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假币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的手印会留在假币上,但假币在流通过程中可能与许多人接触,使得票面上的指印与犯罪关系难以准确判断;如何才能发现、提取假币上的犯罪指印,并利用其侦破案件,这里,笔者从破获我省“8.26”特大假币案件中得到的启示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假币犯罪呈上升趋势,为维护金融秩序,司法机关加大了打击假币犯罪的力度。在查办假币犯罪案件中,我们感到,假币作为犯罪证据,首先必须经过技术鉴定,确认为伪造或者变造的货币,才能在庭审时向法庭出示,并让被告人辨认。但是,目前的假币鉴定工作在程序和内容上很不规范,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包括:l、未经鉴定,即作出假币的结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主管机关,是唯一的假币鉴定机构,而有的假币案在未经中国人民银行鉴定出真伪之前,公安机关就在清单上写明“假币”字样。如于某某、牛某出售假币案中,公安机关当场抓获二…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1998年9月5日下午,被害人赵XX,于XX,崔XX,王XX四人持一张面值为100元的假币来到XX市内,找到犯罪嫌疑人赵X等三人让其帮助将假币花掉。七人遂以打车为名将假币交给出租车司机李X。车驶出市区后,被李识破,并索要市内租车费五元。因被害人赵XX等四人未带钱,由犯罪嫌疑人徐X代付。后三犯罪嫌疑人便以索要代付车费及帮忙费为由对赵XX等四被害人进行殴打。赵XX被迫在一熟悉的饭店赊帐,请三犯罪嫌疑人吃饭共花掉人民币160元,饭后赵XX被放走。赵X等三犯罪嫌疑人又将被害人于XX、崔XX、王X…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谁占有它,谁就有占有和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所以,伪造货币、运输和使用假币,便自然成为某些不法之徒为寻求富裕而选择的非法逐利手段之一。从1979年在全国22个省市境内相继发现伪造货币的犯罪至今,制造假币的方法已经由最初的铅印、复印、石印、描绘,发展为当今利用高科技手段电脑制版、机械印刷,不仅其仿真程度越来越高,流域越来越广,而且其流量也越来越大。 假币犯罪,祸水横流。制造假币,首先形成了各类假币犯罪的万恶之源;运输假币,又使越来越多经不住利益诱惑的人们在不知不…  相似文献   

5.
平安建设     
《法治纵横》2011,(22):76-79
打击新版假币预警宣传 本刊和布克赛尔讯通讯员李裕军近期.新疆省伊犁州奎屯辖区的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陆续发现“TJ55”、“AZ88”2005版假币。经查,这些假币均在银行营业网点收款时发现,持币人大多是销售货物时误收的。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中,在自动柜员机存假币取真币的行为时有发生,对于这种行为如何定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意见认为其构成诈骗罪,有意见认为应实行盗窃罪和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我认为该行为既不构成诈骗罪,也不构成使用假币罪,而只构成盗窃罪。  相似文献   

7.
小屋惊现百万仿真度极高假币
  2012年3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工作中侦破了一起假币案件,抓获了一名叫方佳龙的犯罪嫌疑人,在一间不起眼的房子现场收缴了100万仿真度极高的的假币。  相似文献   

8.
胡永贤 《检察风云》2010,(24):66-68
转眼建国已经61周年,根据老友黄石霖同志的回忆录,我撰写了《破伪造人民币案》一文。之后,我看到朱俊等人发表的一些有关上海假币破获记的文章。深感大家对假币案的密切关注。但关于假币案的案发时间及其侦破过程的记载,还是不够完整和准确。  相似文献   

9.
王北非  茆琛 《政府法制》2008,(22):27-27
一元、两元的公交车费很便宜,然而使用假币付车资却成为公交车面临的一大困扰。日前,福州市公交集团集中销毁了7吨多的1元假硬币,这些假币是市区100多条公交线路一年的“积累”。专家指出,福州公交成为假币的“重灾区”凸显社会诚信缺失。  相似文献   

10.
刘宪权 《犯罪研究》2008,(2):13-19,32
惩治金融犯罪始于打击危害货币管理制度犯罪,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货币犯罪的惩治,在危害货币管理制度犯罪行为人主观目的认定、持有使用假币罪交叉行为的认定以及出售购买运输假币并使用假币的罪数认定等方面仍存在疑难问题与课论分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假币(本文指伪造、变造的人民币,不包括假外币)违法犯罪活动较为猖獗。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变造人民币或购买、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不构成犯罪的,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但对不构成犯罪的小额假币那些主体有权没收,没收应当遵守什么程序,没有具体规定,以致在实践中造成一定混乱,假币纠纷不断发生,有的金融机构和大型商场因没收程序不当等原因而败诉。去年发布的《人民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没收假币的主体、程序等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一、关于有假币没收权的主体《条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和公安机…  相似文献   

