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总伴随着一个内在的"本我"边缘,它决定了先验自我意识具有"作为事实存在"的存在论结构,这种结构暗含着一种先验存在论的可能。这种可能被海德格尔和萨特敏锐地捕捉到了。海德格尔通过"此在"的意向性结构揭示了存在的时间性,揭示了此在具有"先验存在"的时间发生。萨特通过寻求胡塞尔面向世界、面向他人意向性的超越性,把胡塞尔的绝对自我意识改造成了一种对他人、对世界的焦虑意识,这种焦虑意识反过来说明了先验自我是有"孔洞"的失败意识。自我意识早已被"为他意识"所超越。总之,通过对胡塞尔先验自我意识中"本我"维度的存在论解读,可以更好地认识海德格尔和萨特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意识现象学如何发展为一种先验存在论的现象学。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一些大学生中"失落感"有所蔓延,并引起人们愈来愈多地关注.本文试就大学生失落感产生的原因作一探析.1、自我意识分化,产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反差,打破了大学生的心理平衡.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3岁,正是人的一生中自我意识高涨,开始探索和确立真正自我的时期.大学生较高的智力水平给他们的自我概念带来了复杂性.近年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价值观念的多样化趋向,又给这些涉世未深、学识尚浅的大学生确立自我选择参照系带来了困惑,促使其自我意识分化,出现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矛盾和对立.一方面,大学生较优越的自身素质及特定的生活环境,促使他们的自我意识急剧发展,他们把探索  相似文献   

3.
一、影响"实事求是"的主要症结 尽管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理论上已是全党同志的共识,但在实践中,与实事求是背道而驰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究其根源,我认为:关键是在"求"字上产生了种种偏差和障碍.  相似文献   

4.
"小月月"算是2010年度最热的网络人物之一,她令人咋舌的行为为何会被当代青年热捧?这一突然蹿红的现象有什么独特之处?其背后隐藏着青少年网民怎样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这一需求又给青年工作以怎样的启示?这是本文要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斜杠青年"具有同时承担多重职业、以兴趣拓展职业路径、通用技能较强的鲜明特征。"斜杠青年"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迫切需要以及青年渴望更多社会认同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年将"斜杠青年"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但部分青年对"斜杠青年"仍然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需要厘清、纠正。  相似文献   

6.
在青年干警的心理过程中,动机和自我意识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个人具有各种不同性质的动机,这些不同性质的动机对人有着不向的意义,具有强度不同的推动力量。每个人行动的方式,行动的坚持性和行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动机性质的制约。而自我意识对整个心理的发展和成熟,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青年干警的动机和自我意识,对掌握青年干警的心理机制,帮助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开展公安基层政治思想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出,当代青年的思想动态不断分化,在正向、理性、积极、务实、健康的主流下,部分青年的价值观、满意度和心理状态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五分之一现象"、青年群体特别是公职人员与打工青年的心理健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青年群体——白领青年、打工青年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各级团组织要通过加强青年群体利益代言人功能、分类思想引导、改善服务等措施加以引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高校青年党员是青年中的"关键少数",其发展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但当前我国部分青年党员不愿、不敢、不会"亮身份"的现象仍然存在,阻碍了党的建设。因此,高校应不断加强党性教育、搭建宽广的实践平台、严格落实党内奖惩制度,使青年党员有勇气、有信心、有能力"亮身份"。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使广州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广州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去年底,我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广州师院等市属四所高等院校各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96份,试图了解当代广州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一、自我意识青年的自我意识是青年学生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再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长波"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国青年文化的"长波"现象>是我曾写过的一篇论文题目,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1992年第一期.如今,重新回顾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整整30年的不平凡历程,我们仍可感受到"长时段"(long term)研究方法对社会经济、政治和青年文化演化所具有的解释魅力.17年前,我对当代中国青年文化变化的"长波"现象的尝试描述,是借鉴了布罗代尔"长时段"的历史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最早是由俄同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首创.根据康氏的"长波理论",世界经济以50年左右为一周经历着"升波"与"降波"之循环.  相似文献   

11.
自我意识指人对自己存在状况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特征、能意识到自己同别人的关系,还能给自己下达各种各样的指令、保持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行为举止等等,这一切都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始于个体出生十个月左右对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区分;然后,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逐渐从他人的评价中了解了自我;再以后才逐步进入主观化自我阶段,产生自我评价、自我观念、自尊、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在人格形成和人格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全的标志之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  相似文献   

