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桂芬 《学理论》2013,(6):17-18
基辛格是美国前国务卿,《大外交》是作者基于多年外交事务亲身体验的经验,加上本人的丰富历史知识储备,并且运用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写作的最新与最重要的一部作品。鉴于书中描述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的见解分析了美国外交风格前后的差异。因此本文以《大外交》为基础,通过对美国外交政策发展的概述,引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几大影响因素,继而总结出美国外交政策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多月来,波黑风云多变,举世关注.偶尔虽露和平曙光,但更多的时候是战争阴霾笼罩.这一切,与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幕前幕后的种种干预直接有关.美国在进行外交斡旋的同时,力主并已实行以武力打击波黑塞族,试图用这种双管齐下的手段打破波黑冲突久拖不决的僵局.北约对波黑塞族历时两个多星期的大规模空袭,实际上是美国一手导演和操纵的.担任北约南欧盟军最高司令的美国将军史密斯充当了北约空袭行动的总指挥.在北约飞机对塞族目标进行的3500多架次侦察、轰炸和监视飞行中,2/3是由美国飞机执行的.当北约的空袭因气候恶劣和遭到塞军地对空导弹的威胁而受挫后,美国竟然不顾国际舆论的指责,动用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巡航导弹袭击波黑塞族目标.之后,美国又要向波黑派遣先进的F—117A隐形战斗机,只是由于盟国意大利坚决不同意为美机提供基地才被迫作罢.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当波黑冲突三方在美国特使的调解下已在日内瓦达成和解原则协议,塞族已基本接受北约提出的停火条件的情况下,美国仍然力主北约恢复对塞族目标的轰炸.  相似文献   

3.
8月末,美国以萨拉热窝平民遭到炮击为由,促使原本对动武意见分歧的大国态度暂时趋于一致,北约于是以猛烈火力空袭了波黑塞族阵地和重要设施.西方传媒透露:美国在干预波黑冲突中,采用了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在海湾战争中所使用过的战略战术.美国和北约出动了3000多架次飞机,并大量使用了最新高精尖电子军事技术,把波黑当作西方高科技武器的展示台和试验场,以检验其在情报搜集、准确轰炸、信息传递和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性能.这次空中打击使塞族军事设施受到重创,许多塞族控制地区供水、供电和电讯连络中断,并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与此同时,穆一克联军乘机夺取波黑西部塞族近五千平方公里土地.  相似文献   

4.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面对着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了许多带有自己特色的“政治新思维”。研究这些新的政治思维,可以使我们了解苏联外交的新动向,正确估计和认识整个国际形势的发展。 一、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新思维”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就其有关外交方面的“新思维”列述三点。 第一,在关于世界两大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世界大家庭”的观点。 战后以来,苏联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一直是“两极论”,即世界处于两大体系既斗争又统一的过程之中。根据这种论点,过去,苏联考虑的主要是对立方面,很少注意统一方面。现在,戈尔巴乔夫改变了这种片面性,他非常重视两大体系之间的统一和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5.
未羊 《瞭望》1994,(47)
11月11日,美国不顾其北约盟国的强烈反对,单方面宣布停止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这是美国从全球战略利益出发,向塞尔维亚族施加的更加强大的压力。波黑内战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更为激烈,从总趋势看,塞族的处境很不妙。 在90年代初的国际政治大风暴中,除苏联外,南斯拉夫受到的冲击最猛烈,它分裂成5国:南斯拉夫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黑。其中,波黑又三族分争,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和穆斯林争夺地盘,内战因此而起。但在今年2月之前,美国并未积极插手波黑问题,主要由与波黑地理上靠近、关系也更密切的欧洲国家在那里活动。2月以来,美国一反常态,积极干预起来,其中奥秘,虽局外人亦不难窥出一二。  相似文献   

6.
小布什与戈尔实力相当的原因 中 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吕其昌:这次选举双方竞争非常激烈,是 40年来结果最难以预料的一次。两人实力相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 先两人在政策主张上都走中间立场,戈尔属民主党中间派,布什属共和党温和保守派,都是中间派,互相吸取了对方的一些有利于争取选民的政策主张,两党政策上的趋同使选民很难从中挑选。再者从个人综合素质和个性魅力上各有千秋,小布什性格比较活泼幽默,戈尔性格虽比较木讷,但颇有从政经验,是一个“三八式老干部”:担任过8年众议员、8年参议员和8年副总统。而小布什…  相似文献   

