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亭 《今日浙江》2007,(19):18-19
改革开放近30年,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三化"驱动下,浙江创造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要从"经济大省"走向"经济强省",更需要"三化"的提升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浙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独树一帜. 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浙江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站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高度,从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公共服务能力人手,充分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加快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相似文献   

3.
浙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独树一帜. 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浙江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站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高度,从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公共服务能力人手,充分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加快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相似文献   

4.
纪根立 《今日浙江》2007,(11):50-51
近几年来,浙江旅游业发展迅速.从发展水平来看,已经顺利度过了成长期,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民"闻天下.浙江之所以能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迅速跃升为经济大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跨入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的民营经济面临更加开放和激烈竞争的环境,遇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倒逼",产生了资源约束等诸多"成长的烦恼",孕育着企业制度、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方面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民"闻天下.浙江之所以能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迅速跃升为经济大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跨入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的民营经济面临更加开放和激烈竞争的环境,遇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倒逼",产生了资源约束等诸多"成长的烦恼",孕育着企业制度、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方面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今哲 《今日浙江》2021,(12):28-45
200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查研究、深刻洞悉发展大势、深邃思考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基础上,亲自谋篇布局、开篇破题,作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为浙江赢得战略主动、抢占发展机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8年来,"八八战略"指引浙江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对内对外开放向深度融入全球、从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跃变.民营经济,数字经济,高水平均衡协调发展,整体智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文化高地,平安浙江、法治浙江,诗画浙江,守正创新的干部队伍这9张金名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点题开篇、历届省委传承创新的工作成果,也是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积累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8.
一、创新强省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创新强省"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跃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浙江实际。要建设经济强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2006年,对浙江的许多艺术家来说,是一个圆梦的年份;对致力于文化大省建设的浙江来说,则是留下了辉煌而又浓重的一笔. 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等文化艺术单位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协调下,从2006年3月起,中国美术馆的"浙江风"吹个不停.这一系列展览涉及到了国画、油画、版画、书法、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  相似文献   

10.
浙江是海洋大省,2020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9200多亿元,比2015年增长48.9%,"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约8.3%.近日,浙江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蓝图. 《规划》提出,到2025年,浙江要实现深入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的目标.海洋经济实力要稳居第一方阵,海洋创新能力要跻身全国前列,海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和省级以上海洋科研机构、创新平台数量明显提升,建成省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等重点海洋领域的科创平台.  相似文献   

11.
浙江是陆域资源小省,又是海洋资源大省。海洋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从2009年以来,全省积极谋划将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掀起了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高潮,力促浙江从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12.
从"千万工程"到"五水共治",从"三改一拆"到"四边三化",随着浙江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全省3万多个村庄正与美结缘。行走在浙江新农村,河流清清,绿野成顷,间杂茂林,阡陌交通,屋舍俨然……美丽乡村,是浙江大地的寻常风景。从"千万工程"到"五水共治",从"三改一拆"到"四边三化",从平原绿化到村庄绿化……近年来,随着浙江一系列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组合拳的深入实施,一条条河流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两岸绿意盎然,全省3万多个村庄与美结缘。从污染顽疾到田园亮点在安吉县梅溪镇,蔡向前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吉林政报》2013,(9):2
2012年,双辽市委、市政府在省和四平市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紧紧抓住"三化统筹"这根主线,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建设亮点纷呈、各项事业齐头并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应通过什么路径走向目标?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的路径出发,新农村建设的经济逻辑及循环机理可以概括为"三化":一个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一个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一个是"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为推动"三化"的转变,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08年浙江经济工作的走向。2008年浙江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主动"走出去",着力培育一批跨国公司和具有国际经营能力的企业家.无论是中央还是省委都把加快培育一批跨国公司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努力方向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标志.长期以来,跨国公司一直是我省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本土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培育更是关系到浙江经济长远发展、完成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第一阶段"四个翻一番"目标的重要经济基础,随着省内"四大建设"和工业强省战略的推进,发展和培育浙江本土跨国公司已是迫在眉睫,亟需摆上议事日程,作出相应的安排和部署.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是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至关重要。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前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去年省人代会上提出,要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浙江制造业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 在从农业省份向工业大省转变的过程中,我省制造业形成了"三个为主"的所有制、产业和组织结构特点.这是我省工业化的特殊产物,也是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9.
赵洪祝 《政策瞭望》2011,(12):12-1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创业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30多年间,浙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浙江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从民营经济起步的。民营经济为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20.
兰建平 《今日浙江》2014,(17):24-25
正如何按照"两美"浙江建设的要求,继续保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为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是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产业竞争优势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的第一个30年,我省抓住历史机遇,在农村基础上,走一村一业、一乡一品的路子,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建设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工业化的实现程度,实现了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