系,我周围有一些人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我:"得了吧!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与政府何干?"另有一些遭遇过一些不顺的人有时会蹦出这么一句偏激的话:"别扯啦!我看政府就没给我们什么幸福!"他们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觉得要把事情说清楚。否则,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俗话又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俗话还说:顺藤摸瓜。这三句俗话,用于反腐,非常管用。何妨一试?常听人说:如今反腐可难了,贪官太狡猾啦。是这样吗?是。又不是。说是,是因为深入反  相似文献   

18.
自助者天助     
女神萨蒂要求丈夫大神湿婆离开冈仁波齐山的住所,跟她去周游世界,看看他们的孩子们过得怎样。湿婆召来坐骑神牛南迪,驮着他俩在空中巡游。旅途中,萨蒂听见有人吟诵她最喜欢的一句箴言,她从空中往地面看去,原来是一个穷人坐在地上反复吟诵,身旁是饥饿的妻子和儿子。孩子求母亲给点食物。“孩子,除了爱,我一无所有。”母亲说完,潸然泪下。这一幕令萨蒂难以忍受,她对湿婆说“:他们都是你的信徒,我的夫君,你不能做点什么帮助他们吗?”“这家人总是吵架。”湿婆说“:他们没有做好接受帮助的准备。”“但是你无所不能!”萨蒂说“,只要你想做,就能…  相似文献   

19.
有一座地处几所小学附近的花园,一年四季鲜花不断,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可美中不足的是,尽管这座花园总有牧师认真看管,但小学生私摘甚至毁坏鲜花的现象却从未停止过。后来换了一位牧师来管理这座花园,情况则有了根本改变,小学生私摘或毁坏鲜花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这位新来的牧师有什么“秘诀”呢%面对小学生,他亲切地问:“这些鲜花漂亮吗%”小学生异口同声地答:“很漂亮&”又问:“你们想拥有这些花吗%”答:“想&”牧师慈爱地说:“那好,现在这些花就属于你们了。”学生们开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之后便是欢呼雀跃。看着孩子…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东城保安分公司八大队三班班长刘占杰偶然间在报上看到了一则为希望工程募捐的公益宣传广告,那些贫困地区一双双充满求知渴望的眼睛,那一声声“我想上学”的无助呼唤,强烈地震撼着他的心。他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在爱心的驱动下,一个大胆的想法悄悄地萌动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班里两名骨干队员。两名队员听了后,激动地说:“其实我们也早有这样的想法,既然有同感,那就组织捐款活动,用我们大家微薄的力量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做点事吧!”在几名队员的支持下,刘占杰召开了班会。在会上说出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