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子终端的广泛普及使得新媒体平台成为政府形象推广的新阵地,抖音作为政务新媒体的新兴应用领域对政府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对政务抖音账号"共青团中央"的运营风格、发布内容、公众和媒体反映的梳理,结合公众通过抖音账号"共青团中央"对政府形象感知的变化分析,提出政务抖音要实现信息多样化,满足公众实用性需要;政务抖音管理要专业化,着力提升传播内容质量;政务媒体要实现多平台共建,开启"两微一抖"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的大势下,禁毒宣传教育不断突破传统媒介的束缚,同时党和政府倡导利用新载体、新方法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本文以“广州禁毒”“天元禁毒”“四川戒毒”“醴陵禁毒”“新疆禁毒”“山西禁毒”“湖南禁毒”“贵州禁毒”“南京禁毒”“淄博禁毒”10个禁毒抖音宣传账号为样本,从中抓取400条禁毒短视频为研究对象,运用MATLAB数学分析工具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拟合,最终证实禁毒抖音宣传账号中人口数量与短视频的传播效果、短视频发布时间与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存在相关性。基于上述研究为禁毒账号运营提供相关建议,以期为提升禁毒宣传在短视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增强禁毒宣传效能提供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短视频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新传播生态的构建,也给公安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大众传媒新格局,以时下热门且具代表性的抖音APP为切入点研究公安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恰能够真实地反映其现状、特点、趋势和问题,为打造精品公安政务媒体品牌,促使公安工作方式不断转型升级,努力践行服务人民和建设和谐平安中国的初心使命发挥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抖音短视频作为一种传媒文化,其在青年群体中的兴起经历了文化符号、文化意识、文化图景的嬗变。它既是当代青年表达心理诉求和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更是青年个体在文化嬗变中的独特体验。青年群体使用抖音已然不是偶然的现象,青年"晒"抖音、"刷"抖音、"评"抖音的行为,既是青年亚文化的特殊表达,也是当代青年归属感困境和情感宣泄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应该运用辩证的思维恰当地评价青年抖音使用者的行为,通过加强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的倡导、青年抖音文化社区的引导和青年群体心理诉求的疏导来规范青年抖音使用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公安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一种,在其传播过程中早已经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征与形式。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安文化在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与瓶颈。抖音作为一款社交类音乐软件,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公安机关可以利用抖音内容生成简单、兼具娱乐性与消息性、碎片化的传播方式等优势,改进公安文化的传播形式,使抖音成为公安文化传播与宣传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公安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来实现与公众之间更有效的互动。公安政务抖音号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可以也应该成为公安宣传工作中的助力工具。公安政务抖音号的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在其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内容缺乏深度、影响力范围有限、管理不规范、缺乏整合互联等问题。未来,需通过加强内容上的把关、管理上的规范、多渠道扩散传播范围、互联融合等策略,提升这一公安新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抖音用户画像的精美设计更契合青少年的心理期待;颇具感染力的视觉体验更利于抖音充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管齐下的监管体系更能使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扬长避短;大数据计算模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追踪用户的思想轨迹。在深刻分析短视频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抖音短视频进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下最火热的短视频社交软件,抖音在改变人们娱乐消遣方式的同时也衍生出诸多违法犯罪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基于抖音APP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梳理,探析其违法犯罪问题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9.
政务短视频日益成为政务新媒体的主要运营方式,但是少有研究深入其运营过程,对其运营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本文基于政务抖音号运营人员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授权型领导行为对政务短视频运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工作支持和权力委任这两项授权型领导行为变量能够激发运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政务短视频的运营绩效;目标和结果控制行为仅能增加账号更新频率,对政务短视频的传播和影响作用不明显。研究显示,不同方面的授权型领导行为对政务短视频运营绩效的不同维度产生了有差别的影响,党政部门领导干部需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支持和推动其高效运营,使政务短视频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云南发布”作为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管的政务新媒体平台,2018年12月,从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起步,经过4年多的发展已构建起包含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号、微信视频号等多形态、立体化、多层级传播矩阵。截至2022年,全平台总用户数突破1100万,累计阅读量超40亿次,已呈现出具有较高社会认知度、信任度的“云南发布”政务新媒体品牌。本文以“云南发布”新媒体矩阵为例,从建机制畅渠道高效传播、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碎片化、娱乐化、情感化的内容呈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配合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作为信息传播方式深受喜爱。为适应新发展、寻求新突破,主流媒体冲出传统传播方式禁锢,探索利用短视频传播新闻的谋生之道。随着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微信、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兴自媒体平台不断发展,社会舆论形态和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强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筑牢宣传思想工作阵地成为我省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落实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这一根本要求,又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既要完善体制机制,又要加强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深受社交媒体"变量"的影响。产生这一"变量"的重要因素在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基础,即人际关系网。在国际传播工作格局中,新闻宣传领域是借助社交媒体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力军。其主流工作路径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却较难从人际关系网层面充分应对社交媒体"减量"风险。对此,统战工作需着眼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基础及关系传播,立足自身人际关系资源优势,构建"互联网+"统战关系国际传播网,进而推动社交媒体"变量"变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最大"增量"。  相似文献   

