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发展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研究民族史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民族形成、民族平等、民族关系和爱国主义思想四个方面系统梳理白寿彝先生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探讨白先生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对当代民族问题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顾颉刚西北考察经历及其《中华民族是一个》为主线,追寻顾颉刚中国民族史理论的时代轨迹,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的历史追索。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三次飞跃性成果,明确提出了当代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入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研究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深化学理依循、创新研究方法、拓宽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它形成、确立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体现出四大特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坚持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和道路不动摇。只有这样,民族区域自治才可能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走的更远、更好。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石 《求是》2003,(24)
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动民族工作实践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运用与发展的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创立和发展,对于实现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的团结与联合,引导各民族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胜利前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6.
民族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本文首先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民族根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着论述了兼容并蓄的中国龙文化、阴阳交合的中国古代辩证法、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方法和动力。  相似文献   

7.
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随着时代焦点和时代需要的不断转化而不断变革自己的理论主题,包括理论上对精华的继承、观点的创新和错误思潮的反驳;另一方面随着理论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断胜利,其基本原则日益与地域、国家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包括在欧美的传播、在苏俄的实践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这些都有力地鉴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陈加飞 《探索》2022,(2):1-12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生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走向与发展形态。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产生了多种解释。立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视角,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中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理论内涵和历史内涵,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问题。从这个角度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起点,1927年后在“井冈山道路”实践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堪称是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篇。实践起点与理论开篇及其辩证互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发生的内在逻辑与历史逻辑。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的双重性及其辩证逻辑,获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生的过程性与必然性的历史解释,对中国共产党总结自身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鲜明的治学宗旨白寿彝史学研究的理论风格,可以这样概括: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则指导下,结合具体的研究领域或具体的研究对象,根据充分的和可靠的历史资料,从辩证的和发展的视野综合种种问题,提出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论概括。清人黄宗羲强调:“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是学者之入门处。”白寿彝史学研究的理论风格,正是集中反映出了他的治史宗旨。这就是:其一,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则尽可能作深入的理解,并善于灵活地把它运用于指导历史研究。其二,这种指导作用,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史观的词句的搬用,而是取其精髓,循…  相似文献   

10.
韩宇 《世纪桥》2010,(11):49-5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成功范例,是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它应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重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历史,不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5,(9)
<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伟大实践和创举,是中国民族关系的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形成和发展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与政策。乌兰夫创造性地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为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内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打下了重要基础,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理论。  相似文献   

12.
民族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本文首先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民族根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着论述了兼容并蓄的中国龙文化、阴阳交合的中国古代辩证法、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方法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观察和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为我们党正确地解决民族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探索过程中,重大理论的提出和重要决策的决定,都反映出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开创性和实践性,体现出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方面的自觉性和建设性。毛泽东思想中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形态,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我国民族工作取得巨大成就。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回顾和总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及成效,探讨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挑战进行理论的预测和分析,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化基础研究,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同时开展学术批评,改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青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当代中国青年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江泽民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做好新时期青年工作和青年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姜喜咏 《探索》2007,5(3):4-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根据和首要的基本理论前提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时代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实质和方向问题。必须追问:我们需要怎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言说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首先要深刻反思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理论向历史转化的复杂内在递进逻辑,特别要注重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中间逻辑环节。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的基本内容主要有:(1)实践方面: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实现“软着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内在融合,民族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2)理论方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根,等等。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最新成果,这一新形态的创造具有深刻意义。就理论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且与中华文明有着深厚渊源;就历史实践逻辑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的伟大历程蕴含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实践逻辑;就价值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对民族复兴、人类文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都应一律平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中华民族的安定团结、经济腾飞、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政策导向。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新疆的实践和发展证明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新型文化观植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研究文化问题的光辉典范,是对近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科学总结和创新发展。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对国外文化的开放性之高度统一,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升到全新境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化发展繁荣中愈益彰显其真理品格与历史意义。这不仅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发展,也是对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