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我们既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先后思维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怎样领导这样的建设","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具体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新时期继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解放思想实现伟大觉醒的30年.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不断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路标.  相似文献   

4.
我党的经验总结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即:把时代特征和国情相结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把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具有深厚的现实性;把总结经验与理论的继承发展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开拓性;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与党的群众观点相结合,具有浓厚的人民性;把总结历史经验与面向未来相结合,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性;总结经验紧紧围绕“三大课题”展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分配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分配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分配观。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进程,始终贯穿着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全局与局部、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内在逻辑。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破解当今中国社会分配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历史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的30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巨大发展的30年.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是30年来中国共产党首要的成功经验.此外,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新时期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思想法宝,坚持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实践路径,改革创新精神是新时期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同时,改革开放的新发展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倡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有力的思想武器,指引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以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泉和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告诉我们的根本道理,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根本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具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的思想高度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对于1920年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我国的研究人员经历了从主观认识到客观评析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来看可以发现,当初论争的双方都是基于自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而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梁启超、张东荪一方认为中国的问题不是资本主义造成的,进而要求先走资本主义发展实业的道路;陈独秀、李达等认为中国的贫乏是资本主义造成的,因而要求通过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来走社会主义道路。更科学地看待这场论争,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吸收了当代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主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民族文化优秀成果三个要素的有机统一。其中,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主题是其动力源泉和价值指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理论主体,同中国民族文化优秀成果相融相合是其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顺利展开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逐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逐渐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并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只是一个实践概念,也包含着理论的内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不只是一个理论概念,内含着实践的底蕴.从实践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都体现为一个实践过程,而“中国问题”、“话语转换”以及“阶段整合”则分别凸显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的实践起点、实践存在样态以及完整的实践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实践互动过程中,内含着整体性逻辑、时序性逻辑以及主体性逻辑等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对此问题,学界谈论较多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中国化、为什么能中国化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却显得较为单薄。本文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加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理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哲学”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智慧、独特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体…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念、任务、内容、方式方法、机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本文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涵义及其实质,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实践及其经验,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不断选择的动态的历史过程。自马克思主义以新思潮的姿态传入中国并被中国共产党所接受,在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的转折、延安时期的大发展,直至建国后30年的曲折发展,其演进轨迹无不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曲折性。在新时期,对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曲折进程作与时俱进的解读,有利于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也能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体系和不同成果之间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硕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改革开放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改革开放的硕果印证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马克思主义在深刻改变中国的同时也开始深度塑造世界。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历程深刻印证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开放性、人民性等根本特征。砥砺奋进改革开放新征程,我们必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时当地实际的结合。从国际共运史看,这个结合首先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时代主体已转换为和平与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较量的关键是发展;其次,要求与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刘铁明 《探索》2005,1(2):10-13
在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研究和表达,特别是作为一门课程和教材来建设时,如何避免这门课程和这本教材成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简单串联,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是侧重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宪臣  丁素 《学习论坛》2006,22(4):15-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取向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的诉求,更在于它的实践性指向。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性的客观诉求,是其生命力再现的实践需要,是其自身完善的实践要求。作为世界文明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是因为中国蕴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需要,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路径,主要在于以实践对象为核心,在构建实践理念形态中,确立科学实践方式和改造、转换中国传统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