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感怀十章     
国家改革开放,成就卓著,中华民族之和平崛起,举世瞩目!但与此同时,诸多社会问题令人忧虑。故择其要者,略仿元曲【双调·天香引】句格,草成十章,以记余怀。并期我国家民族,能奋而兴利除弊,再展宏图,再创辉煌!其一感怀矿难治理问去年矿工安全,东也矿难,西也矿难。问今年矿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又起火了!吕梁又发生矿难了!为什么说“又”字呢?因为在我们记忆中,大兴安岭火灾已经发生好几次了,吕梁矿难的高频率也是有目共睹,吕梁一上新闻必然是矿难,大兴安岭报纸一露脸肯定是火灾。从宿命论的角度看,是不是吕梁必然摆脱不了矿难的危险,大兴安岭也与火灾有不解之缘。也许大家心里都明白,可能大兴安岭的火有“天灾”的意味,如果有足够的防备了并非不可避免,但吕梁的矿难就不同了,那可是完完全全的人祸。翻翻过去报纸上的灾难报道,我们可以发现,每次重大矿难或火灾之后,总少不了许多甚至比死了多少人损失了多少财物更醒目的“某…  相似文献   

3.
赵志桥 《党员文摘》2007,(12):25-26
遭遇矿难,贫寒之家失去顶梁柱 2005年5月19日中午,河北承德营子区汪庄镇的艾晓芬正在家里吃饭,忽然听到外面有人高喊:“矿上出事了!”  相似文献   

4.
李根龙 《唯实》2005,(9):126
今年7月14日和8月7日在广东省兴宁市先后发生两起特大井底透水恶性事故,共有139名矿工不幸遇难.有一个阶段如去年底,那接踵而至吞噬生命的重大矿难,几乎每隔七八天就来一次.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全国因矿难死亡人数达6千多人.而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事故就死亡2672人,同比上升3.3%.其中特大事故死亡704人,上升114.6%.这数字还不包括今年7月15日新疆阜康致83人死亡的矿难,不算7月14日广东兴宁第一次矿难死亡的16名矿工和“8·7“兴宁大兴事故中123人等…….我国生产的煤矿占世界总量的35%,但是矿难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矿难死亡总人数的80%,死亡人数与产量之比是印度的10倍,南非的30倍,美国的100倍.这是多么令人惨痛的数字!……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5,(5):41-41
沉默在2005年第6期的《检察风云》上撰文指出:继去年10月20日河南大平矿难、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矿难、11月20日河北沙河矿难、11月23日山西太原红花沟矿难之后,陕西铜川陈家山矿难是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发生的第五起惊天矿难。而2005年2月14日辽宁孙家湾矿难遇难者人数为214人……我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奇高和小煤矿占煤矿数量的90%以上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矿难、尤其是煤矿业的矿难频频发生,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极其严重。说矿难猛于虎一点都不夸张。据网易网站(news.163.com)统计,2001年全国煤矿企业共发生死亡事故3082起,死亡5670人,煤矿死亡人数占全国工矿企业的45.53%,占全国矿山企业的75.68%;2001年煤矿事故次数占全国工矿企业的27.08%,占全国矿山企业的70.51%。2002年、2003年以来情况更是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7.
方晨 《党建》2011,(1):37-38
程荣辉、张洪良,两位基层共产党员、煤矿干部,在矿难突发时,不惧个人危险,紧急返身回井——2010年11月21日上午11时30分,四川威远县八田煤矿突发透水事故,27名矿工被困井下。井下危急!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大营救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7日,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刘官屯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至25日,已有91名矿工遇难, 另有17人下落不明。这是2005年12月第一周里,第三次死难者在10人以上的矿难。在经历了2004年6000余人死于矿难的沉痛之后, 2005年的12个月里,每个月依然有矿工死去。为什么在国家治理整顿力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矿难仍然此伏彼起?该如何洗刷煤块上的斑斑血迹?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及其合作者使用2000~2010年国家安监管总局披露的各省月度矿难数据,剔除不产煤及产煤量低的省份,选取18个省份进行研究发现,地方"两会"显著降低了矿难起数和死亡人数,平均降幅分别达到18%和30%。春节也显著减少了矿难起数和死亡人数,可能是因为公共  相似文献   