12.
陈鲁民 《楚天主人》2009,(11):40-40
最近,一位中央领导尖锐批评某些官员"不会说话"现象:"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平心而论,如今的官员,都是优中选优,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又在文  相似文献   

13.
A.从文化的视角认识青年、理解青年、教化青年乃至研究青年,是近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一个热点.有人说,这与中国前几年兴起的"文化热"有关.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即"文化热"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青年,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更主要的是青年本身确属一种文化的存在,各种青年现象既有它得以产生的文化缘由,也有它寻求发展的文化旨归.B.文化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伴生现象,它的产生与人类自身的起源与生俱来并协调发展.而"只要作为一段生命历程的'青年'一出现,就可能出现一种青年文化"(〔美〕理查德·弗拉克斯:《青年与社会变迁》中译本第53页).青年文化属于人类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是社会文化主体结构中的一个次生层面,因而它的产生和后来的发展,也将遵从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如此,我们对青年文化发  相似文献   

14.
"超女现象"的社会文化分析与青年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女"作为青年和整个社会都密切关注的公众文化现象,其火爆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它的风靡证明青年娱乐、成长的需求和价值取向正发生重大的转变,如何理性对待"超女"等类型的文化现象并形成对青年工作的推动和发展,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5.
现实社会,对青年来说是"神秘"的.认知社会、把握社会,是每个处于青年期的人都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将青年群体作为认识主体去研究,探寻其认知社会的一般特点,进而用科学的方法导向其认知方向,不仅对青年教育工作,而且对社会综合管理,都是有益的.把青年作为独立的认知主体来研究,能否成立?回答是肯定的.首先,青年有认知社会、准备参与社会实践的共同需求.其次,青年在认知社会时,有着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的基础,其心理机制的共同特征反映到认识活动中,往往形成认识的"共鸣".10年来青年中一次又一次出现某个热点,众多的青年不约而同地关注某"焦点",正说明青年在认知社会的过程中是有规律可寻的.再次,改革开放为青年创造了容易  相似文献   

16.
在近两年的"文化热"中,青年文化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如何正确评价青年文化?青年文化有何特征?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本文就此谈一点浅见.(一)什么叫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可以从三方面来界定.一指历史比较短的文化现象.比如电视文化与电影文化相比,电视文化即可视为青年文化;二指文化的创造者是青年.比如青年哲学、青年文学.三指在青装已成为汉民族文化的象征.再如,30~40年代,中国"旗袍"已发展为民族文化,青年、中年、老年都穿,被世尽喻为"东方女性美"的象征.可50~60年代被淘汰,80年代以来在一部分青年中又出现,"旗袍"又转  相似文献   

17.
从基本的心理素质看,当代青年追求职业成功,必须重视以下因素. 第一,真诚. 我曾对一些资料中的心理因素、人格要素进行筛选,发现"真诚"是第一要素时,觉得非常奇怪.一般地说,市场经济条件下谈起青年的成功心理,往往会联想到"精明能干"、"竞争力强"等概念,为什么如今却特别重视"真诚"的素质呢?带着这一问题,我查阅了国内外的有关资料,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卡拉OK"作为一种无乐队伴奏的自我参与、自娱自乐的大众化娱乐形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不仅深受青年的欢迎和喜爱,而且以自身不可抗拒的魅力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千家万户,成为众多青年文化生活与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透过这一新的文化现象,探讨其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从青年文化参与意识的变化中为人们认识当代青年洞开一个新的视角.青年与"卡拉OK热"的兴起"卡拉OK"起源于日本."卡拉OK"是日文的音译."卡拉"在日文中是空白的意思,"OK"是英文管弦乐队  相似文献   

19.
"无厘头"文化作为近年来影响广泛、深远的青年时尚文化,其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整体上看,它是青年极度功利化、实用化追求后的一种文化态度上的大转变,其搞笑、颠覆的特质正迎合了青年在社会竞争重压下需要轻松解脱的心理,而在这种心理动力驱动下的叛逆性流行文化正是青年成长规律与社会背景互动互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躺平"是2021年最火的网络流行语,并在与"内卷"的网络共振中发展成为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网络现象。本文认为,在社会"内卷"语境下,网络"躺平"现象表征着青年释放压力、对抗焦虑的情绪宣泄,申明诉求、陈述主张的意见表达,填充真空、重建自我的行动自觉;网络"躺平"现象根源于社会资源稀缺的现实发生与制度藩篱的局部存在,创新驱动的时代转型与人力资源的适配错位,消费主义的悄然退潮与节俭传统的高调回归。应对网络"躺平"现象,必须着眼青年奋斗精神培育,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改善青年发展条件,提高青年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