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活这辈子,要想真干成一两件事,或认真地做几十年人,头一条当然是必须有极力想干、努力去干的事,但我认为与这一条同等重要乃至比这条还重要的是另一条:必须有绝对不想干也绝对不去干的事。难在“绝对”。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想当“全可人儿”,即在诸方面都有福气的人。例如眼下,有人就盼着当这样的人:一边下着海,哗啦哗啦地挣钱;一边写着文学作品,成为名作家;一边到大学兼  相似文献   

2.
我们处在水荒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物生存,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当我们步入现代文明的21世纪,人类的生命之源——水,却向我们发出了警告。 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指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未来二十年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水贫困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贫困问题。 还记得家门口清澈的小河,两岸杨柳依依,花草繁若星辰。时至今日,昔日小河已不复存在,裸露的是干涸的河床,两岸满眼的绿意已荡然无存……而这只是中国水危机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中国的地理环境是河流众多、水系多样,本来并非是缺少水的国家。然而,断流的何止黄河?污浊的何止长江?脏的岂止于淮河?比水荒更触目惊心的是,我们仍在毫无节制地、粗暴地浪费和污染我们的生命之源。 有一种假设是毫无疑义的:如果我们珍惜流淌在中国大地上的四面八方的河流,假如我们珍惜水真的如珍惜生命一般,中国绝不会陷入二三十年后无水可喝的绝境。可四面八方的江河湖泽都在昭示着悲怆的危机。水的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急迫地摆在我们面前。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当河水不再清澈,江水不再碧绿,湖水不再洁净时,那些滋养出荷香稻黄的江河水,还会淌过明天孩子们的梦境吗?…… “不保护水资源,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此言绝非危  相似文献   

3.
村东头流淌着条小河,小河边长着棵桃树,桃树旁是间茅屋。屋里,住着年过七旬的老妇,人们叫她村东大娘。村东大娘一个人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村干部为了照顾她的生活,砌了两间宽敞的瓦房让她住。她死活不肯,说是舍不得桃树和小河。村里的愣头青出了个歪主意:趁她外出时放把火烧掉茅屋。大人们知道后,把他们好一顿骂。村东大娘,每天都要坐在茅屋前,出神地望着那桃树。桃树,是村东大娘结婚那天和丈夫共同栽下的,现在长得树干粗大,枝叶茂盛。桃子成熟的季节,村子里的小淘气总要溜到这里玩耍,奶奶长、奶奶短地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朋友领我去了一次姜太公钓鱼台。钓鱼台在秦岭北麓的一个小山谷,名曰磻溪,有一条小河自南向北注入渭水。谷两旁山势陡峻,林木葱茏,林中野鸟鸣啭,天上白云,是一处难得的游览胜地。姜太公庙就矗在迎面的那座山坡上,庙宇巍峨古朴,庙前松柏森森,庙中香烟袅袅,前来膜拜者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5.
在大别山南麓,流淌着一条小河,河流经一个小镇。小镇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那时,有一云游僧人,因迷恋于这里的美丽的风光,在河边建起了一座廨院寺,河因而得名寺前河,镇也因而得名寺前镇。那里就是我的家乡。还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们敬爱的赵朴初老先生,也就生长在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6.
八桂的血脉     
似乎,我们对河流已经很疏远了。以往外出,每遇到一条江河,只是随意地瞄一眼,看看它的深浅,它的颜色,它两岸的风景,然后擦肩而过。这一次,我独自一人,按选定的线路坐班车出发,每到一站,就背起背包,手里拄着一根可以防身也可以当着拐杖的铁棍,专沿着江边走。当与一条从未谋面或从未如此近距离相向的河流打照面时,我都会肃穆地伫立很久,想象它曾有的过去和未知的将来,然后顺着江边往码头寻去。  相似文献   

7.
一叶 《现代领导》2008,(6):20-20
圣湖纳木错 出拉萨我们的切诺基就上了青藏公路。青藏公路是几条进藏的公路中路况条件最好的,也是最容易走的一条,它北起青海西宁南到西藏拉萨。全长2143公里。车辆疾驰在柏油路上,体会着其与川藏线的天壤之别。望着车窗外。山坡上青草连绵,如浩淼的江水翻滚着伸向远方,直至视线恍惚。不时看到白色的山羊和褐色的牦牛移动着散漫的步伐,在陡峭的山坡上从容地吃草。  相似文献   

8.
长江以北距万州主城10多公里的地方。背靠歇凤山。有一座名叫双堰的水库。它的下游依次是天城镇、周家坝街道、沙河街道。一条小河将水库的水供应给沿河居民。然而。从十几年前开始。河流逐渐被污染。清澈的小河变得浑浊。其间。人大代表们不停地奔走呼吁,终于,在新一届万州区人大的监督下。事情最终有了圆满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峡谷的幽深逼仄,只有走过泰宁县寨下峡谷才能体会到的。这是怎样的峡谷啊?狭天窄地,绝壁悬崖。当置身于峡谷中,天变小了,小得像一条细细的飘带;地变小,小得像羊肠小道,飘飘渺渺;人变小,小到两边的峭壁只要一呼吸,一颤动,一转身,仿佛就被挤得粉身碎骨,而且有的地方只要伸开手臂就可以触及到两旁的峭壁,就可以触摸到表面粗砺由砂砾构成的岩层。这种人与峭壁零距离,不由得感到呼吸急遽,心旌摇动。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21,(21)
正知青岁月为梁家河烙下的印记,延续至今,影响至今。无数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感受曾经的火红年代和新时代的乡村风采。这是黄土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小村落。雨后的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蜿蜒流过,岸边散落着依山而建的一些窑洞。窑洞外面,  相似文献   

