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整体素质偏低、职业技能普遍不强,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缓解企业技能人才短缺的一项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个大战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亮点。近几年,各地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在总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进农业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等。  相似文献   

3.
田嘉 《共产党人》2013,(6):38-39
正2012年以来,固原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与区内外用工企业对接,巩固和开拓转移就业基地,拓展就业岗位,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育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着力提升有组织转移就业的市场化水平,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基本情况(一)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目前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68.74万人,其中男性35.63万人,占51.83%;女性33.11万人,占48.17%。从业劳动力61.3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9.21%。其中男性32万人,占52.19%;女性29.32万人,占47.81%。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目标能否实现的大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存在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向红 《学习论坛》2007,23(9):51-53
河南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女性劳动力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村潜在和现实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分。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努力为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女性的整体素质;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使农村女性劳动力由自发转移为有组织转移;快速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加强维权,建立信息平台,优化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民就业问题 ,一些人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他们认为就业是城市人的事 ,目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 860万 ,下岗职工未就业的约 780万 ,如果再谈农民就业问题 ,势必加剧城市就业矛盾。笔者认为 ,我们应该重视农民就业问题 ,农村劳动力占我国劳动力总量的 71 .2 % ,农民的充分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拟就目前南通市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以期对有关部门决策有所启发。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目前 ,南通市总人口为 784…  相似文献   

7.
曲靖市作为云南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要把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优势,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劳务经济向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生产者,带回经营者,输出打工者,返乡创业者",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京市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富余劳动力。据统计,北京市约有20~30万富余劳动力急需向非农产业转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一项不容回避且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底荆门市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有87.37万人,剩余劳动力丰富。今后几年,全市每年将新增初高中毕业回乡劳动力5万人左右,农村劳动力处于新的供给高峰。农村劳动力如何转移,已成为我市当前及今后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现结合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谈几点对策思考。一、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农村劳…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在全市范围内一手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一手抓转移就业。市外输出与市内吸纳齐头并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南通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桂银 《唯实》2002,(8):50-53
关于农民就业问题.一些人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就业是城市人的事,目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860万,下岗职工未就业的约780万,如果再谈农民就业问题,势必加剧城市就业矛盾。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重视农民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占我国劳动力总量的71.2%,农民的充分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拟就目前南通市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有关部门决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结合太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我们还需在以下四方面努力:一是充分提高认识,继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就业工作的力度;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步伐;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体系,为转移提供保障;四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量,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作为就业信息传递的替代途径,社会关系网络总体水平对云南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内聚型社会资本对非农就业产生消极影响,而跨接型社会资本对云南非农就业产生积极的作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市场化进程、政治因素以及民族传统的相互影响,将使社会关系网络对云南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的影响变得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受到严重影响,随之便出现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失业现象.四川农村人口众多,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也面临同样处境。帮助失业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已成为当前的首要工作。当下,政府的首要工作都应该以"增加就业"为中心,在就业工作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今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已把强化村级就业服务功能、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人,使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除政府和市场渠道之外,社会网络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重要渠道.文章基于福建省498位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问卷分析,测度了"网络规模"、"名义强度"、"实际强度"、"行业异质性"、"地区异质性"、"职位异质性"等6个个体社会网络维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名义强度"之外,其他个人社会网络变量都时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行为存在着显著的影响,"网络规模"越大、"实际强度"越紧密、"行业异质性"越弱、"地区异质性"越强、"职位异质性"越强,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就越高.可以认为,社会网络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施虹 《前线》2003,(12)
我国人口的70%分布在农村,人多地少,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遇到了许多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省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上还存在着理论误区和政策失误,要在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的同时,制定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政策和制度,一是拆除藩篱,城乡制度要创新;二是培土固根,扶塑农业奔正途;三是夯实教育,启民、智民与益民;四是保障有力,解除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上海农村劳动力带来了新挑战。上海各区县从完善就业机制、加大保障投入、加强帮扶协调等方面入手,在促进农村劳动力方面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作者以宝山区的实践为例,对深化上海农村劳动力就业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耕地资源少、农村人口不断增加以及农民收入低下对外出转移就业的收入预期较高等原因,安徽省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省。当前安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向主要有,1.以劳务输出为主要形式的异地转移就业;2.以乡镇企业、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小城镇建设为主要载体的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