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庄,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吗?”“伍妈妈,我今天考试进了前5名,我太开心啦!”“小庄,最近天冷了,我看天气预报你家那边明天有雪,记得穿厚点,我上次寄给你的那件羽绒服明天穿正好。”“伍妈妈,我今天穿了您寄给我的那件羽绒服,可暖和了,我同学都说这件衣服好看!”  相似文献   

2.
腐败一稽     
《杂文报》登过一篇文章,转述了一条信息,说国外有人经过研究,公布了世界上最腐败国家的名单,印尼第一,尼日利亚第二,中国屈居第三.有人读后,愤愤然地说:“无稽之谈!无稽之谈!”我也怀疑,那些外国人研究了什么材料,这些材料是否准确?又提出了什么标准,这些标准是否科学?凭什么说我国是“老三”,这把交椅是好坐的吗?那名单让人愤怒,当然也让人尴尬.  相似文献   

3.
<正>雨后,小男孩在小路上发现一只蜗牛,他蹲下来捡起它,轻轻放进了草丛里。“别乱跑!”奶奶喊他。男孩扬起小脸兴高采烈地说:“我在救蜗牛。它在马路中间爬啊爬,太危险了,我把它送回家了。”奶奶觉得无趣:“蜗牛知道你救了它吗?”小男孩想了想,说:“它不一定知道。”奶奶问:“那你这好事不是白做了吗?谁会知道你救了这只蜗牛啊?”男孩立刻说:“我自己知道就行了。我救了一只蜗牛,我很开心!”  相似文献   

4.
生日吃面     
在某大饭庄的雅座上,爸爸、妈妈正在给女儿做生日。“小玲,今天是你上大学后过的头一个生日,我们给你祝贺一下。你可要懂得当父母的一片苦心,不兴‘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啊!”妈妈激动得说起话来还带点颤音。“好,为我们的大学生干杯!”爸爸举杯说。小玲并不动酒杯,却问:“爸,奶奶怎么还没来?”爸爸欲言又止。“噢,奶奶嘛,看电影去了,是她老人家最爱看的戏曲片,特意给她买的票。”妈妈看了爸爸一眼,赶紧解释说。“干嘛偏买今天的票!我去把奶奶接来吃饭。”小玲说着要走。  相似文献   

5.
金秋时节。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 ,延安军民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早饭后 ,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相约一同去看望在侯家沟养病的任弼时同志。“老总 ,咱们不是去看弼时嘛 ,您怎的还带了猎枪呢 ?”“主席 ,咱们去看病号 ,空着手总有点不好意思吧。我带着它 ,咱们绕点路 ,能碰上个野兔子、山鸡什么的 ,拿去慰劳弼时 ,不是更好吗 !”主席笑着说 :“还是总司令考虑得周到。不过今天去 ,我是准备让他吃‘排骨’的。警卫战士几次给我告他的状 ,说他不安心休养 ,老是到处乱跑。你却要去犒赏他 ,这不是你卖白面 ,让我卖石灰吗 !”朱总也笑着说…  相似文献   

6.
中午,小山从地里干活回家,一进门就笑呵呵地对媳妇说:“运气来啦,今儿发了个小财。” “发了啥财呀,看把你给乐的!”媳妇问。 小山双手前伸,右手上多了一块亮晶晶的手表:“你看双狮牌的,全自动的,八成新呢。我在排渠边洗手时捡的。” “谁丢的?一定很着急,快给别人送去!”媳妇说。 “管谁丢的,捡的如买的,金子银子来换也不给。”小山说。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农三师四十九团团部驻地盖米里克镇某住宅区46岁的张某,因轻信骗子谎言,吸了陌生人两支香烟,然后乖乖地把三千元现金交给了一位江湖骗子,换来了一沓废纸和声声后悔。 故事发生在2003年12月28日,这天上午正值巴扎天,张某骑着自行车上街途经农贸市场拐弯处,遇上了两个陌生男子,一个40岁左右,另一个30岁出头,衣冠楚楚。其中一个人操着鄂北乡音说:“老乡,你这里养牛羊的户数多不多?我想请你代收羊胎盘?”另一位男子说:“看你表面上老实,你能不能帮助我收购一批牛羊胎盘?保证你在短时间内发大财!”  相似文献   

8.
人不可貌相     
甲:哎!你干吗老是看着我呀? 乙: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看你呢? 甲:看你那双多情的眼睛,看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乙:你别不识抬举了,我这是看得起你,看你,穿得板板正正,长得人模人样,再看你这滚圆的肚子,多富态,多有风度呀,真像个正人君子耶! 甲:哎!此话差也!你没听人说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乙:这话早就听说过了,连小孩都知道……噢,你的意思是说,别看你样子长得可爱,穿得也挺板正,可你的内  相似文献   

9.
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可他从不居功自傲。他曾把自己比喻为:一块破布;跑龙套的;敲边鼓的。他说:“我是一块破布,党要我做抹布,我就做抹布。你看它不起,你现在不是正用它抹桌子吗?抹布也需要的哟!”“演戏时,元帅呀、大官大场,有四个拿小旗子的紧随其后,这  相似文献   

