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建》2014,(4):F0003-F0003
正作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昭君文化节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十多年来,自治区政协常委张茂林在研究历史名人王昭君的过程中,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贾才、书法家刘佑华共同发起成立了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将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升华为"昭君文化",系统总结出"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课题。这一成果先后得到了中央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2,(11):F0002-F0002
作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昭君文化节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十多年来,自治区政协常委张茂林在研究历史名人王昭君的过程中,与原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贾才、著名书法家刘佑华共同发起成立了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将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升华为"昭君文化",系统总结出"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课题。这一成果先后得到了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及自治区领导同志的肯定和好评,受到各级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3,(12):F0004-F0004
作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昭君文化节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十多年来,自治区政协常委张茂林在研究历史名人王昭君的过程中,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贾才、书法家刘佑华共同发起成立了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将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升华为“昭君文化”,系统总结出”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1,(10):F0004-F0004
作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昭君文化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十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张茂林在研究历史名人王昭君的过程中,与原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贾才、著名书法家刘佑华共同发起成立了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  相似文献   

5.
《党建》2008,(5)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昭君文化研究会创始人张茂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原人大副主任贾才、著名书法家刘佑华共同发起成立了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在总结、倡导、弘扬昭君文化方面做出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2,(10):66-F0004
作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昭君文化节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十多年来,自治区政协党秉张茂林在研究历史名人王昭君的过程中,与原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贾才,著名书法家刘佑华共同发起成立了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  相似文献   

7.
北京鄂尔多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在北京设立的羊绒针织产品高科技研发机构,2009年9月,在昌平区城南街道工委的帮助下,公司组建了北京鄂尔多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公司党支部围绕中心抓党建,紧扣“实施明星工程,打造活力企业”这一主题创新项目,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4,(11):42-43
正虽说本地不产羊绒,占全国60%、世界50%的羊绒却在本地加工,境内年流通原绒7000吨左右,赢得了"世界羊绒看中国、精品羊绒在灵武"的美誉,这就是灵武市羊绒产业。纤纤细绒成产业羊绒素有"软黄金""钻石纤维"之称,是灵武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也是宁夏重点扶持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2003年,灵武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全国最大的以羊绒精深加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6,(17):I0006-I0007
创建同心县羊绒工业园区是同心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羊绒产业而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园区以羊绒资源为依托,以羊绒加工企业为基础,它的建设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优化了投资环境,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扩大了对外开放而建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200亩,分羊绒工业园区、清真食品加工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化工产品加工区、轻纺产品加工区、皮毛产品加工区等六大工业区域。首期开工建设的羊绒工业园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8800万元,其中基础建设投资25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2,(6):65-F0003
作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昭君文化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十多年来,自治区政协常委张茂林在研究历史名人王昭君的过程中,与原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贾才、著名书法家刘佑华共同发起成立了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将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升华为“昭君文化”,系统总结出“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1.
羊绒(包括牛、羊绒等)产业是宁夏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同心县是宁夏重要的羊绒加工基地,也是西北最大的羊绒集散地之一。同心县羊绒业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从1987年到1991年为羊绒业的原绒流通集散阶段,也是羊绒业发展的鼎盛阶段;从1991年到1998年是羊绒业加工起步阶段,也是羊绒业流通量下滑、衰退阶段;1998年至今是羊绒业二次创业、巩固提高阶段。  相似文献   

12.
周居霞 《实践》2010,(10):30-30
<正>"救救骆驼"——这是内蒙古昭君骆驼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廉凌云一生的夙愿。早在八十年代,他的企业就以昭君牌驼绒被起家,一举创造了自治区第一批56个名牌产品之一。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等原因,全区骆驼存栏由高峰期的40多万峰,锐减至2008年的10.2万峰。我区各类驼产品加工企业也不到10家,研究机构仅有阿拉善盟骆驼研究所。全区骆驼产业举步维艰。面对骆驼产业的萎缩,廉凌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以一个企业家超前的眼光  相似文献   

13.
据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统计,古往今来写过王昭君事迹的比较著名的作者有近500人,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描写王昭君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记载或评论王昭君事迹的历代著作有300多种。缅怀和歌颂她的名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庾信、李商隐、蔡邕、王安石、欧阳修、耶律楚材等;近现代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臧克家等。50年代,周恩来总理以呼和浩特生产的“昭君黄酒“宴请中外客人,希望中国出现更多的“当代昭君“;60年代,董必武副主席谒昭君墓,诗赞“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昭君故事不但中华大地家喻户晓,越南、朝鲜、日本也广为人知,近年在法国等欧洲国家亦日益引起重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08,(2):57-57
灵武市地方税务局共有108人,其中:干部、职工70人(含工勤人员5人,合同制工人2人);助征员25人,临时工13人。内设5个职能科室,8个税务所。负责全市8个乡镇、7个农牧场、2个工矿区、1个羊绒工业园区、7个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2,(9):66-F0004
作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昭君文化节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21,(5)
正"在大青山脚下,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如是说。"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数千年来,昭君出塞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畔、据传当年由汉匈边民掬土而筑的昭君青冢,是这段千年佳话的重要见证,依青冢而设的昭君博物院,则是昭君墓和昭君故事的忠实守护者。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初,我国第一家山羊绒加工企业一内蒙古伊克昭盟红毛厂诞生,把山羊城分流成无毛织出口。80年代初,羊绒深加工一即将无毛线约染编织成羊绒服装开始在我国发展,当时只有伊盟羊绒衫厂和北京雪莲公司等少数几个厂家,产品基本上全部外销。助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一部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已经具有消费羊织制品的能力,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率先开发国内羊织制品消费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人们看到羊绒制品国内市场潜力之大、利润之高,羊绒加工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拍1997年末不完全统计,具备一定规模并拥有…  相似文献   

18.
灵武市羊绒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灵武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锐意进取、创新发展,全力做好了羊绒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做大做强宁夏羊绒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出发,将灵武确定为宁夏自治区级十大样板  相似文献   

19.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呼和浩特第四届昭君文化节已于8月16日落下帷幕。回想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经贸洽谈会的累累硕果,一直“战斗”在宣传第一线的呼和浩特市市委宣传部刘香芸部长有太多的感慨。她说,呼和浩特市举办的昭君文化节正像一轮初升的太阳,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火;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昭君文化的魅力永盛不衰。昭君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埋头研究昭君文化,可是这种研究只能在纯粹的学术圈子里打笔墨官司,钻象牙塔。没有将昭君精神充分发挥出来,更谈不上说是为政治和经济服务了,呼和浩特也是如此。直到1997年才真正提出了“昭君文化”概念。并从1999年开始,正式将以前每年举办的昭君庙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发了人们对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清真食品以其"绿色、纯净、无污染"的优良品质和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内涵,迎合了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新需求,清真食品不仅是穆斯林的食品,已成为一切追求绿色、环保、有机、安全、健康饮食人士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