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烦与苦恼     
胡展奋 《法制博览》2010,(12):40-40
美国人相信“或然律”,因此流行假设——假如林肯被刺那晚,想起三天前那个被刺的噩梦,取消“福特剧院”之行;假如肯尼迪听从劝告,让他的福特车改变行车路线……那么美国的历史将改写;中国人则相信“必然律”,袁世凯喉咙里那口痰是一定要逆行并且堵住气门的,否则孙中山怎么办?西安事变也是必然要发生的,否则陕北和张将军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台湾问题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在台利益,美国不仅长期维持与台湾的所谓“盟友”关系,并将支持和保护台湾的“民主”纳入美国对台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前后,美国敦促台湾当局启动和完成“民主转型”,“民主牌”也成为台湾当局寻求美国支持的重要手段,成为美台“断交”后双方构筑“实质关系”的价值纽带。但是,美国推动台湾实现“政治体制民主化”客观上也为台湾当局以“民主”方式抗衡外部特别是美国压力、  相似文献   

3.
美国解构主义理论家保罗·德曼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德里达是执欧陆解构主义大纛者,那么保罗·德曼无疑就是美国解构主义的第一人。作为“耶鲁学派”的核心人物,保罗·德曼并没有把自己的解构主义修辞理论简单地皈依于欧洲当代批评理论,他的批评具有一种独特的个性。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在美国的发轫并非因为欧洲大陆解构主义出口到了美国,而是解构主义在美国有若干原始构形,反而是这些构形反过来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引发了独特的效应。①作为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代言人,保罗·德曼发表的作品不是很多,不过8种,其中包括他去世后出版的几部作品,以及结集出版的“二战”期间他发…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富兰克林只是一位科学家,后来影影绰绰知道他可能还有民主思想。最近读了一本评介《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书,才弄清了富兰克林的“真面目”。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是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的卓越领袖,《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的重要参与者,是美国的创立者之一,反独裁、争人权的斗士。后人这样评价他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陈艺 《工会博览》2013,(33):50-51
“抿圪斗”,是山西的一种普通面食,但是,在陈艺心中却是那么美味可口、与众不同。每当他做“抿圪斗”给家人、朋友品尝时,都将对家乡山西阳泉的那份思念融进其中——  相似文献   

6.
刘红 《台湾研究》2005,(3):31-38
在台美关系中,军事关系处于特殊的地位,军事关系中军售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在对台问题上,政治上美国能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急独”,在军事上更多的则表现对“台独”的纵容,一再对“台独”屡屡发出错误的信号。如果说政治上限制“急独”主要表现为“政治表态层面”的话,那么在军事上纵容“台独”则更多的表现为具体的军售和直接的行动。因此,美国限制“急独”固然对台湾当局有一定约束力,  相似文献   

7.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9):14-18
东方朔本姓张,小名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阳信县大桑洛墅)人。那么,他为什么又姓起“东方”来呢?原来他是一个“弃儿”。生父姓张,名夷,字少平。母亲田氏。当他来到人间刚三天,母亲就去世了。真是“有娘的孩子像块宝,无娘的孩子像根草”,无法养活他的父亲,只好把他扔出家门。当邻母听到婴儿啼哭声将他抱回来的时候,正值东方发白,于是便取姓“东方”,  相似文献   

8.
“新、老欧洲”与美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老欧洲”的概念,是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提出的,他把法、德等反对美对伊动武的欧洲国家称为“老欧洲”,把积极支持美国对伊政策的中东欧国家称为“新欧洲”,并称“北约欧洲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新欧洲”。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严重的政策分歧不仅使欧盟在共同外交政策上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也使美国和欧洲大陆主要大国的关系滑入了二战以来最深的谷底。2004年5月欧盟正式接纳10个中东欧新成员国后,“新欧洲”成为了美国在欧洲保持影响的首要依托。  相似文献   

9.
英国《泰晤士报》总编辑西蒙·福格曾在寻找职业方面创造过神话,被传为美谈。那是刚从伯明翰大学毕业的第二天,他走进《泰晤士报》总经理办公室,问:“你们需要编辑吗?”“不需要!”“记者呢?”“也不需要。”“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不,都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了。”说着福格从包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牌子,  相似文献   

10.
若璇辑 《法制博览》2009,(10):51-51
在街上碰到一个朋友,他明明应该看见你,却假装看不见你,那么,你也应该识趣,不要上前跟他说:“喂,你看不见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