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tisvirus,IBV)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标准种,可引起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IB)。IB最早(1931)在美国发现,之后在世界各地均有此病的报道。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多种疾病类型,其中肾型传染...  相似文献   

2.
(一)病原 鸡呼肠孤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重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首先是在肉型鸡中发现的,Olson等(1957)从一只野外病例中首次分离到该病毒。Schwartz等(1976)首次报道了蛋鸡的本病。Page等(1982)首次报道了火鸡的本病。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ILT)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传播快,发病率高,可造成鸡产蛋迅速下降和死亡。为了控制该病,促进养鸡业的发展,本试验使用细胞免疫的触发剂——转移因子(TF)对AILT进了免疫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幼龄雏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全身性、急性传染病。本病自1962年由美国Casgrove首次报道以来,相继流行于美洲、欧洲、亚洲等地,目前已呈世界性分布,成为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腔上囊病 (Infectiousbursal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危害雏鸡和青年育成鸡。该病自 196 2年在美国发现后 ,相继在英国、日本、中国、印度等 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和流行 ,尤其在养禽业发达的国家更为严重。在我国 ,IBD自 1979年发现以来 ,在许多地区发生和流行。在甘肃省 ,2 0世纪 90年代初IBD呈暴发流行 ,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自 1996年以来 ,该病的暴发流行虽得以控制 ,但散发和混合感染及非典型性流行时有发生。现阶段 ,混合感染或综合征已成为甘肃省鸡病发…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叫甘波罗病(G-umbro disease),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我省流行严重。由于目前国内使用的疫苗(包括进口苗)  相似文献   

7.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是由寄生原虫引起的以内脏器官和肌肉组织广泛性出血为特征的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此病在我国福建、广东省已有发生流行报道。而北京地区尚未发现。1982年7~9月份经我所诊断有5个鸡场发病,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学观察,以及动物接种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均符合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特点。特别是通过对病鸡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它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潜伏期短(18~36小时),传播迅速、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罗音,3个星期以内的雏鸡死亡率较高,常激发其它上呼吸道的疾病。 1984年我们对乌鲁木齐市某养禽场,进行病鸡群临床观察、病理剖检,人工发病,病毒分离,电镜检查等方面的研究,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此后,相继在昌吉地区、库尔勒地区、乌鲁木齐地区的一些鸡场中,进行血清学免疫电泳试验和卵黄免疫电泳试验,进一步证实该病在新疆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鸭疫李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冯加明韦婷黄夏李华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防疫检疫站南宁530001鸭疫李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在30年代国外就有报道,国内在80年代先后证实北京、广东也有此病。19...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几种防治方法的效果观察杨,游丽珍.陈红,汪辰生,刘思国(新疆石河子兽医站832000)(石河子市家畜病院)(一)流行情况自1992年4月在我区发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到现在,就诊的有80个发病鸡群,发病鸡75890只,死亡8653只,死亡...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雏鸭传染病。早在1945年春Levine和Hof-stand观察到以肝肿大和出血为特征的雏鸭急性疾病,但未分离到病原因子。Levine和Fabricant(1905年)在长岛,首次在鸡胚中分离到病毒,然后在美国大部分养鸭地区发生此病。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地区也有此病的发生,虽然本病在国内、外均有过报道,但对其病理变化未作详细的研究。本试验的目的是动态地观察大体、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为探索发病机制和诊断疾病,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由鸡嗜血杆菌所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广泛地流行于世界各国,近年来,我国的北京、陕西、云南、河南及山东等省市曾先后有本病发生。1988年11月,安徽省巢湖市某户饲养的良种罗曼蛋鸡父母代爆发了一种鼻腔与窦发炎、流鼻涕和脸部肿胀以及红眼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现场调查,结合临床解剖、病原涂片、动物接种、琼扩试验的结果,确诊为由鸡嗜血杆菌所致的传染性鼻炎。  相似文献   

13.
肉鸡的传染性矮小综合症,于1981年春在英格兰东南地区发现,以后荷兰、匈牙利、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也有报道。该病的病名比较混乱,在报告中曾用过的名称有:鸡苍白综合症(Pale bird Syndrome),直升飞机病(Helicopter disease),骨脆病(Brittle bone disease),传染性前胃炎(Proventriculitis),骨质疏松病(Osteoporosis),吸收不良综合症(Malabsorption syndrome),以及传染性矮小综合症(Infectios stunting syndrome)或矮小综合症等,似乎以后一种叫法较为多见,也更为合理。该病对肉鸡饲养业威胁较大,可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特点 据Kisary(1985)报告,该病主要危害肉鸡,对蛋鸡不产生明显影响。他对日龄感  相似文献   

14.
应用进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陈娟,步恒富陈德威,赵继勋(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100850)(北京农业大学)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危害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呈世界性流行,目前已成为养鸡业中最具危...  相似文献   

15.
1986年8~9月间,江西省几家养鸡场饲养的肉用AA鸡和上海鸡发生一种以生长停滞、两肢麻痹和歪头扭颈为特征死亡率颇高的疾病。我们根据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组织学变化,认为与国外文献报道的“肉用仔鸡传染性生长障碍综合征”基本一致。鉴于该病病原在国外尚未定论,为此我们利用现场采集的病料进行了一系列病原分离及其致病特性的探讨。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制董运启(山东省菏泽市畜牧渔业局274009)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征IBD的流行特征、一般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已被人们掌握,临床上不难作出诊断。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嗜皮菌病的诊断及其病原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皮菌病(Dermatophilosis)是由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引起的一种动物皮肤传染病。此病由Van Saceghem于1915年首先在比属刚果(今扎伊尔)发现,并作了原始的描述,当时称之为“皮肤接触性传染”。后来在尼日利亚、英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美国、加拿大、印度等许多国家均有报道。在美国于1961年才证明有此病流行。本病可见于不同年龄、性别的牛、马、绵羊、山羊等家畜和鹿、斑马、羚羊等野生动物以及人的自然发病,家兔、豚鼠、小白鼠等均可实验感染。  相似文献   

18.
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的病原,于1909年由Mathis和Leger首次在越南北部发现,以后在泰国、日本和我国的台湾都陆续有报道。1980年张泽纪等在广州地区也发现卡氏白细胞原虫的病原。1981年3~6月,我们在湛江、佛山、肇庆地区和广州市郊区发现本病的流行,并引起鸡只大批死亡。特别是对一个月以内雏鸡危害性更为严重。如江村某鸡场一批13天龄的雏  相似文献   

19.
鸡葡萄球菌病是一种流行较广、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在国内外有关败血型、关节型、皮肤型葡萄球菌病的报道较多,但眼型和肺炎型葡萄球菌病报道较少。1发病情况衡山县城郊一养鸡专业户的鸡舍是由一栋旧房改建而成,采用地面平养方式。1995年曾发生过葡萄球菌病,用青霉...  相似文献   

20.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简称BVD-MD)是奶牛和肉牛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本病首先于1946年在美国纽约州发现,称为牛病毒性腹泻。1953年在衣阿华州又发现一种临床和病理综合症与之类似的粘膜病,称为粘膜病。经病原学确定,认为这两种疾病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只是临床表现不同。1971年由美国兽医协会统一命名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在我国已有从牛体分离到BVD-MD病毒的报道,但还未见到从绵羊分离出本病毒的报道。我们在1980~1982年研究牛白血病的过程中,先后从羊的白细胞培养物和羊胎肾细胞培养中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