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屋山中娃娃鱼□李德化郭谨栋愚公家乡奇珍多,济源王屋山水美。愚公移山,人杰地灵,奇山怪树闻名天下。但人们却很少听说过王屋山中的娃娃鱼。来王屋山旅游,沿着谷底潺潺的溪水逆流而上,在森林茂密处,可以看到这种珍奇动物。它头宽而扁,口大,眼小而位于头背,四趾...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是美食的故乡,诸多美食故事广为流传。近日,故事丛中又添一新枝,不妨实录如下: 某市物资局长到一乡镇企业检查生产情况,进餐时,发现酒桌上有一道新菜,其肉肥嫩细腻,其味鲜美异常,即问何物?答曰:“娃娃鱼(即大鲵)炖鲜菇”。局长勃然作色:“这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怎么可以随便吃?”陪酒者神情泰然,娓娓道出一番理由:“局长可能不知,现在公娃娃鱼偏多,造成生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化史上 ,有一个极为有趣的文化现象 ,士大夫与鱼有着某种潜在的默契。西周时姜太公以钓鱼而遇周文王 ;战国时伍子胥渡江因渔者而获救 ;屈原投江前夕找渔夫而述志 ;庄子则濠上观鱼 ,写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哲学名篇 ;秦汉之际陈胜吴广起义用鱼腹之书作鼓动 ;至于汉代 ,韩信垂钓于淮阴 ,严子陵投饵富春 ;三国时 ,孙权饮酒观鱼 ,晋代陶渊明借渔人而发现世外桃源 ;唐宋时期 ,鱼诗鱼词不绝于耳……本文拟探讨鱼的文化意义及士大夫的鱼情结 ,以期从一个新的侧面拓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一、鱼的文化含义阐释鱼具有知识分子之象 ,是…  相似文献   

4.
2013年5月31日,虽然阳光明媚,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天,而对于雷山县桃江乡返乡创业青年、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张有凡来说,却是最为激动、最为难忘的一天,因为他的生态娃娃鱼繁养示范基地正式投放鱼苗了,第一批64尾种鲵、1083尾幼鲵喜迁新居。  相似文献   

5.
人体一生中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肺脏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又把体内浊气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肺脏呼吸的作用不仅是气体的交换。而且对全身气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肺就是人体节奏的微调器。中国武术讲“内练一口气”,也是这个意思。中医认为,肺主气,肺有了病变,不但影响到呼吸活动。还会影响到一身之气的生理功效。例如肺气不足则呼吸微弱.气短不能接续,语音卑微,若肺气壅塞则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  相似文献   

6.
先人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每思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百姓。"郑国有个宰相很爱吃鱼,于是有人给他送鱼,他一概拒绝。有人问:"你那么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他回答说:"我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俸禄,我不接受别人馈赠是为了保证终身有鱼吃。"郑国宰相考虑的是送鱼的人满足了他的私欲,他必然要满足送鱼人的私欲,这不很危险吗?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常常令人惊叹不已,这也是旅游者心中永恒的诱惑。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西部,有一个名叫鱼他得的小山村。山村本来无奇,只因它旁边的大山上散布着众多的海洋生物化石,而显得不同一般。鱼他得村山上,沉积在岩层中的化石有海螺、海蚌、珊瑚虫等生物化石,其精美传神的造型,堪称大自然的杰作。 鱼他得村地处乌蒙山系,位于南盘江中上游。“鱼他得”是彝语方言,意为“松树旁边有水的平地”。八座光秃秃的山包环绕着这个小山村,村子离弥勒县城有七十多公里,村西两公里处有一个名叫灯笼山的山梁子上,有很多坚硬的石头裸露…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郑国有个宰相很爱吃鱼,于是,有人便给他送鱼。但宰相拒不接受。有人问他:“你那么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他回答:“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如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会因此而失掉俸禄,就没有鱼吃了。我不接受馈赠而保住俸禄,就终身有鱼吃了。”  相似文献   

9.
贵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国土面积1631平方公里,辖8镇12乡,总人口2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1%。有“中国娃娃鱼之乡”、“中国酥李之乡”、“中国苗岭贡茶之乡”的美誉。贵定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素有“黔中咽喉”和“贵阳门户”之称。山川秀美、风景如画  相似文献   

10.
如今农民养殖致富的门路越来越多,养鳖、养牛蛙、养小蚌,还有养娃娃鱼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对于养殖业而言,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这一点上,岑庆知给许多大学生村官、创业青年做了很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1.
苗家鲊鱼     
贵州省三穗县的寨头、巴冶等地的苗族人民喜爱吃蚱鱼,这种传统特产,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制作独特,用料考究。可“生”食,也可以熟食,诱人食欲,是苗族人民招待亲朋好友的佳肴。 制作蚱鱼的主要原料是鲤鱼和米面。这里的苗族人民素有稻田养鱼的习惯,每年秋收时节,把鱼捉来,做成蚱鱼,多的一家两坛,一般也要有一坛。米面用粘米或糯米炒熟,磨粉而成,并拌以盐巴、生姜、花椒、辣子面等佐料以作备用。制作时,先将鲜鱼破肚洗净,取  相似文献   

