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德春 《学习月刊》2010,(2):118-118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2009年以来,黄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综治信访维稳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按照“治源头.化疑难,建体系.管长远”的要求,构建综治信访维稳三位一体“大综治”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四大体系机制”.走出一条创建平安黄石、和谐黄石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正>昌邑市以基层治理示范镇创建为契机,在柳疃镇探索建立“一核引领、一网兜底、一体服务”基层治理体系,从体制机制上有效纾解基层堵点难点问题,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一、“一核引领”,让党建“小项目”驱动“大治理”一是完善“五级联动”领导体制。强化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构建“镇党委—社区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组织设置,确保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无空白地带、无缺位错位。单设党建专责机构,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加挂党校(党员教育中心)牌子,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下关区在开展平安创建工作中,紧密结合地区实际,坚持抓基层,抓基础.抓落实,把中央和省、市综治创建目标、任务、要求,分解落实到各层面、各系统, 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群众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热情越来越高, 安全感越来越强。2004年,下关区被评为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区”。一、创建“平安社区”,群防群治,互联互动下关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濒临长江,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城郊结合、水陆结合的复杂地区,给综治、创建和维护稳定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对此,我们深入发动群  相似文献   

4.
铜仁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以提升群众安全感、政法机关满意度、平安建设知晓率,降刑事发案“三升一降”为目标,奋力创建更加安全更加满意更高水平的平安铜仁. 2013年至2016年,铜仁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以提升群众安全感、政法机关满意度、平安建设知晓率,降刑事发案“三升一降”为目标,着力把数字平安智能平安智慧平安新理念转化为工作实践,奋力创建更加安全更加满意更高水平的平安铜仁,为全市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王裕根 《求实》2017,(8):85-96
乡镇综治工作是观察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窗口。乡镇综治工作的实践表明,基层综治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作,对上有考评晋升的压力,对下有综治维稳的压力。通过具体分析综治干部纠纷化解与矛盾调处的过程发现,综治工作的目的在于协调生产一种内在秩序,这种内在秩序具有强治理性、弱法律性以及强协作性。这样一种内在秩序是受综治工作的多重压力、综治干部的乡土本色以及纠纷个案的"延伸性"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为了使法治成为这种内在秩序的重要生产方式,逐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水平,未来综治工作的改革应着力提高综治干部的法治思维、完善综治工作的考评机制及改革纠纷案件的分流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青团》2020,(3):2-2
团金华市委联合金华市政法、综治等部门深化平安创建工作,动员青春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努力提升共青团对市域治理现代化的贡献度。一是动员行业青年开展"百团进社区"青春行动。发动125家市直团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建立资源共享、项目共建、服务共评等工作机制,发起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38636场124.69万人次,活跃度...  相似文献   

7.
杨江春 《新长征》2022,(12):56-5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长春市绿园区普阳街道探索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将“幸福小区”创建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打造党群阵地、整合各方资源等措施,让幸福来敲门,使居民群众可感可及,使基层治理有形有效。  相似文献   

8.
夏敏 《党课》2009,(7):67-67
近日,河北省委组织部、河北省综治委出台文件,在全省建立党政领导综治工作实绩档案,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任用、晋职晋级和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综治工作实绩档案主要是针对各级党政“一把手”和各部门“一把手”,把他们落实综治、维稳责任的重要内容记入档案,与综治考核和干部晋职晋级、奖惩直接挂钩。内容包括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完成综治责任状及有关工作部署、组织实施、述职报告、工作绩效、年终考核、定期考核、奖惩情况以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调查等。  相似文献   

