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蔡如鹏 《今日广西》2008,(10):76-79
4月15目,“雷龙”号抵达上海。随着这艘极地科考船的返航,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也落下帷幕。 在这次科考中,有17个人最为弓1人注目。由他们组成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继2005年1月侣目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地面到达南极最高点“冰穹A”之后,再一次成功登上南极内陆的“冰盖之巅”。  相似文献   

2.
一位名叫王刚义的冬泳爱好者,在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乔治王岛附近海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耐力,创下了一项在南极冰海中持续游泳时间最长、距离最长的世界纪录。他本人也因此成为继“南极潜水第一人”的刘宝珠、徒步横穿南极的秦大河之后,又一个把名字写进南极探险史册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南极点即南纬90度,地球以及南极洲的最南端。南极洲面积约1410万平方公里,整个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气候酷寒,是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1859年1月,挪威人布尔率领的一支探险队登上南极罗斯海西北的阿德尔角,是谓人类征服南极洲之始。此后,人类开始进军南极腹地。1901年英国南极探险家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率领南极探险队,向南极点发起冲刺,经过3年奋斗,终于到达南纬8217’,此系人类当时所到的最南点。1911年12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到达南极点,然而折返时却因气候恶劣和缺乏食物不幸…  相似文献   

4.
有幸在全国首次"海选"中获得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资格,前往南极中山站参加科学考察的人,可以说是千万人中的佼佼者和幸运儿。九三学社社员、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唐德培  相似文献   

5.
南极,对普通人而言如此遥远。 南极,对黄洪亮而言如此神圣。  相似文献   

6.
顾德宁 《群众》2023,(14):66-67
<正>南极是一个因极少有人类活动而充满神秘且精彩的地方。从发现南极,到设立站点开展科学考察,仅有200多年的历史。进入南极是不要护照的,也不需要办理任何入境手续。我乘坐挪威海达路德邮轮公司的“前进号”进南极。船没行多久,广播里通知,按照《南极条约》和挪威法律的要求,船上所有乘客都必须参加登陆说明会并接受登陆行装的真空消毒。  相似文献   

7.
江聆 《前进论坛》2009,(4):45-46
中山站时间2月2日9时25分(北京时间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被任命为首任站长。  相似文献   

8.
芝风 《中国减灾》2008,(5):57-58
2007年11月23日,著名邮轮“探索者”号在南极设得兰群岛海域与冰山相撞,船体破裂进水,严重倾斜。由于救援及时,包括两名香港乘客和一名内地乘客在内的154人全部脱险。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九三学社社员、南昌大学余万霰教授随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2009年3月,他顺利完成4项科考任务回到祖国。他在南极的科考工作以及其间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迹,生动诠释了“爱国、求实、拼搏、创新”的南极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我去过南极11次,是在科学考察船雪龙号上各种舱位都住过的第一人。去年我又去了一次南极,是第35次考察,心情仍然非常激动,这次的体验很不一样。不一样在于每次考察都会有不同的故事,虽然都会有安全上的问题,但每次任务都能平平安安完成,顺利归来。南极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冰清玉洁、纯净、梦寐以求的神圣之地,人们对于南极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相信大家也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去南极看一看,虽然我已经去过11次了,但每次叫我去我都有不一样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我国南极科考20周年。自1984年l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12月30日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南极洲,我国已经组织了20次南极科考。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探求新的发展条件的重要领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地上最难的事,是漫步地球的两极。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推断出,南半球应当有一块大陆。近代以来的人类科学考察,不但证实了亚里士多德的推断,而且发现,北极与南极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北冰洋的形态,与南极大陆非常吻合;北冰洋…  相似文献   

12.
李虹 《传承》2009,(23):24-27
为了尽快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维护我国对南极问题的权益,发展我国南极科考事业,推动国际和平利用南极,我国决定启动南极科考行动。于是,1984年底我国组建了第一支南极科考队。这支南极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决定加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同时声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行通知前,《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暂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加入书由外交部部长签署,具体手续由外交部办理。  相似文献   

14.
社会     
1月11日,北京奥运票务中心副主任容军透露,在奥运门票预售第二阶段公众一共预订了约450万张门票,是这一阶段可售门票数量(约180万张)的两倍多。 1月12日14时45分,我国第二十四次南极考察内陆冰盖考察队17名队员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这也是我国再度成功登顶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相似文献   

15.
南极之旅     
光荣赴南极为国争誉 南极——这块地球上“最后的土地”,至少已存在了一亿年。但是,它的被发现,仅是一个半世纪前的事。 1859年1月,挪威人布尔率领的一支探险队率先登上了罗斯海西北的阿德尔角。此后一百多年来,人类不断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南极。遗憾的是,当美国、日本、苏联、澳大利亚、阿  相似文献   

16.
星空夜话——关于人与大自然的断想徐刚1.当南极富兰克林岛的小企鹅落水夭折,我想起了在一本名叫《自然哲学》的书上看到的一个中国哲学家的话:“无家可归是海德格尔的基本题目。”企鹅如此,百兽如此,人也如此。如此这般,无家可归。海德格尔是这样叙述大地家园的:...  相似文献   

17.
2008年3月17日,滨城大连,春光融融,轻风宜人。这天,南极勇士王刚义,与辽宁省大连南关岭监狱监狱长高鹰的手握在一起。一个横渡南极,北极,挑战人体极限的勇士,为什么来到了监狱,他和高墙内的服刑人员,发生了什么样动人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当北半球大部份地区已进入寒冬时,南极却迎来了夏天。在这一年最好的季节里,中国南极考察队乘坐两艘万吨轮船,首次赴南极建站、考察。考察船队穿越太平洋,航行一万三千多海里,开辟了我国通向南美洲的新航线;他们顺利地进行了南大洋和南极洲的综合考察,同时有三十六人登上了南极大陆雷克鲁斯角;尤为令人振奋的是,全体考察队员用了五十二天时间,在乔治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基地——长城站,并在岛上开展了地质、地貌、大气物理、地震、测绘、生物等考察。长城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南极的启示     
南极没有污染,空气好极了。那里的景色是独特的,也是迷人的。晴天的时候,蓝天白云,与湛蓝的海水,覆盖白雪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不久前,我应邀去了一趟南极。搞了一辈子外交,去过五六十个国家,但从来没有去过南极。我第一次对南极有点了解,那是在1972年至1977年,我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多次参加了联合国海底委员会会议。阿根廷、智利靠南极近,他们的与会代表曾经向我介绍过南极的情况。南极和北极不一样。北极没有陆地,只有冰雪;而南极则有陆地,面积很大,有1390万平方公里,生物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显然,南极对人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国海规范[2018]1号各有关单位:《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已经国家海洋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请遵照执行。2018年2月8日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履行《南极条约》、《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及《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保障和促进我国南极活动安全和有序发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前往南极开展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