10.
“铁”尺     
2005年10月的一天,崔洪图让大家迷糊了一把。“你糊涂不糊涂跟我有啥关系? 先别说什么价格优惠,实话跟你讲, 你到我这里买木材,我一点不欢迎!”说罢,崔洪图“啪”地摔了电话。见状,在场的铁岭调兵山市铁煤集团林业总场当铺屯林场职工无不一愣:场长平日脾气怪好的,今天这是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伴随着累累硕果的不断取得,也出现了一种令广大干群无比气愤、使中央决策层格外警觉的现象。一些地方、单位的干部囿于种种私欲,肆意改报各种统计数字,以示自己的政绩,而他们的上级也凭着这些“可靠”的数字,论功行赏,发现和提拔干部,制定各种方针政策……所以《人民日报》评论员惊呼:“1994年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一共查出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2万多起,其中虚报乡镇工业产值和瞒报农业出生人口的情况最为突出。” 对这种颇有泛滥之势的现象广大干群痛恨之余,无耐地戏之为“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吹而优则仕”。中央领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非常严肃地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弄虚作假和浮夸风严重,危害甚大,必须坚持制止”。 这种“危害甚大”危害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中奖记     
王发财真的发了财。他买的体育彩票中了特等奖,奖金高达300万元。整整一夜,王发财兴奋得都未合眼。天一亮,他就来到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等着兑奖。刚走到门口,就被一个满脸横肉的年轻人叫住了,“喂!你来干嘛?”“我是来领奖的。”那个年轻人拿过王发财的彩票看了看说:“现在刚上班,兑奖只怕还得个把小时。你要是不想等的话,把彩票卖给我算了,我还会多给你两万。”“卖给你?”  相似文献   

13.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早年因反对朝廷宦官,一度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在此任上,他捕获了当地一个强盗头目。该头目在受审时说:“我犯的是死罪,要杀要剐, 任你怎么处置,只请你不要和我谈道德良知。像我这种人是从来不谈这个的,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王阳明说:“好的, 今天我不和你谈道德良知。不过,天气这么热,你看在审案前我们还是把外衣脱了吧。”强盗头目说:“好!”脱去外衣后, 王阳明又说:“还是热,再把内衣也脱了吧。”强盗头目当然不会在乎赤膊,于是  相似文献   

14.
据说,有一个自视为“奇才”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痛苦绝望中,他选择了投海自尽。一位老渔民将他救起,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年轻人说自己怀才不遇,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老渔民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砂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很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的那粒砂子捡起来。”“这怎么可能?”年轻人说。老渔民没有说话,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很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这当然可以!”老渔民乘机开导年轻人:“你应…  相似文献   

15.
曾有这样一位党员干部,当他得知上级领导要来视察,便将当地老百姓贫苦度日的情景拍了录像片让上级领导偷偷看。上级领导问为什么?这位干部叹了口气说:“我搞了这盘录像,大家议论纷纷,说我给共产党抹黑。”上级领导很生气,说这是哪儿的话。这位干部拍摄真实反映当地老百姓贫困状况的录像,按说与他的“面子”也很不光彩。你这干部怎么当的呀!一些热衷于搞什么“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人碰到这种情况,莫说会千方百计掩盖真实情况,说不定还会制造出假象来欺下瞒上。然而,这位干部却勇于把真实情况告诉上级领导,并没有考虑对自己“面子”的…  相似文献   

16.
十三、“直闯辕门”不见怪,事实劝醒黄炎培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正在批阅文件。卫士长阎长林来报:“主席,黄炎培副总理来了。”毛泽东有些奇怪,心想:我今天并没有约他呀!正在这时,黄炎培已经跨进了毛泽东的书房。说实在话,对于党内的同志,就连刘少奇、周恩来等到毛泽东书房找他也要事先用电话联系,惟独对像黄炎培等几位知名的民主人士,当时还没有那些“清规戒律”。为什么黄炎培有这样大的“特权”呢?从解放初期的情况看,从毛泽东与黄炎培的交往看,确实只有黄炎培等极个别民主人士敢这样同毛泽东说话。这是因为,黄炎培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特殊…  相似文献   

17.
1942年冬天,我在中央警卫团手枪连当战士.一天早晨,模指导员来到我们班,一见我就说:“小杨,你准备一下,团部调你去,另有工作任务.”第二天,我告别了连首长和战友,来到枣园,副团长王金接见了我.他说:“小杨,你在一连表现很好,现在调你到毛主席身边当内卫战士,你有没有意见?”我一听,高兴地说:“要得!要得!”副团长语重心长地说:“你在那里工作是保卫  相似文献   

18.
三个女人     
钟点工欧阳第一次来到董事长家,一个打扮艳丽的女子跑了出来。欧阳说:“你女儿好美啊!”董事长不悦:“你说什么?她是我夫人!”这时,男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女子也走了出来。欧阳小声问:“她是你二奶吗?”董事长生气地说:“她是我女儿!”一个年纪看起来很大的女人向这边走来:欧阳又问:“董事长,她是你妈妈吧?”董事长怒道:“胡说八道!她是我前妻:今天带女儿来大闹天宫的!”  相似文献   

19.
默数九十九     
星期天丈夫陪妻子逛商店,一路上,妻子有说有笑,兴致勃勃。正当妻子一遍又一遍地在商店里试穿衣服时,丈夫身上的呼机响了:他低头一看,呼机上清楚地显示着:“饭做好了,快来我家。柳小姐。”柳小姐是何许人?丈夫怎么也记不起来。正当丈夫纳闷的时候,妻子过来了:“谁在呼你啊?”见丈夫神色迟疑,妻子夺过呼机,顿时脸色大变,她气愤地冷笑着说:“好啊,柳小姐请你去吃饭,你快去吧!”“天晓得是哪个柳小姐,”丈夫赶忙解释。“只怕是你心中有鬼吧!”妻子眼睛瞪得大大的。“我能有什么鬼!”丈夫有点生气了。  相似文献   

20.
许多地方的统计数字常常是靠不住的,这早已众所周知。中央曾三令五申地强调统计数字要打假。可如今在一些地方,假数字仍然比比皆是。往往同一个指标,能整出好几套数字来,真实的数字究竟是多少,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统计数字要掺假?答案只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