9.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06,(10):22-22
中宁县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路子,以创建“平安企业”为载体,全面推进“平安中宁”建设。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找准切人点,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制。把非公企业产品升级、信誉评佶等综合性资质认定纳入目标考核,严榴执行一票否决制。规定对被一票否决的非公企业除不能获得综合性荣誉称号外,还不能获得纳税贡献奖励。落实拮施,深化创安。选好着力点,全面落实各项综治措施。着力夯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综治基础工作,重点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构筑企业治安防范网络,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综治网格化管理是实现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重要机制。我省自2016年推行综治网格化管理机制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时代的发展也对各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综治网格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推进新时期欠发达地区综治网格化管理,使之成为推动平安建设的有力抓手?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对上犹县进行了一番调查,形成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张家口市综治委以创建“平安张家口”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市综治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努力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有效地维护了全市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2004年开展的全市“严打整治百日会战”、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上访、“两抓一保”活动,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  相似文献   

12.
矫建鑫 《新长征》2022,(8):58-59
<正>和龙市委坚持党建引领,注重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托“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在不断尝试中提炼经验、在长期坚持中寻求突破,在全省范围内领先推行社区网格治理改革工作,创新实施“一核双驱三融合”工作机制,将“大民生”纳入“小网格”,以一张“网”兜起区域大小事,推动形成了“网格治理、  相似文献   

13.
高佳丽 《党建》2024,(2):56-57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受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神经末梢”。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陕西省韩城市立足自身实际,坚持党建引领,着眼域内“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以及城区面积小、人口密集,山区面积大、人口分散且多为老年人口的现实情况,树立“小切口、大改革,微创新、大集成”理念,着力构建“一网统管”体系,纵深推进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契合实际、务实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福建理论学习》2014,(1):49-49
正南平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为目标,按照以党建带队建、以文明创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先后被评为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全省社会管理综治治理先进集体";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理中心被评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株洲市以“打造平安株洲,构建和谐社会”为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各项综治措施,扎实开展各项综治工作,连续四年在湖南省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他们的做法是: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综治工作保障有力一是责任保障到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动担责, 亲自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市委常委会每季度都要听取两次以上综治工作情况汇报, 研究部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苑》2015,(6):81
<正>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开创综治工作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综治工作,下大气力解决影响单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全室干部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一、树立法治理念,积极回应党员群众新期待。二、坚持依法办事,努力破解平安建设新难题。三、加强法治教育,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党风党纪月刊》2001,(5):40-40
宜宾工商局翠屏分局党政一班人,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重视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该局党政领导班子连续被区委评为“四好”班子,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单位被评为省级卫生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综治模范单位,区文明行业,纠风先进单位;被省工商局评为“红盾百日执法行动”先进集体;被省消协评为“创建打假维权消费者满意街”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09,(22):25-25
在“平安隆德”创建活动中,隆德县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党建活动,在全县农村(社区)建立“党员综治责任区”,明确党员职责,建立健全制度,为党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服务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新平台,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使“党员综治责任区”成为平安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战略,其核心是治理.治理的基础品性是主体多元且平等;国家可以是“大国家”即拥有语言、文化、种族、历史、领土并代表全体人民进行制度性权力运作的共同体,也可以是“小国家”即作为民众所在场景中与市场和社会并列的系统;现代化就是向“现代”的发展演化.国家治理,顾名思义,就是将治理融入国家系统,从而有“大国家”的国家治理和“小国家”的国家治理并涉及相应层面.在国家层面,治理与现代化有相通之处.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简单的西方化而应该注重本土导向,即将国家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行中国化,同时,对国家建设的中国实践进行规范化.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角色特殊,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民众均需内化治理理念.各方只有更好地自助和自我增能,才可以互动共进,共致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先锋》2023,(4):60-61
2022年以来,大邑县针对传统网格统筹不够、职能不清、保障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微小化”划分网格、“实体化”网格党建、“属地化”统筹管理、“精准化”服务群众、“多元化”提供保障、“数字化”赋能提能,持续提升基层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水平。微小化划分网格,绘就全域覆盖微网格分布图。针对网格覆盖区域过大、功能单一等问题,突出“划小划微”和“全域覆盖”,由镇(街道)和村(社区)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