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侨园》1994,(4)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民航总局和外经贸部日前联合颁发《关于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有关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在以国家投资建设为主的原则下,有条件地允许外商投资民航。通知说,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投资建设民用机场、飞行区;优先考虑外商投资建设侯机楼、货运仓库、地面服务等机场配套项目;  相似文献   

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瓶颈".针时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中存在的投资总量不足、融资体制不健全、投融资方式单一、投资效益低下和投融资环境差等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投融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益和优化投融资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淑莉 《求知》2005,(7):32-3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是当前我们必须下大力量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但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和矛盾仍然没有解决。比如: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还不够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责任还不够清晰、政府社会建设和管理方式还不够健全、政府社会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等。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5)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但是传统的贸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需求,产业对接成为中俄边境地区贸易的主要方式。基于中俄边境地区产业结构互补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分析中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环境不稳定、产业对接空间分布不平衡和中国边境地区产品缺乏竞争力等产业对接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中俄边境地区产业对接发展应明确产业对接重点,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边境地区投资和对接环境等对策,从而促进边境地区经济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按照投资目的不同,通常将外商投资战略分为成本导向型投资战略和市场导向型投资战略.采用不同投资战略的外商,其撤资的动因及对东道国就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比较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引资重点应随着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调整;外商撤资预警的重中之重是预防外商大规模撤资;外资监管的重点是成本导向型战略的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6.
陈晓晖 《学理论》2014,(7):133-135
问卷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部分教工党员思想不够重视、学习内容不够全面、学习形式不够丰富、学习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为推进高校教工党支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当转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健全学习制度,提高学习质量;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兴趣;创新学习形式,提升学习效果;完善学习组织,构建学习系统。  相似文献   

7.
试论陕西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辉 《理论导刊》2003,(9):54-56
陕西投资环境在自然、创业、市场、法制、服务、社会等方面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必须采取实施“三大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市场体系、完善法律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服务体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等对策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优化投资环境振兴东北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昀 《侨园》2005,(5):4-5
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政策两年来,东北三省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以辽宁为例,今年上半年,全省新批利用外资项目 1200个,实际利用外资 2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7%.黑吉两省吸引外资也呈现良好势头.但是,由于东北三省吸引外资的环境建设方面存在诸多缺憾,吸引外资后劲显示不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决定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也越来越被城市管理者所重视.对东北三省来讲,如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由政策性引资向服务性、环境性引资转变,是东北振兴重要又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西在营造外商投资的政策与法律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利用外资规模偏小、水平不高、对外商投资的产业配套功能落后、管理体制有明显缺陷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政策的相对稳定性,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地方性法规,以优化山西外商投资的政策与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0.
村组日常监测、乡镇研判预警、县级调度帮扶,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以城市标准推进乡村建设,统筹抓好农村环境整治、镇区改造提品、基础设施建设着眼未来农村现代产业发展,面临农业体系有待完善、品牌带动不够强、与职业化新型农民存在差距的问题乡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有效改善,还需提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管理能力以及基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6,(18)
一是依法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宏观调控和产业引导,进一步调整优化外商投资结构, 大力吸收外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强人  相似文献   

12.
张全礼 《求知》2006,(1):31-31
中共天津市委第八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这是天津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滨海新区将会更快地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并进一步带动天津市经济、乃至整个渤海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东丽湖温泉度假旅游区作为滨海新区的组成部分,将紧紧抓住滨海新区的历史发展机遇。坚持以开发开放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扩大引资开发为核心。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和完善区域投资环境,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融入滨海新区建设发展的大格局中,促进东丽区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高公务员考核科学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考核过程不够严肃、指标设置不合理、办法不够完善和结论不够精确等。考核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和方向是提高公务员考核的全面性、真实性、客观性和实效性。其对策是要加强公务员考核队伍的建设、健全考核制度体系和改善考核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以来,上海市金山区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开发了党性教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专题,建成现场教学基地22处。本文以金山区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观察法、访谈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等多种调查分析方式开展专题调研,在了解和掌握现状的前提下,剖析了要素配备不够齐全、师资队伍不够专业、教学设计不够完善、运作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并提出了严格基地选建标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规范现场教学环节、完善运营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邹志梅 《学理论》2012,(32):128-129
环境税制度是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该制度的运用在OECD国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利用环境税制度来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是我国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的环境税制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完善环境税制度变迁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外资并购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方式。西部地区应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资金、技术劣势,合理选择引资战略,将外资并购作为引资的重点。一是鼓励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二是实行有效的政策安排,吸引外商资金和技术西进;三是为外资并购提供有序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7.
冯昀 《侨园》2005,(Z1)
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政策两年来,东北三省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以辽宁为例,今年上半年,全省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200个,实际利用外资2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黑吉两省吸引外资也是呈现良好势头。但是,由于东北三省吸引外资的环境建设方面存在诸多缺憾,吸引外资后劲显示不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决定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也越来越被城市管理者所重视。对东北三省来讲,如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由政策性引资向服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成倍增长的上升时期,投资区域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出现了对外投资结构不合理、直接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阻碍对外投资发展的瓶颈。"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新环境和新视角,挖掘和发现"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投资空间对于企业、地区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我国不仅要加快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还要建设对外投资的信息服务系统、投资风险基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途径,以保障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相互依存,城镇化建设能够培育创业者,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又能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加大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完善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来健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体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推进产业协调发展不仅是新时代成都平原经济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发展需要,也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组、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分工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合作体系逐步建立,但产业同构现象还比较突出,各地在推进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认识不统一、机制不健全、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还需要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协同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优化产业协调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