10.
职工论坛     
工会为何在矿难中失语 2004年11月28日,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矿难。 每一次事故处理的过程中,我们都听不到工会的声音,这 一次也不例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如果说一些非法开 采的小煤窑没有工会,那么发生矿难的河南大平矿、河北沙河 矿,以及这次的陕西陈家山矿,可都是国有大矿,肯定是有工 会组织的。那么工会为什么在事故发生后一点声息也没有呢? 陕西陈家山矿难中一位矿工曾时自己的母亲说,矿井下  相似文献   

11.
说泪     
那是一个难忘的场面:温总理访问矿难职工遗属,听到家属对亲人的怀念时,流下动情的眼泪.过去的一年矿难频发.每当听到几十条甚至上百条鲜活的生命被矿难吞噬,心头总是一紧.每个死难者的身后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妻子孩子、父亲母亲、兄弟姊妹.我笨想,总理的泪水后面,恐怕有太多值得人们想象和回味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表面上看煤炭行业矿难频发是由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矿难死亡赔偿低、超负荷生产造成的,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可以把矿难频发的深层原因归结为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和市场经济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煤炭市场利益驱动、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够和政府职能未充分发挥等多种因素,造成矿难的频发。文章在对矿难发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矿难发生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背后折射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翻开报纸新闻,时常可以看到关于矿难的报道,难怪“煤”会被人称作为“血煤”。本文试图通过造成矿难的政治、经济原因的分析,并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论证了矿难频发的原因规根到底可以归结为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和市场经济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5.
山西电影制片厂将投资1000万元拍摄电影的消息,再次将渐渐远去的王家岭矿难推到了公众面前。此次矿难,曾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坚持不懈的救援努力,最终让百名井下矿工生还。当时,喜出望外的安监官员称,创造了世界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也有不少人反思矿难背后的人祸因素。影片的拍摄,让争执再起。据悉,这部反映王家岭大救援并暂名为《八天八夜》的电影,将作为重点献礼片在十一前后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16.
马亮 《廉政瞭望》2014,(19):73-73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及其合作者使用2000~2010年国家安监管总局披露的各省月度矿难数据。剔除不产煤及产煤量低的省份,选取18个省份进行研究发现,地方“两会”显著降低了矿难起数和死亡人数,平均降幅分别达到18%和30%。  相似文献   

17.
矿难频发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从这一现实问题入手,从人才危机的视角,剖析了矿难频发的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愈发触目惊心,广泛引起世人关注。尤其从去年10月份以来,河南郑煤集团“10·20”矿难,死亡148人;陕西铜川“11·28”矿难,死亡166人;今年辽宁阜新“2·14”矿难,死亡 214人;广东梅州“8·7”矿难,死亡123人。这些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事实说明:煤矿安全工作已经到了必须大力改革的地步。为了小康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深化煤矿安全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阮直 《学习月刊》2014,(5):12-12
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在对上千名局处级干部进行廉政教育时感慨道:“每年受处分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已经超过矿难人数。权力是有风险的.领导干部已经成了风险最大的职业。”并有数据为证,2012年,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4698人.而当年矿难死亡人数1500人以内.  相似文献   

20.
李根龙 《唯实》2005,(8):126-126
今年7月14日和8月7日在广东省兴宁市先后发生两起特大井底透水恶性事故,共有139名矿工不幸遇难。有一个阶段如去年底,那接踵而至吞噬生命的重大矿难,几乎每隔七八天就来一次。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全国因矿难死亡人数达6千多人。而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事故就死亡2672人,同比上升3.3%。其中特大事故死亡704人,上升1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