11.
一进入盛夏,酷暑难当。在哪里去找一个清凉的世界?当汽车穿越了都江堰,一拐过漩口.岷江两岸那峰峨的高山就渐次在眼前展开。滔滔的氓江边上有一条小河,当地人称它为皮条河,它昼夜不息地、欢快地歌着、舞着奔进了纸江。溯皮条河而上,有一条悠长而古老的路,据说是西汉司马相如做官时修筑的,当然,这条路现在已改造成水泥的高等级公路。在这条路上,你已经很难体会出西汉时“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情形了。就是这条路把我们带进了“大熊猫之乡”——卧龙。刚刚进入卧龙自然保护区,我们就穿越了一条又长又黑的水江坪隧洞。出了洞口,眼前…  相似文献   

12.
从郑州向南150公里,有两条美丽的河流,一条叫沙河,一条叫澧河,两河交汇处,镶嵌着一座美丽的城市,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漯河市。说她古老,是因为早在8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8000年前的甲骨契刻符号和用猛禽骨管制作的七音骨笛,它比安阳殷墟甲管文早4000多年,比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还早 1000 多年……  相似文献   

13.
关于距离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6,(11):39-39
谁都知道,当你有意无意地走近一条陌生的狗时,你是有危险的。如果你不懂得这个危险,或你存心向它靠近,那么,它将被迫作出两种选择:或者转身逃跑,或者向你扑来。这是因为:你侵犯了它的安全距离。马路上,当你有意无意地盯住了一位陌生人时,你最好马上把目光移开。否则,你将被视为  相似文献   

14.
比水荒更触目惊心的是.我们仍在毫无节制地、粗暴地浪费和污染我们的生命之源。 有一种假设是毫无疑义的:如果我们珍惜流淌在中国大地上的四面八方的河流,中国绝不会陷入二三十年后无水可喝的绝境。可四面八方的河流湖泊都在昭示着水危机  相似文献   

15.
飘流际遇     
周洁 《人民公安》2006,(8):27-27
一人一只桨一只皮筏,我们顺流而下。三丈宽的河面,被两岸不知名的灌木随意牵手搭成了一条长长的凉棚,炽热的阳光被阻隔在外,只有小河淙淙的流水,和曲曲弯弯如人生的轨迹……我们就在这里开始了神秘、安静、怡然自得地飘流。以前也曾飘流过,是在湍急的河面上,七八个人坐一只大皮  相似文献   

16.
听故事     
胡玥 《人民公安》2010,(17):46-47
<正>人这一生,要完成多少个转身?转身之前和转身之后,一个人会是几个样子?而在艺术的转身再转身里,我们都愿王刚一直在那里,王刚就是王刚:亲切如一个永远的兄长。  相似文献   

17.
夏日的童话     
春天是条美丽、欢畅的小河。当我们告别残冬的冻土,挽起裤管时,河水尚有几分寒意。在摸着乱石,艰难而又兴奋地涉过小河后,登上的竟是一片神奇的夏日原野。这是一块多么繁荣、茂盛的土地!一个多么炽热、兴旺的季节! 太阳不再像过去那样懒散,至晚也迟迟不肯沉入西山,当人们酣梦犹香时,它又匆匆从东方赶来。辛劳的夏阳,向大地投入为往日数倍的光与热,还捎来充沛的雨水,使万物竞相生长、繁衍,编织出一幕幕昌盛的景象,一幅幅旖旎的风光。参天大树,无名小草,直至原始的苔藓,都  相似文献   

18.
美庐的随想     
四月的庐山,到处都是车水马龙,春意盎然。在这样美好的春天,我们几位老同志上了庐山。这里的美庐,一下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遐想。美庐在牯岭街附近的河东路。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溪,风景极美。放眼望去,周围的山坡上, 到处都是苍绿的杉松林。门前一条曲曲折折的溪水非常清澈,日夜潺潺地流淌着。云气的离合,岚光的变幻,让人好像在画中,也好像在  相似文献   

19.
正走川藏线的人过泸定后,绝大部分都会直奔康定,而我选择的却是另一条—从海螺沟磨西古镇经雅家埂到康定。这条被人们忽略的路,却拥有独特的美景。车至山顶时蓦然回望:整条沟像一条蜿蜒的红色长龙游动在山间,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一红石滩""世界的红石公园"的雅家埂红石滩。雪山奔泻红石河流  相似文献   

20.
刘标 《今日民族》2004,(4):49-51
土卡河是一条河;土卡河是一个寨子。如同相隔千里的一对情侣,不起眼的土卡河同大老远跑来的李仙江在土卡河寨子前的沙滩间相会,然后相拥、相携而去,跨过了中越边境,到了越南,到了遥远的地方。它们之中,早已分不出你,分不出我……多少年来,土卡河寨子就在这一对情侣相会处默默地守望着,祝福着,并精心地呵护着从遥远的地方践行而来的两条河流;土卡河人也伴随着它们呢喃的情语,在它们的抚育下繁衍、生息、成长———两条河流无私地共同孕育着、养育着、创造着土卡河这个遥远的中越、中老交界处的傣家寨子。记得,很久以前,朋友就告诉我:“土卡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