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林景顺:统筹规划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 前不久,随省委农办组织的调研组,先后到郑州、洛阳、平顶山、新乡等4市就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调研,深切感受到这项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贵探索和实践。现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身份转换还是农地身份转换近来,许多地方以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迁村并庄、土地整治、两换(宅基地换楼房、承包地换社保)、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农民变市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建设实验区,河南省新乡市2006年就已开始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新型农村社区900个。截至目前,全市启动社区建设项目352个,完成建房面积2636万平方米,入住农民12万户约50多万人;完成旧宅拆迁面积5.5万亩,复垦整理土地2.8万亩。在新乡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主动破解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钱从哪里来、房要怎么建、地该怎么用、人往哪里去”四道难题,在促进城乡一体化中作表率、当先锋,为推动全市“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无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2013年春节前夕,方城县人大常委会结合"我为中原经济区献良策、办实事、做贡献"特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人大代表专题调研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建设模式 调研组重点选取了南阳市确定的7个试点社区(辖123个自然村17518人)和方城县确定的10个试点社区(辖143个自然村23491人),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走访调查群众218人,召开干群座谈会30多场次,听取农办、国土、规划等部门的专题汇报11场次.调研情况显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和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城区近郊及集镇依托型.城关镇三里岔村充分发挥临近城区及商贸繁荣的中心村镇优势,统一规划,撤并小村,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商居兼容,农民亦耕亦商.  相似文献   

5.
浩浩中原,一场"山乡巨变"正在风生水起。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上,"新型社区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逐渐成为今天中原大地活生生的现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如何搞?房子怎么建?钱从哪里来?就业怎么保障?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始终牵挂着社旗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心。2012年5月20日下午3点,两辆中巴车满载着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县人大代表驶向饶良镇,拉开了该县人大常委会视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于晨 《创造》2013,(3):60-61
新型城镇化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究竟给农民带来什么?农民是相对于工人而言的,市民是因为城市而说的,但市民和农民都是要生存的。进入城市和社区,住上楼房仅  相似文献   

7.
廖海敏 《传承》2012,(20):70-71
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城镇化是以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基本特征,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联动解决中国发展转型中的各类城乡问题,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对新城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是新城的规划建设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摒弃增长导向的发展模式,树立"以人为本、创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并以此作为基本准则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二是新城不能仅考虑自身发展,必须化解城乡发展双重问题。一方面需要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另一方面要解决中心城市发展问题。三是新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割裂发展模式,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探索者和  相似文献   

9.
王萍 《中国人大》2013,(11):26-27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1亿多人口生活在1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少,环境压力大,同时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这一基本省情,要求河南必须探索符合省情的城镇化道路。带着对河南城镇化工作情况的深切关注,5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吕祖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吕薇赴河南开展城镇化专题调研。调研组在河南看到,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使广大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就地城镇化,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  相似文献   

10.
辉县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内涵为主、外延为辅、土地集约利用、群众利益得到保证、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发展新路子。通过内涵式城镇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吸纳能力,让农民能就近就业和充分就业,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质的转变。使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生活品位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1.
<正>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近期,南京市高淳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康桥家园、紫雅苑、前锦苑等7个新型社区及部分乡村,围绕新社区建设的土地规划、资金配套、服务群众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委员们认为,目前,高淳区正经历从传统的农耕社会向现代化城乡高度互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支撑力不强、筹资运营模式滞后、服务机制尚待探索、农村  相似文献   

12.
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我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渊科学发展之路,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着力打造一批粮食生产大县,突出粮食核心区建设,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安阳市政协联系实际,近期,对粮食核心区建设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邢继伟 《协商论坛》2013,(11):22-24
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逐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乡镇为纽带、以中心村为重点的三级城镇化网络,进而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当前解决农村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村的战略举措。这个所谓的中心村,就是新农村建设中要大力推进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在乡村区域合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过程,实质就是村域中心化的过程,是建设新型农村  相似文献   

14.
张浩 《人民论坛》2014,(3):156-158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创新实践.然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却呈现出政府主体错位、农民主体缺失的问题.消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的积极培育:一是强化主流价值观引导,二是明确政府主体定位,三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创新实践。然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却呈现出政府主体错位、农民主体缺失的问题。消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的积极培育:一是强化主流价值观引导,二是明确政府主体定位,三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王飞 《今日海南》2013,(6):38-3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今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指出,"海南要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并明确表态支持海南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5月10日,省委书记罗保铭和省长蒋定之在海口调研时提出:"海口要在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型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加快城镇化建设,在争创实践范例中带头破题。"5月17日,琼山区云龙镇被确定为海口市首批"统筹城乡示范镇"。  相似文献   

17.
尹俊 《人民论坛》2013,(1):26-27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老城区"、"工业新区"、"农村新社区"三元结构互促共进、统筹发展的城镇化。江苏省宿迁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老城区、工业新区、农村新社区的建设进行科学宏观布局,推出大胆创新举措发展地区产业,尊重农民自主权,切实改进工作方法,促进了城镇化科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白玉  赵晓霞 《重庆行政》2019,20(2):83-85
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已不容忽视,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农村社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等问题凸显。从现实来看,农村社区发展的“内卷化”趋势已不可避免,城乡差距明显。鉴于此,从体制突破的角度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了实现农村地区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生式手段。  相似文献   

19.
章娅 《乡音》2013,(11):17-19
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为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政策》2004,(6):F003-F003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村卫生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武穴市围绕让农民群众“看得起病”这个目标,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走出了一条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道路,成为“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