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宁化属福建省19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加快宁化发展步伐,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大开发战略,着重抓好“四个开发”,争创经济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2.
蔡兵 《岭南学刊》2020,(1):116-1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搞好科技创新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这些重要讲话和论述的内涵深刻,从历史经验、现实需要、实施方法和政治保障四个维度形成了完整的逻辑体系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与中国实践结合的最新成果,对我国加快科技事业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搞好科技创新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丽 《青年论坛》2008,(1):120-123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战略选择。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代领导集俸的努力与探索,我国区域经济先后经历了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伟大实践与战略转变。本文通过解读国民经济的十一个五年计划,全面总结了中央四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为新时期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浙江人事》2006,(7):34-34
2005年,我局紧紧围绕临安经济发展大局,实施“四动”战略,扎实做好人事信息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选择□王怀超从1949年建国以来至今,在47年的时间里,我国实际上曾制定和实施过四个发展战略。第一个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发展战略,也称工业化战略(1953—1957年);第二个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赶超发展战略(1958—196...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全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已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他的理论中已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和研究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底子薄、人口多是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正确认识国情,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的重要前提。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不懈地推动各方面的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战略,以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必须集中群众的智慧;其次,要以企业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鼓励竞争,资源共享;第三,构建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体制机制支持;第四,搞活金融市场,构建创业生态,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服务;第五,发展创业创新区域平台。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制度是置人于死地的。这是因为,知识产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但却成了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本文以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的长短和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宽严作为分类标准,把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分为四类,在此基础上,以是否有利于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实施能力、是否有利于中国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作为衡量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有效性选择的两个标准,以此对四种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与否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采取分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对侵权行为严格的法律责任,辅助知识产权基金制度,才能够实现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并给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谷,省级战略,荆门实施。”十二个字,字字千钧。作为中国农谷战略构想发源地、农谷建设的前哨和核心区.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承领机遇垂青,沐浴政策春风,奋力建设“四个之谷”,八方才俊络绎而来,古老的屈家岭风生水起,重新焕发青春。让我们回溯时光的长河,去探索中国农谷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10.
何有成 《当代广西》2008,(23):49-49
当前,全区上下正兴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柳江县作为全区18个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之一,在自治区党委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指引下,我们确立了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工业主导型生态宜居新柳江”为主题,以科学实施“一园二廊三带四区”发展战略布局规划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继续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全面推动升级,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1.
战略定力是大国领导人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和宝贵素养,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世人充分展示了其坚定的战略定力,这一战略定力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因此,可分别从新时期中国发展需要战略定力的原因、"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奠定战略定力的具体机制以及"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发挥战略定力的依据三个方面,来论述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战略转型及其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聪莉 《求索》2007,(9):27-29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双重转型期,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做好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着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主要内容是:战略思路由过去强调比较优势转向强调竞争优势;战略目标由过去单一的短期增长目标转向长期综合目标;战略重点由单一的市场化转向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布局由过去单纯强调东部地区的发展转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前进》1996,(3)
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山西省副省长彭致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在区域发展上大体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沿海、沿边、沿江、沿路“四沿”发展战略,从过去的资金倾斜为主逐步发展为...  相似文献   

14.
人才资源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西部开发应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是西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是西部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西部实施人才资源战略的若干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人才资源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西部开发应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是西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是西部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西部实施人才资源战略的若干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人才资源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西部开发应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是西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是西部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西部实施人才资源战略的若干以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以后,中国发展未来新的指导方针和配套政策将引发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四个转移”,即发展的工作重心从追求数量转移到追求质量;经济发展的重点从沿海和城市转移到内陆和乡村:社会工作重点从财富创造转移到财富的分配:原来资源粗放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转移为低耗节能的、以自主开发为中心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大》2012,(1):56-56
海尔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致力于为全球用户创造价值,成为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集团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在他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海尔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是我们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条主线。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