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权威客体角度看,纠纷解决依靠的是权威施与的影响力。近年来警察出于对乡村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民间纠纷解决工作,此现象建构在权威客体对警察权威的有效性预期之上,既体现警察作为公共资源的易获取性,也是权威客体对警察权威合法性产生认同的结果。这种认同本质上发展于警民实践活动的利益共同体中,应通过对乡村社会警民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强化民众对警察权威的认同,借此重塑警察权威,提高基层警队的纠纷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2.
政党对内部成员进行控制获得的服从关系,是政党的内生权威。政党对非党成员施加影响力所产生的服从关系,是政党的外生权威。政党的内生权威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意识形态的认同,二是用严格的纪律来约束其成员。政党外生权威的产生同样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政党的意识形态获得更多社会成员的认同和支持,二是代表民众的利益,满足民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权威是行政领导者走向成功的基础。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要掌握好权力、履行好职责,必须树立自己的权威;领导者对被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是树立领导权威的关键因素。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一、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履行职责的重要条件所谓权力、是领导者用于组织和领导各种活动的力量和手段。所谓影响力,是指主体影响客体并使之在某些方面改变自己的行动或倾向的能力。领导人的影响力有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种,权力影响力是指领导以社会赋予的法定权力,对其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力。所谓非权力影响是指领导者的德才和政绩等因素,对被领导者所造成的影响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威信,它来自领导者自身的因素,是由领导者良好的表现形成的。它使得被领导者由衷的敬佩,自觉自愿地服从或追随他的领导,这种影响力与职权无关。如果说职权是领导者的必要条件,那么非权力影响力,或者说威信则是领导考的基本条件。它在表面并没  相似文献   

4.
从伊斯兰教的主要内容看其社会政治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斯兰教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 ,它涉及宗教信仰和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 ,这样广博而丰富的内涵 ,使得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 ,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体系、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形态 ,甚至是一种社会归属认同。因此 ,伊斯兰教表现出它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 ,具有较大的社会政治影响力。了解和认识这一特征 ,有助于我们领会党的宗教政策、做好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制度权威是指制度的规则、规范等客体性要素,"嵌入"到主体的心理结构中,从而实现人们对制度的服从。制度权威的逻辑包括合法性、认同和权力强制三个方面,其中合法性是起点,认同是关键,权力强制是保障,三者构成完整的逻辑链条。现代政治是权利政治,制度的功能是分配社会资源、调节权利义务关系和承载价值规范,这决定了合法性是制度权威建构的逻辑起点。认同是指人们对于制度的规则和规范性要素,形成心理认同感和价值归属感,它是制度权威建构的关键。逻辑由认同走向权力强制,是由制度演化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制度由内在制度向外在制度过渡的历史进程,也是认同逐步弱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引入权力强制。  相似文献   

6.
洪向华 《理论前沿》2007,510(21):37
政党对内部成员进行控制获得的服从关系,是政党的内生权威。政党的内生权威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意识形态的认同,二是用严格的纪律来约束其成员。一、意识形态的认同(一)政党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首先体  相似文献   

7.
政治认同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把人们组织起来的重要凝聚力量。在筹建新中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泛邀请各民主党派参与制定共同纲领、关照各民主党派的核心利益、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党合作传统等多种模式来培育各民主党派对新生政权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认同。这种政治认同非常明确、坚定,对其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影响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到底是权威主义还是精英民主,学术界存在争论,引发这一争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精英与权威关系的模糊不清。新加坡的政治运作遵循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理念,它是以对权威和精英作用最大化的发挥为导向的。厘清新加坡政治运作过程中权威与精英之间的内在逻辑,有利于对新加坡政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的政治权威主要建立在民众对执政党的拥护、支持与认同上,这是一个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法律权威的形成需要执政党的政治权威,法治基础之上的执政党的政治权威更是有民主性、合法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建设是加强执政党政治权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我看来,新权威主义不过是一种不可取的政治主张,而称不上什么理论。因为它缺少理论所应具有的严谨的构造性,首尾相悖,矛盾丛生。这里不妨先分析一下新权威主义的逻辑怪圈。 第一,新权威主义认为,以新权威的专制取代传统专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姑且不论这种把不同社会制度的政体统统归入传统专制是否合理,仅就所谓由传统专制向新权威专  相似文献   

