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标权的权利穷竭是商标法领域中颇具争议的问题。笔者以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制度价值为基点,对商标权穷竭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坚持商标权的穷竭其实质就是承认商标权的国际穷竭,这也是解决平行进口的关键。笔者还对我国的商标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立法与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权利穷竭原则是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在传统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和商标三大领域得到广泛认可。人们运用该理论来分析、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在商标权领域并不存在权利穷竭问题,理论界所说的商标权穷竭至多可看作是对商标权的一种限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在我国会逐渐成为一个热点 ,而我国尚未对此进行法律规制。本文认为 ,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地域性理论 ,在理论基础上有其不科学性 ,同时借鉴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 ,并从商标法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贸易政策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我国应在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如 :《商标法》时 ) ,适用商标权国际穷竭理论 ,允许平行进口 ,但对平行进口商故意的“搭便车”行为则予禁止。  相似文献   

4.
现代版权法上的权利穷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版权法的权利穷竭原则意味着一旦作品的原件或是复制件经权利人同意而进入市场后 ,该作品作为商品的进一步销售 ,著作权人均无权控制。随着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 ,中国著作权制度虽都已符合了TRIPS规定和国际公约的保护标准 ,但仍然存在因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法律难题。我国应在版权立法中借鉴欧盟和美国等国家的版权立法 ,明确权利穷竭不能适应于国际著作权作品贸易 ;同时也规定网络传输作品不适应于权利穷竭原则。  相似文献   

5.
论专利平行进口的合法性及其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权利穷竭普遍性原则的法理分析入手 ,归纳和评述了权利穷竭普遍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个体利益与公众利益、贸易自由主义与非关税壁垒的冲突 ,权衡不同制度的取舍 ,解析专利法中“进口权”与平行进口之间的关系 ,认为我国对专利平行进口应予允许并提出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欧盟专利权的专有性和地域性与货物自由流动原则相冲突,“权利穷竭”原则的巧妙设计迎合了欧洲法院全力维护货物自由流动这一需求。该原则首先在专利权领域被引入,随后在司法实践中欧洲法院又对其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并通过对专利平行进口的立法与实务否认了专利权国际穷竭原则进而建立起了欧盟域内的专利权“权利穷竭”原则。  相似文献   

7.
商标权利用尽属于商标权利限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我国现行商标法却没有关于商标权利限制方面的规定,这种缺失不仅不利于我国商标法律体系的完整构建,还导致实践中法律适用的困难。应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现状,借鉴外国相关规定,完善商标权利用尽制度,以解决商品贸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平行进口和权利穷竭原则直接的争论还会在世贸组织内继续下去。中国知识产权法中采用的代表两个原则的不同规则也会引起国际和国内的争论。中国是否应当禁止或者支持平行进口 ,是否应当采用无限制的权利穷竭 ,还是限制性的权利穷竭原则问题 ,必须考虑中国的实际利益 ,也必须平衡中国本身利益需要和中国作为世贸成员及国际社会成员的义务需要。权利穷竭原则不能被视为一个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原则。任何原则的适用一定要有实际效益的支持。当然 ,中国也不能只强调自我保护而忽视了自己的国际利益和国际义务。实际、合法、合理因素的结合应当成为中国作出理性选择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版权贸易中对精神权利的法律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版权贸易之后,版权中的经济权利部分已转让于受让人,但精神权利部分却仍留在作者手中,这两种不同的版权权能,因权利主体不同,在实践中的行使很可能发生矛盾。国内学者提出了精神权利的转让说、放弃说和穷竭说等理论对两者加以协调,笔者认为穷竭说较为有利于版权贸易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论版权贸易中对精神权利的法律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版权贸易之后,版权中的经济权利部分已转让于受让人,但精神权利部分却仍停留在作者手中,这两种不同的版权权能,因权利主体不同,在实践中的行使很可能发生矛盾,国内学者提出了精神权利的转让说、放弃说和穷竭说等理论对两者加以协调,笔者对这些理论逐一分析之后,认为穷竭说较为有利于版权贸易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