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我市"两新"组织每年以15%~20%的速度在发展."两新"组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2006年7月市委批准成立市委两新工委,作为市委的派出机构,负责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探索,已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发展之路,部分工作已经实现全国领先.  相似文献   

2.
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两新"组织迅速发展,"两新"组织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新领域也在探索中开展.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在制定政策、建立领导体制、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但就"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总体而言,政策创新不足、领导体制不健全、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低、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不强等仍是十分突出的问题.为此,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健全领导体制、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便成为推进"两新"组织党建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各方面情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新"组织(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尤其是新经济组织发展迅速,人员流动日趋频繁,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及自由职业人员等,不少国有企业的工人进入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大批农民成为乡镇企业工人或者进城打工,一些知识分子和机关干部"下海"经商或成为各种自由职业者等等.以我们大石桥市为例,目前有新经济组织760多家,新社会组织30多家,党员人数总计近2000人.在这些新的领域中,如果不去加强党的建设,党就不能对其实施有效领导,党员就会游离于党组织的管理之外.通过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使我们更加认清了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作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应以新眼光新方式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激活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以创新机制促进两者的联动发展。具体而言,要具备以联动谋发展的融合思维、以文化引风貌的文化思维、以服务促管理的服务思维,要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完善监管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形成新的灵活机制,从而与市场经济及现实需要相匹配。  相似文献   

5.
发达地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时代课题。昆山市始终敏锐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大胆探索并构建了具有昆山鲜明特色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既是基层党的建设的新领域,又是一个薄弱环节。在"两新"组织蓬勃发展、不断壮大、作用凸显的新形势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发展大势,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切实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为"两新"组织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发展的高地,佛山市顺德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顺德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同"两新"组织中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极不均衡、党组织定位认识不清,活动经费保障不力,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新党员的发展受到较大限制、党员规范化管理难度较大和组织活动内容贫乏、形式单一,"两新"党组织对年轻群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降低等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做好培训、提升质量、把好关口等几方面出发,思考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桂林市全州县根植党建聚民心,提振两新组织发展的"硬核"动力,通过组织联建、服务联心、品牌联创,不断扩大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形成"党建强、发展强"的双赢格局。组织联建,"红色堡垒"延伸工作"新触角"。结合两新组织登记审批权限和部门职能,确定16个成员单位为两新组织党建责任单位,在两新组织成立初期提前介入  相似文献   

9.
杨胜杰 《今日浙江》2007,(17):42-43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义乌市各类非公企业、市场、社区和社团等"两新"组织发展迅猛."两新"组织在对我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要和稳定社会等方面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现代供应链是中国经济发展六大新动能之一,并指出要"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首次把物流纳入到国家优先和需要加快发展的基础设施范畴."新基建"中核心技术发展能够赋能物流企业,提升供应链和物流服务水平,有利于物流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当前,北京市物流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发展的关键节点,若能积极参与"新基建"实践,利用好"新基建"带来的技术红利,将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升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黄建国 《重庆行政》2010,12(1):82-8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围绕职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究竟应该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在实践中,重庆市提出“两新”组织党组织以政治核心作用为统领,  相似文献   

12.
当下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的地位、作用日渐显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做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要建立完善的党建制度体系,确保"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实现"两新"组织党建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两新"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水平,全面发挥政治核心与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完善,我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事业、中介机构等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在"两新"组织中如何扩大党的覆盖面,加强党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把"两新"组织中广大  相似文献   

14.
正紧密结合"两新"组织发展实际,建立"五联五化"工作机制。一是组织联设,构建立体化组织网络。通过推进地缘党建、行业党建,形成"党建联盟—‘两新’组织"两级联动的立体组织架构。二是阵地联用,搭建多样化服务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驻地企业和园区企业开展各类活动48场次,组织培训等120场次,接待党员群众4800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两新"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进一步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引导党组织有为有位、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巩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紧扣三个原则,把握总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加快发展(简称"两新组织")。"两新组织"的大量出现,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传统党建的运行机制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是鞍山市妇联"两新"组织妇委会建会年,各级妇联先后组建"两新"妇女组织3218个,其中独立妇委会828个,联合妇委会2390个,共覆盖"两新"组织45722家,动态建会率达100%。一、顶层设计加强指导根据省妇联、市委组织部、市综治委共同提出的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建立妇女组  相似文献   

18.
卢诚 《传承》2014,(2):56-57
"两新"组织一般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两新"组织党建是一个全新领域,有着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也存在着功能定位全覆盖不够清晰、党建资源匮乏、组织活力不足、党员管理手段滞后、缺乏科学管理机制等困境。必须全面厘清"两新"党组织的基本功能,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党建资源,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调研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员流动的大量出现,当前不少地方的"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对"两外"组织的党建工作则关注得不够。"两外"组织同"两新"组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兼具"两新"组织和异地在杭州组织两大特点,包括党政部门、国企等传统单位驻外地的办事处、投资企业及商会等。"两外"组织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杭州市通过创新党建工作,使外地单位驻杭州办事处、外地来杭州投资企业以及外地在杭州的商会(以下统称"两外"组织)中的党员有了本地"娘家",使党建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从"两个必然"提出的历史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三个角度来看待此命题的合理性,并据此提出"和平共处"是在新形势下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关系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