11.
法律权威实现是一个"过程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西方历史上,法律权威得到观念上认同,宗教上的说教,制度上的设计,因此法律在社会中始终处于"中立的权威地位".在中国,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使法律湮没于道德之中,而单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法律只能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并由此异化为"人治"意义上的权威.通过历史的比较考察,法律权威实现所要考虑的因素是:观念上的认同,制度上的设计,多因素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理财治税是安邦治国的基本方略。税收本来就是政治的产物 ,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稳定。但是 ,长期以来 ,对税收与政治的这种本质联系及其现实表现 ,理论界却有“忽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中 ,税收恰恰是政府控制社会的基本的、规范的、高效的政治手段 ,并且在制度化的社会结构中 ,履行政府的核心职能。税收是政治与经济的结合部 ,强化税收政治就是要使中央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高度统一 ,使国家税收成为一种更具经济可控性的整合力量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确立。  相似文献   

13.
警察到底应以何种姿态示人?其实质是警察权威应选择何种类型的问题。警察权威是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对执法对象或相关人员的利益可能产生影响或构成威胁或造成损害的一种紧张状态,应以法理型权威为主,以感召型权威为辅。因此在树立警察权威的过程中要从完善法律、提升素质、创新管理和引导舆论等方面入手,使警察权威产生一种自觉服从和持久稳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司法权威的本质是司法活动的合法性和司法裁判结果的公信力、执行力,是公众(而不仅是当事人)基于司法公信力而对司法行为、裁判结果普遍地信赖、认同和尊重,并慑于国家强制力而自愿地服从。司法权威的主要渊源有政治权威、司法公正、司法文明和法官的职业尊荣。  相似文献   

15.
对于执政党而言,要能对国家政权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应该从社会中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和更大程度的认同,社会是执政党权威形成、维持和增大的源泉。纵观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历程,执政党权威在城市社区中有过两次重大的变化。然而,从当前执政党权威在城市社区中的效力来看,出现“权威真空现象”,亟需再一次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政治话语,群众路线的提出有其内在逻辑和现实背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前提就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因素。而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作为一种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力量,对社会阶层关系的动态稳定与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政治认同的多维度和不同利益主体的差异性是重建政治认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群众路线和政治认同有天然的契合性,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是提升政治认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合法性问题是政治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意指人们内心对政治权威和政治秩序的自觉认同.在人类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力解决的是"社会政治秩序何以可能"的问题,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解决的是"社会政治秩序何以持久"的问题.合法性主要关心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范围内以价值观念或建立在价值观念基础上的规范所认可的方式进行有效运行;第二是这种有效性的范围、基础和来源.  相似文献   

18.
1894年,勒庞写就了《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在这部研究群体心理学经典著作当中,勒庞对群体的分析有得亦有失,但不可否认其突破性和预见性,其中更涉及到领导、政治认同、种族、教育等政治心理学的诸多方面,留给后世无限思考。本文拟就对勒庞"教育是对群体意见和信念产生影响的间接因素"一说入手,结合案例说明这种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再通过与《政治心理学》课程中"政治认同"这一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提出笔者关于如何为政治认同提供科学教育环境的浅要意见。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认为应该利用法的规范性建制推动共同政治文化的形成来构建欧洲集体认同,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完善。事实上,通过对集体认同内涵的澄清和欧洲历史、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欧洲集体认同应该从两个向度展开分析,即政治文化和一般社会文化。欧洲集体认同存在的困境也正是在这两个向度下拆分的。与这些困境相对应,其构建也应该通过促生这两种文化的认同而进行,而欧洲公民身份的确立可以作为一座连接两种文化语境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新权威主义与反对新权威主义的主张都有正确的一面,但又都不尽符合马克思主义。我的基本观点是:中国需要重建政治权威;这种政治权威属于民主政治范畴,而不属于专制政治范畴。 十年动乱造成的恶果,有两个方面:一是民主的践踏,一是权威的失落。对于第一个恶果,人们似乎从一开始就看的很清楚,因此,近十年来,人们是一直在为民主张目与呼喊的。特别是1986年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以来,这种呼声更趋高涨。中国需要民主,成为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