12.
使用假币是指将假币作为真货币置于流通的行为;在ATM机存假币取真币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与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使用假币同时触犯诈骗罪的,属于想象竞合犯(不是法条竞合关系),应从一重罪论处;使用假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成立使用假币罪;为了自己使用而购买假币的,应认定为持有、使用假币罪;持有并使用假币的,不必并罚,但对已经使用和仍然持有的假币数量应当累加计算。  相似文献   

13.
一、简要案情   被告人李某彬在浙江省余姚市打工期间结识同在该厂打工的宜兴市西绪乡人李某某,并在 1999年 7月的一天,以 100元的价格卖给李某某假币 500元。李某某离厂回宜兴后想到贩卖假币很可恨,同时也想通过举报得奖金,遂产生了向公安机关举报,以需购假币为由将李某彬从浙江诱到宜兴,让公安机关将其抓获的念头。 1999年 8月 8日上午,李某某打电话到宜兴市公安局,得知举报可以得奖金后,便答应公安机关的要求,等李某彬到宜兴出售假币时再与公安机关联系。此后,李某某多次与李某彬电话联系,提出要购买假币。最后双方商定由…  相似文献   

14.
伪造货币罪的法益是货币的发行权或者货币的公共信用,侵犯其一就成立既遂;伪造的含义具有相对性,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以及走私假币罪中的伪造的货币包括变造的货币;即便认为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与持有、使用假币罪属于选择性罪名,为实现罪刑相适应,也有数罪并罚的可能;使用假币过程中被发现而使用暴力的,能够转化成抢劫;为自己使用购买假币的,也构成购买假币罪;出售假币与使用假币的区别在于对方是否知情。  相似文献   

15.
广东历来为假币案件的多发地,打击假币犯罪是我省各级公安机关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揭示广东假币犯罪的现状,分析研究广东假币犯罪的新特点,并结合我省公安机关在与假币犯罪斗争中一些有效可行的做法,探讨假币案件的侦察对策。旨在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关注,重视反假币犯罪专业队伍的建设及专项经费的设立,有助于公安机关更有效地打击我省制、运、贩、兑假币的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3,(8):54-55
到银行存钱,银行职员点完数后从中抽出某一张说:“这是假币!”便随手把刻有“假钞”两字的大红印章往上一盖.强行没收了事;从银行取款后到商场消费,却被收款员告知“这是假币”而拒收。银行发现假币该如何处理?对从银行取出的钱款有怀疑时,持币者该向哪上诉?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将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李震  霍小阳 《政府法制》2009,(17):43-43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北关派出所辖区玄东门菜市场有群众向民警反映菜市场屡有面额为100元的假币出现。而且这批假币印刷逼真,于感仿真度高,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很难分辨。  相似文献   

18.
近日,兰州铁路警方在兰州火车站抓获两名东北籍假币贩子。二人在东北务工期间购得近20万假币,辗转在内蒙、宁夏、甘肃等地,采取以乘坐出租车找零和在路边小店直接消费的方式换取真币。在被警方抓获后,李、陈两名犯罪嫌疑人身上仅剩HB90版本100元面值假钞108张,其余面值十余万的假币已被二人换成真币挥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制造假币的犯罪活动非常猖獗,打假与造假始终处于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对立格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我国古代自宋朝发行纸币开始,制造假币的行为就已出现。例如南宋查获的一起伪钞案中,一次性查获假币30万元,参与造假者53人,犯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明显呈规模化、团伙化倾向。元代铅山州(今江西铅山县)素以制造假钞闻名,吴友文所造假钞远至江淮、  相似文献   

20.
简要案情2001年7月,邓某(在逃)以500元人民币从他人处购得百元面额伪造人民币50张,并与王某合谋到外地采用以假币购物找兑小额真币的方法获取利益。同年7月23日,邓、王两人携带50张假人民币至江苏某市,当日两人在附近乡村小店共同使用假币5张,兑得真币420余元。次日,当两人再次使用假币时,被店主识破而报警。邓某弃包逃跑,王某被当场抓获,并从缴获的包中搜得未使用的百元面额假币42张和买来的香烟数包及用假币兑得的小额真币400余元。分歧意见在审理中,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以下几种分歧意见: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