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共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问题,只有不断思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才能推动革命史研究的不断前进。中共革命史是一幅内容丰富的历史画卷,其中既有政治、经济、军事,也有社会、文化与生活,革命日常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革命日常史”希望通过探讨组织与群体的日常(生活)和宏大问题的日常面相走进生活世界,丰富对中共革命的认识,提升其历史解释。通过具体的个案实践可以发现,“革命日常史”是可行的,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70年来的中共革命史研究,与整个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进程一样,走得辛苦,来之不易。有成绩与进步,也有不足和曲折。本文无意讲述70年中共革命史研究进展的全过程,只是撷取一些笔者以为重要的革命史研究问题,予以切入,窥察7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共革命史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展现的趋势性变化。关于过往的讨论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回望,更重要的还在于由此探寻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向“新革命史”转型:中共革命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突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共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阐释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演变和最终结局,并为人类革命史的研究提供具体实证和理论参考,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然而,以往的研究模式和一些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共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要想实现中共党史或革命史研究的真正突破,必须寻求研究思维的转换和研究视角的创新。比较而言,中共革命与中国乡村相互连接、国家政权与民间社会双重互动的视角是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中国革命研究中,"新革命史"或"新政治史"的取向日益明显。在新思维冲击下,传统中共历史研究需要怎样的视野转向,才能应对冲击就成了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从革命中的"新人"塑造出发,讨论身体在革命中的意义,提出了身体视角下的革命史研究的可能。通过对身体视角下革命史研究的梳理,以及土地改革中身体政治实践的讨论,强调身体政治可为中共历史研究提供启示。将身体引入革命历史研究,既是关照"人之再造"的革命诉求,也是以身体将人置入革命历史研究,并在动态历史实践中体会革命之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对革命场景中身体政治的讨论,目的是推动原本处于相对静态的中共历史研究更多关注动态进程,最终迈向实践的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革命史"提法的产生,有一个较长的研究与反思过程。所谓新革命史,是指回归历史学轨道,坚持朴素的实事求是精神,力图改进传统革命史观的简单思维模式,重视常识、常情、常理并尝试运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共革命史加以重新审视和研究,以揭示中共革命的运作形态尤其是艰难、曲折与复杂性,进而提出一套符合革命史实际的问题、概念和理论。  相似文献   

6.
将阅读与接受史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共革命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革命理论著作在中共构建政治文化、推动革命动员的过程中起到了深远的作用。因此,研究中共革命理论的接受史,具有推进阅读史及中共“学习史”、政治教育史等研究的多重意义。如何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本文将从中共革命理论阅读与接受史的范围、方法以及理论接受与革命生活、革命实践的关联三个维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由于行政区域的变更和历史形成的原因,当今一些设区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地方史一般是由不同系统地方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研究这一情况下的地方革命史,显然有益于一地一市及整个地方党史的充实完善。笔者在与汪冠峰、侯小莹、黄尤敏、庄庆星诸同仁一起编写《从中共泉州特支到泉州中心县委的革命斗争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版,以下简称《地方革命史》)的实践中体验到,不同系统地方党组织革命史研究途径的选择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大致可概括为"六个选准"。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史研究迅速发展。革命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当事人,中共领导人对这段历史有多方面的回顾和研究,留下了许多结论式的文件、资料。这些为研究者研讨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有重要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作为中共的创始人,中共历史上唯一连任五届的总书记,是研究中共党史不可回避的重要人物.其中,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是陈独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同时也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0.
张闻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一生坚持不懈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以指导中国革命运动,同时,又十分重视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他强调应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和编写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并提出和运用了许多科学的研究方法。他对中国革命性质、形势、任务、对象、动力和重要党史人物的分析评价,为我党研究制定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抵制、  相似文献   

11.
中共闽粤边特别委员会的革命历史在平和县乃至整个闽南革命史上都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整个闽粤边区革命斗争中,闽粤边特委成功运用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即"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把闽粤边区的革命事业推向鼎盛时期。闽粤边区的革命历史是丰富、深刻而全面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重温这段光辉的革命历史,对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宇 《奋斗》2014,(6):53-54
正1923年10月,中共哈尔滨组的成立,标志着东北这块早期革命活动的沃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发动人民同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殊死搏斗,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丽篇章。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除了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对中国革命最终胜利尤其是新中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中共历史研究目前存在多种范式。革命史范式是以往的中共历史研究中盛行的一种研究范式。它适用于1957年前的中共历史。革命史范式有两种类型。现代化范式是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历史的一种范式。现代化理论一般是指经典现代化理论。现代化范式在中共历史研究中还需要加强。自然史范式和社会史范式也是目前中共历史研究中常见的范式。各种研究范式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但也没有必要要求不同研究范式的糅合。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粤港澳地区关系密切,同时有过许多革命活动,如中共较早在香港建立党组织,党的领导机关较长时间设在香港,许多领导人来往粤港澳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留下丰富的革命史料。挖掘和研究这方面的史料,对于研究粤港澳地区在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历史经验,促进该地区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本栏目将陆续推出有关文章,敬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15.
华北抗日根据地史研究是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革命史"研究路径的兴起,华北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视角明显转化,研究视野大为拓展,在革命事件、革命动员、革命政策、革命组织、革命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意义上的突破与创新。当然,对于"新革命史"研究路径的关注与认可,并不是要完全否定传统革命史的研究,"新革命史"研究路径与传统革命史研究路径也并不是一种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它们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关系。"新革命史"研究路径一定能够将华北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研究层次,也一定能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9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两块牌子一个机构的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辑出版了《上海革命史研究资料》专辑,主要收入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研究文章,并选编了部分反映中共“一大”前后的历史文献资料与回忆录。  相似文献   

17.
革命爆发前后的社会生计危机,是促成中共革命扩散的重要社会经济背景。这种危机既源自民国初期南北战乱所激化的财政和金融危机,以及传统产业及其相关行业在现代工商业竞争下的市场生存危机,又显现了革命运动纵深演化的内在趋势和城乡经济关系链条断裂后民众日常生计的窘迫反应。遍及城乡、引发恐慌的社会生计危机,特别是刺激人类原始本能的粮食危机,实际上要比农村社会的地权集中和租佃制度,更易造就革命传播的即时性心理氛围。适当跳出"土地革命"的惯性思维,从近代以来乡村与城市、农民与市场的密切联系,考察中共革命兴起和演变的复杂过程,是研究中共革命史不可缺少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18.
由唐纯良教授主编、十多位学者撰稿的(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关系史)(以下简称(关系史),199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系统研究的一部专著。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是中国近代特殊历史条件下衍化出来的情况复杂、派系众多的军事政治集团.中共与这些派系的关系史是国共两党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研究这些派系与中共的关系,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理解;加深对中共制定的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理解;加深对各地方实力派在我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所起作用的正确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评价中国革命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现仅就以下问题略谈浅见。一、评价中国革命史人物的重要意义正确评价中国革命史人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中国革命史上的人物,是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正确评价这些人物,可以具体了解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历程,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同的历史条件产生不同的历史人物。要正确评价革命史人物,首先要弄清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风貌与有关的历史事实。如慈禧太后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  相似文献   

20.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坚强阵地”──中共五通桥区委决定建立革命史陈列馆陈文书中共五通桥区委决定建立“五通桥革命史陈列馆”,这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是一项富有远见的决定。早在大革命时期,五通桥就有党的组织活动,五通桥人民为革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五通桥有一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