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絮语     
今年年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二十周年,也是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为此,我们特刊出两篇文章以示纪念和怀念。胡德林同志的文章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面貌;焦连三、陈东航同志的文章,深入阐发了刘少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卓越思想,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少奇同志作为一个革命家和理论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技术理论是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邓小平同志不但重申了这个观点,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个观点。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还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地提出当代中国如何发展的思想理论观点;邓小平同志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大拓宽、拓深对当代发展问题的认识;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当代中国发展问题,全面、深刻地阐述当代中国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如何发展的思想理论观点。这种认识的不断深化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回顾了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过程,以及“小康社会”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阐明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且着重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还应该包括政治和文化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党的十六大把21世纪头20年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业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100周年诞辰。学习,研究毛泽东同志早期的革命实践和思想发展,总结毛泽东由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特点,这对于教育青年,无疑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青年毛泽东成长为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过程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关键在党陈登才以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在中国改革发展新阶段还在实践中,十四大以来的实践表明小平同志的谈话是中国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根本指针,对于开好党的十五大仍将继续发...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成功推进,丰富着我们的思想、认识和理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在多样化统一中全面发展,是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理论认识上所实现的又一个重大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8.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这是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在深入学习、领会小平同志重要谈话时,一定要抓住这一重要思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力争使我国经济在“八五”期间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早在1991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参加全国“两会”党员负责同志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统一战线范围内的民主”的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毛泽东关于我国人民民主理论的一个新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新时期统战理论中的一个新的重要概念。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0周  相似文献   

10.
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实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地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这一重大历史问题,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充满信心。新世纪,党中央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邓小平同志开辟的道路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创新已经超出技术经济学的范畴,在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得以展现。创新正在成长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象征,将成为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为此,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思想不但扩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杰出贡献。江泽民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仅坚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而且在许多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发展小城镇提高到一个大战略的地位,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过去费孝通老先生提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问题,80年代中期胡耀邦同志提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政策,现在提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说明人们对小...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不断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实践问题。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结合四川实际,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的新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新闻理论,对于更好地发展我党新闻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新闻理论对我党新闻事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7月14日,中央党校举行1993年夏季学员毕业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乔石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现将有关内容摘要刊登如下: 市场经济越发展,改革开放越发展,对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的要求越高。作为执政党的一员,我们每一个同志都应该认识到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的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考验。我们对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伟大战略思想终于战胜了“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潮 ,转变为全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事实证明 ,正是这一硬道理拯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标志着我们的党和政府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新的更高的水平。科学发展观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根本 ,三个特性”。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将指引我们奔向社会主义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改革是一个严肃的字眼。改革的实质是新旧经济体制的根本转换。现在有些同志把工作上的一般改进都说成是改革,还有的同志把50年代某些建议和主张也说成是改革,这虽然  相似文献   

19.
1991年3月2日中央党校举行春季开学典礼,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乔石同志出 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活。乔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指出: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办法就是联系实际。就一个党来说,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关系到能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否领导好本国的革命和社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针对中央政治局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设提出了六个新要求:贯彻落实一个主要任务,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把贯彻落实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作为当前工作的主要任务;明确一个重大建党原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消灭一个敌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做好一个基本功,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树立一种好形象,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进行一场伟大斗争,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时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