14.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目的 在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当前,由于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刻意抹黑中国、一些西方民众对中国存在偏见、西方媒体对舆论垄断性较强、我国"抗疫"报道有待改进等原因,新冠疫情下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存在一定困难.为此,应该加强在西方国家主流媒体上的辟谣力度,充分发挥互联网媒体...  相似文献   

15.
“时尚奶奶”是由林玮、孙洋、王念文、王星火四位北京奶奶组成的热爱穿搭、生活,热衷公益的组合,2019年开始在抖音平台发布日常类短视频,粉丝数接近200万。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时代,以内容和社交为中心的传统社交平台逐渐向“短视频+直播”的社交电商转型,其中以内容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电商化转型模式最为显著。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社交电商引发了数字技术异化、消费异化以及交往异化问题。本文以小红书、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内容类社交电商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马克思资本逻辑探究社交电商平台的异化现象,并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价值观层面提出引导社交电商平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矫正路径:以制度优势规制资本逻辑,防止社交电商平台资本野蛮生长;扬弃数字技术的资本统摄,以人为本发展社交电商平台;抵制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营造健康的社交电商生态。  相似文献   

17.
<正>舆论热点话题具有“偶发性”,“云南亚洲象北迁南返”这一事件就是典型的偶发事件,在媒体重点关注下成功转化为一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云南故事的主场外宣活动,成为我国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个经典案例。本文以此次事件为例,从培养新闻敏感性、内容为王、融合多种媒介的传播渠道和连续、全面的报道四个方面,对如何引导舆论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故事”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内容、载体和工具,是国家形象的呈现,成为建构国家形象的要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途径与方式。主流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短视频故事化叙事使大众对信息易于接受,但短视频故事化叙事存在政治性与娱乐化程度难平衡、同质化内容溢出、语境差异导致的“对空言说”困境、故事化叙事策略有待优化等问题。因此,重视“道”与“技”的双重实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素材选择;增强故事创意创新力;通过翻译转化突破语境之困,从而不断化解短视频故事化叙事的困境和难题。  相似文献   

19.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思想的标识性概念和核心话语,深入剖析其对外传播路径的特点、规律有助于破解中国和平崛起的舆论困境。在传播内容上,要挖掘共情基础,设置共同话题,以现代和平发展思想、东方传统思想、他者文化故事求共识;在传播渠道上,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国内媒体与境外媒体、官方媒体和民间媒体的融合互通;在传播效用上,要拓展评价谱系,注意信息反馈,增强互动意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研究为例,有利于跨越不同的文化和认知结构,创新政治传播路径,更好地传播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向国际传播领域提出,“我们需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提升我国智库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国际传播和智库建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