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诉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应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和价值导向三层次入手,具体而言,国家治理现代化应该是在党的领导下,以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平衡为价值导向的一元主导,多元参与,多方协同共治的治理新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为理论源头,不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总结治国理政经验,逐步确立了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根本,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基础,形塑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关键。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支撑,贡献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进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建设的紧迫性显著增强,国家文化治理模式的构建已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认识和把握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的三个横向维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的提升,对推进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国家治理的基本格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开辟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经济利益上的分化和固化、民族理论上的观点纷争和模糊、治理体制机制上的失调和碎片化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时作出回应和澄清,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作为民族自治地方,如何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加快推进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这是一个需要从"何以必要、何以紧迫、何以可能"的逻辑进路进行全面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人们更新观念,还需要人们深入考察制度安排的可能性,更需要人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应在遵循软实力建设基本规律的同时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国家软实力建设之路,要以国家价值观软实力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国家外交软实力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使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要、政治生活需要、文化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和生态生活需要;主要蕴含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系统全面的辩证思维、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观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等。当前,只有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以及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才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要求党员正心修身,持之以恒地接受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坚持党性锻炼,强化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提高思想觉悟、政德修养和品行作风,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和青春活力。构建共产党人心学即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修心养性的优良传统,并赋予鲜明的党性内涵和特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坚守公心,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廉洁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观点独特、见解深邃的重要论述,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支撑。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系列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廉洁理论、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廉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需要从夯实思想根基、深化廉洁教育、厚植文化基础和健全制度法规等方面同向发力,一体推进“三不腐”,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讲政治、讲什么样的政治、怎样讲政治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全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党刊编辑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前瞻性,善用学术之利剑维护政治之安全,切实增强用学术讲政治的导向思维,以更好地发挥党刊的舆论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廉洁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以及策略方法,加强了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建设力度,对于保持拒腐防变政治定力,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在全社会形成廉洁奉公的廉洁文化氛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互联网为引擎的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社会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国理政新理念。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形态。持续推动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维护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及有序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均需要全面加强网络治理。现实中,我们面临技术及核心网络资源支配权、法制、道德、政府"在场"等多重困境和挑战,必须加强宏观统筹,制定国家网络发展战略,加紧进行技术创新,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全民伦理塑造,并根据网络发展现状转变执政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协调,推动全球网络共治。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它是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展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实践性与真理性,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璀璨光芒,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为世界的进步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新时代必须牢牢用新思想来武装头脑,努力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加强网络统战工作、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是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人心、凝聚力量的必要举措。加强网络统战工作,是新时代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数字化时代促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新时代加强网络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对于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汇聚共襄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新时代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与实践需要,从政治维度、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展开,围绕着筑牢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政治保障、夯实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思想根基、推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发展为着力点,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突出表现为建构一种制度体系来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的核心战略,目标在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制度正义侧重的就是这个问题,即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建构何种国家治理模式,而这个问题可能关乎国家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基于中国目前在转型期国家治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很多方面体现为制度不正义问题,亟待在国家治理视域下考虑制度正义的建构,其实质问题还是在于如何设计和完善制度,让正义理想成为制度设计的可欲目标。建构制度正义必然涉及四个方面的因素:制度正义价值,制度内容的正义性,制度施行的正义,制度评价的正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需要从理论、现实和价值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理论维度分析,我们找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理论根源;从现实维度分析,生产力的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条件;从价值维度分析,新时代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宗教工作定位上提出了宗教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在本质上提出了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在方向上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在方式上提出了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在路径上提出了坚持以法治方式推进宗教工作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新境界,丰富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推进宗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方位,是指我们党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环境和条件。历史方位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处的时代、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所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所决定的。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需要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历史重建、科学社会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出场、人类现代化进程与中国方案的世界历史意义这三重维度加以思考。通过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深入剖析,不仅对于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而且对于准确把握新方略、新使命和新要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