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做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这是思想理论上成熟与先进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的先决条件.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提升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达80多年艰辛的文化选择中,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创建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提供了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张申府 《春秋》2013,(4):4-8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人中国,给正在寻求解放道路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北大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一支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新军开始组成。1919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继而发展成为全国各阶层群众参加的一场规模宏大的政治运动。工人参加了斗争,显示出这个阶级的巨大威力。五四运动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观"是指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流变,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阶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阶段。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流变,对于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着深刻的思想启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价值取向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美真  李维昌 《前沿》2011,(19):183-187
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执政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价值取向。从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视域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别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精神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宝贵品格。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实际。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形成了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境界。步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几代共产党人接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过程,也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理论过程.在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党的建设一个又一个新课题,形成了毛泽东党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两大基本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创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在新的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胜利,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形态。把握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顺利推进与取得成功的科学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高度融合与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世界无产阶级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使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结合本国具体国情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可能。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百多年奋斗历程中,为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发展,为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成功探索,在理论、实践、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原创性历史贡献,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谷正 《长白学刊》2013,(4):106-109
井冈山道路的开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主体地位的自觉,从实践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于井冈山道路的开辟。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极具中国特色,是"历史的合力"的结果:三大起义的失败迫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索更加有效的革命道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也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别国的经验并不适用于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中国革命以农村为中心发展的初步的思想意识助推了井冈山道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突出特质,也是党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自觉地学习、研究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党人的一个优良传统,使党具有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超越性。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突破总是以哲学上的突破为先导。在新世纪的发展和竞争中,中国更需要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成为后发优势的思想杠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坚持围绕各个历史时期党的主要任务、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以扩大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为目标、以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侯明亮 《前沿》2007,3(3):24-2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口思想,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认真研究这些理论,对我们正确认识人口问题,制定人口政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173周年。在庆祝党的诞辰之际,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更不能忘记由他们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不丢老祖宗,又讲新话,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路走到今天。深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和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出发点,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文化观和文化理论,发展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先进文化,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6.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充分彰显其始终保持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兴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直面矛盾,激浊扬清,解决党内外存在的各种问题,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动力,增强了执政能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为世界政党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复杂多变,需要一以贯之地进行自我革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自我革命的定力,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自我革命的方向,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激发自我革命的动力,以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提高自我革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救助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以此理论为指导,成功地实现了对数量庞大的灾民、孤老残病等弱势群体的救助,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制度不断完善,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制度为辅助,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重大命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为目标,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方向;以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倡导,开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视野。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不仅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创新,而且深化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个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形成重大理论成果的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宝贵成果,反映了党不断成长壮大的发展逻辑,蕴含着党百年奋斗的经验结晶。  相似文献   

20.
李传兵 《传承》2012,(6):6-8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一个重要的课题,马恩经典作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党与群众关系的问题,创造性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与群众辩证关系的一系列思想和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从而使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和方针得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