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维度。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探索出的一条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秉承人民至上、致力民族复兴的现代化之路。从人民性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与发展坚持人民立场,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个体价值目标;从科学社会主义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社会价值目标;从人类文明角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文明特征,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为人类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道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坚持发展围绕人民群众为核心、以坚持立足发展实际为关键、以坚持全面推进与精准把控相统一为重点等发展原则的,迈向新的历史阶段,显现了为马克思现代化理论丰富发展提供实践依据、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有效借鉴、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可靠支撑及为世界稳定和平发展提供坚实有力保障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经济上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文化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建设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外交上坚持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新时代我们应坚定信心、紧跟核心、不减雄心、不负民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建构,是党的二十大极其重大的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有什么样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及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等重大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贯穿于这些重要论述中,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占有突出地位。深刻领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十分重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百余年,可以按照为完成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这一梯度式演进特点,划分成四个时期,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和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开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化化新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新局面。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启示是,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坚持人民至上,尊重农民利益;坚持立足国情农情进行改革创新;树立大历史观,保持历史耐心去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在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和平发展等显著的政治优越性。迈步新征程,我们需要在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和坚持增强斗争精神与提高斗争本领等方面全面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政治优越性的全面发挥创造重要条件和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体。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以及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对整个国家的社会发展起着领导者和推动者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俊杰 《理论前沿》2003,(22):30-31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现实的呼唤,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地位、中国历史的方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已经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也必将能够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再铸辉煌。在当今中国,要团结凝聚十三亿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的高度自觉,它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对其自身任务、使命、地位的深刻思考,是对现代化建设和法治建设面临的问题的正面回应与担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宪法的指引之下,中国人民必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依宪治国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坚持人民至上思想,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主旋律与最强音。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到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构建了坚持人民至上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加强这项制度的建设,搞好我国的政党建设.我国的政党建设,一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二是参政的中国民主党派的建设.笔者尝试探讨二者的异同,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而更好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理论上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航员”,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雄厚动力,建立了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制度;从历史脉络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经历了一个让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过程,通过持续的鼎新革故缔造出解决人类现代化难题的“中国方案”,丰富并发展了人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从实践经验上说,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锚定发展方向,坚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激发引领力,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海英 《理论前沿》2003,2(4):20-2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没有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新中国的成立,更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大浪淘沙所选…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截然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创造性地超越了资本中心化,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位逻辑;创造性地超越了西方的虚假民主,开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性地超越了唯我独尊的强权思维,坚持了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创造性地超越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突出优势与中国特色,对推动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回应时代之需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并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解决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树立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是我国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学习、研究、坚持和完善这一政党制度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民主是我们党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便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 ,领导人民为之进行了长期奋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努力探索中国式民主新路 ,创立和发展了新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