7.
欣牧 《侨园》2003,(4):34-35
单方面退出各种国际条约、大力进行军备扩张、公开推行“先发制人”、抛开联合国悍然对伊拉克动武……布什政府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推出各种强硬的单边主义政策。但是,所有这些政策并非布什本人所创,而是一批曾在里根时期盛极一时、在冷战后受到冷落、如今东山再起的新保守主义者的“作品”。新保守主义的起源新保守主义并非源于共和党的保守主义,而是源于民主党的自由主义。第一代新保守主义者都具有民主党或者社会民主党的背景,信奉托洛茨基主义,反对苏联的共产主义,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改造成美国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欧亚攻势看美国全球战略施鲁加今年是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的头一年,美国的外交活动十分活跃,特别是在大国关系方面,从欧、亚两条战线采取了一些十分引人注目的重大外交行动,力图使自己在大国力量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世界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在欧洲,首...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以需求约束为特征的,这一点近两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当前,总量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努力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出口,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一、走内需主导型增长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0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9.3204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446亿美元(其中最主要是民间消费增长了3158亿美元),经济增长率为5%(其中3.57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来自民间消费)。显然,美…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竞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引人注目的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和共和党候选人布什的三场电视辩论从9月30日拉开大幕。这次大选既是民主与共和两党2000年“难分胜负”的大选的再次对决,也是“9·11”事件导致美国内政外交发生重大改变后的首次大选。选举结果将对美国国家走向、  相似文献   

11.
党的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原则,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解决发展与稳定、竞争与和谐的问题,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世界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吴晋 《瞭望》1990,(43)
华盛顿专电 有富甲天下之誉的美国,由于新的预算难产,绝大部分中央政府机构从10月6日起被迫关门三天。此举虽只是政府同国会就预算问题“斗法”过程中的一招,而并非美国真正到了国库空空如洗的地步,但也颇富象征性;美国正陷于一场巨大而深刻的财政危机之中。 美国财政连年亏空,赤字居高不下,在里根总统任职的1981-1989财政年度内,赤字累计高达约1.49万亿美元,1990年度赤字估计仍在2000亿美元以上。如果说,过去靠赤字财政支撑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  相似文献   

13.
新春伊始,美国总统布什对中日韩三国进行了访问,此举寓义深刻,表明布什政府的亚太政策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正如外国舆论所说,此次布什访问东亚其实是为制定未来“接触亚洲”政策而迈出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施倞 《瞭望》1991,(11)
今年元月6日,拥有230亿美元资产的美国新英格兰银行在连遭2天的挤提存款后,终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宣布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大银行破产案件,从而揭开美国银行倒闭史新的一页,标志着美国金融业一个繁荣时代的终结。 早在80年代初,美国金融业问题就端倪初露。当时,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储蓄贷款机构在政府放松金融管制的刺激下,把其资金大量投放到房地产和高风险债券上,但伴随80年代中后期利率的攀升,房地产价格持续滑落,加上垃圾债券市场急剧萎缩,致使储蓄贷款机构处境艰难,倒闭成风。据统计,1989年破产的储贷机构达325家,为30年代大萧条以来倒闭最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五月十日到十三日访问中东,分别同以色列总理佩雷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约旦国王侯赛因等,主要就目前中东出现的探索和谈的新势头以及美国如何在这一和平进程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举行了会谈。这是舒尔茨从一九八三年以来第一次涉足中东地区。在这之前,美国负责中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墨菲曾在中东七国之间往返穿梭达半月之久,进行了试探摸底。美国这种频繁的外交活动表明,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6)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维护和促进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各个方面的合作也日渐加深。但看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除突发大事件外,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波动与美国总统选举的周期吻合一致,事实表明,中美关系的发展与美国总统选举有相当紧密的关系。每当临近大选或者大选当年,美国对华政策都会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其后果往往是引起中美关系的波动,甚至使中美关系成为竞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7.
许静 《学理论》2013,(29):28-29
台湾一直是美国亚太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调整亚太战略,将其全球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点转向东亚地区,台湾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美国对待台湾问题的根本政策目标是维持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使两岸保持不独不统的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18.
赵归 《瞭望》1984,(37)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日渐临近。美国经济状况对大选将有重大影响。本文对此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崛起已经成了美国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无论政界、军界、商界、学界智库与报刊媒体,都在密切关注与探讨。继南加州大学教授谢淑丽(Susan Shirk)《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一书之后,戴维·兰普顿(DavidM.Lampton)教授新近出版的《中国力量的三张面孔—实力、金钱与思想》,可以说是又一部力作。兰普顿现任约翰·霍布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副院长兼中国研究主任,  相似文献   

20.
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为了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总企图把西方的民主,特别是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引进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几次重大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袭击,特别是今年4月中旬以来在首都发生的从学潮、动乱到反革命暴乱的整个过程中,这些人更打出“争民主”的旗号大肆贩卖这种货色。尤其令人气愤的是,这些人甚至在5月30日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搭起了一座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