12.
一缸鱼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有一位德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和法国人在一起旅行。途中,上来一位端着鱼缸的客人,缸里的鱼甚为罕见。大家对这种鱼都很好奇。德国人问:“你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是什么类别,有什么习性?”日本人问:“请问这种鱼我们国家能不能引进,在日本的气候、水温、水质条件下,这种鱼能不能生长?”美国人问:“你的鱼是不是从美国弄来的?因为只有美国才可能有这样奇特的鱼。”法国人问:“你能不能把鱼卖给我。我想在卧室里养这样一条奇特的鱼,我的女朋友一定会兴奋不已。”数年后,德国人出版了关于这种鱼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3.
异想天开有一位家长带着上初中的孩子去池塘摸鱼。摸鱼前,他吩咐儿子摸鱼时不要弄出声,否则,鱼就会吓得往水深处跑,就捉不到鱼了。有一天,儿子一个人去捉鱼,竟捉了半盆鱼。家长忙问怎么捉的。儿子说,您不是说一有声响鱼就会往深处跑吗?所以,我就先在池塘中央挖了一个深水坑,再向池塘四周扔石子,当鱼跑进深坑,我只管摸鱼就是了。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人的认识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挥,认识成果甚至是惊人的。此事例说明,家长看到的是几条鱼,而孩子看到的是整个池塘的鱼。成人随岁月的增长思维受到了束缚,丧…  相似文献   

14.
徐航 《中国人大》2020,(4):33-33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餐桌上往往都少不了鱼的身影,而年夜饭上的鱼更是寄托了人民群众对"年年有鱼"的美好期待。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现代渔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增强法律制度的执行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9年9月至10月开展渔业法执法检查。这是渔业法自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对该法开展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相传晋代王祥为了母亲的健康卧冰求鱼,有了“王祥卧冰”的典故,这里有孝道,也有医道。《孟子》一书中有熊鱼难兼的成语,把鱼上升到熊掌的高度,可见鱼的珍贵程度可与熊掌媲美,后人又把鲤鱼当做吉祥富贵的象征,说明古代已高度重视鱼类的价值。难怪有人说北方的爱斯基摩人冠心病发病低,糖尿病也少,是多吃鱼的缘故,日本人寿命长也和爱吃鱼有关,北极地区阳光差,但佝偻病少,也和吃鱼多有关。足见吃鱼和健康的紧密关系。鲤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之一,《神农本草经》称“诸鱼之长”。从药用角度说,鲤鱼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养胃,利水消肿,通…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陷阱     
当人类遭到毁灭时,只剩下了两个人。这时,上帝来到了人间,带来两样宝物:一大篓鱼和一把鱼竿。他说,你们每个人只能选一个宝物。其中一人,一下子抢走了那篓鱼,另一个则不慌不忙挑中了那把鱼竿。上帝笑着问拿鱼竿者:你为什么不选择那篓鱼呢?那人答:一篓鱼再多,也会吃完的,而我有了鱼竿,就会钓到比那篓鱼多得多的鱼。这是一个传说,一个被无数非法传销者讲过千万遍的美丽传说。他们与受骗者都希望得到那把鱼竿,以便钓到更多更多上当者兜里的钱。在这里,每天灌输给他们的是如何通过传销快速缔造一个百万富翁梦。去年10月6日中…  相似文献   

17.
趣味概念     
1鲦鱼效应鲦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小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首领。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在实验中发现,如果将鲦鱼“首领”脑后控制行为的神经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现代管理学家以“鲦鱼效应”来说明一个组织内的群体具有定性思维和惯性行为的特征。具有“鲦鱼效应”的群体利于组织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但是,定性思维和惯性行为又是创新和进步最顽固的敌人。“鲦鱼效应”的形成源自于个体内心的习惯性防卫,而群体拒绝变革首先是由个体开始的。由于个体害怕改变已经习惯了的规则和环境,从而拒绝变革,最后演变成群体的惰性和依赖性,表现为一个组织的墨守成规。“鲦鱼效应”在那些不依赖竞争而存在的组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思故我在     
如果说吃茄子可以吸油可以减肥,如果说喝绿豆汤可以治癌症,如果说人可以像鱼一样在水下生存两个多小时,如果说人可以用脚后跟呼吸,你信吗?这种近乎痴人说梦式的胡话  相似文献   

19.
站在河边,看着水里自由游动的鱼,无论你心里多么想得到它,不去动手,鱼都不会自己老老实实地跑上岸来,变成美味佳肴,供你品尝。这就是说,倒不如自己回家去结张网。这样做,虽花费了些时间,但却能打到鱼。可见,徒有“羡鱼”心,而无“结网”意,结果会是一无所得的。这道理虽然浅显,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清醒地意识到的。这就牵涉到你对古人所说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的亲身体味了。  相似文献   

20.
汪金友 《前进》2014,(4):64-64
<正>《史记·循吏列传》中,有一个"公仪休相鲁而嗜鱼"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鲁国的宰相公仪休,特别喜欢吃鱼。所以鲁国的很多人,都争相买鱼送给他,但公仪休却一条都不接受。有一个下属问他:"您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别人送鱼却不要?"公仪休回答:"夫唯嗜鱼,故不受也"。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别人的鱼。接着,他解释了自己拒鱼的理由。那些人为什么会给我送鱼?是因为他们看中了我手中的权力。如果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