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子  徐剑 《党建文汇》2007,(5):41-41
于右任虽为一代“草圣”,别人向他求字,他却从来没有架子。191年在西安,一位青年军官请他为自己的下级官兵写一百幅条屏,于右任回答说:“他们为国辛劳,应该写,应该写”。后来他回到重庆后,即写好一百幅条屏,还自己掏钱裱装成轴送到西安。  相似文献   

2.
西安捉蒋翻危局 内战吟成抗日诗 楼屋依然人半逝 小窗风雪立多时 这是叶剑英于1979年4月11日写的一首七绝诗,题名《访西安办事处志感》。 西安办事处,位于西安东城七贤庄一号,是一座两进房屋的院子,原来挂德国牙医博士海伯特诊所的牌子,是中共中央派往东北军代表刘鼎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05,(8)
1、思想汇报写些什么给党组织写思想汇报,顾名思义,主要是写自己的思想情况,当然也要涉及到工作和学习,具体内容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定。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对党的近期号召,或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有什么看法,可以在汇报中阐明自己的态度,写清楚自己的认识,或自己还存有什么疑虑和理解不清的问题等;如果参加了某项重要活动或  相似文献   

4.
感动 《求贤》2007,(6):26-26
于右任虽为一代“草圣”,别人向他求字,他却从来没有架子,除了某些他平素不耻为伍的权贵外,不论是政坛名流,还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几乎是来者不拒。1941年在西安,一位青年军官请他为自己的下级官兵写一百幅条屏,于右任回答说:“他们为国辛劳,应该写,应该写。”后来他回到重庆后,即写好一百幅条屏,还自己掏钱裱成轴送到西安。  相似文献   

5.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有毛泽东的一条批语:"许多人介绍工作,不能办,人们会要说话的。"说的是毛泽东拒绝外祖家的亲属要求照顾安排工作或保送升学的事。这条批语写在文运昌给田家英一封信所附15人的学生表上。就学生表中所列各人的年龄与其出生年月相对照,文运昌的信写于1954年7月20日。据此,毛泽东的这条批语很可能是在1954年7月下旬或8月上旬写的。文运昌的信中所列15人,一些人经过努力,参加了工作,成为国家干部、工人或教师,另有一些人安心在家务农。  相似文献   

6.
一代草圣于右任先生对别人向他求字,从不摆架子,除了某些他认为不耻为伍的权贵外,不论是政坛名流,还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几乎是来者不拒。1941年在西安,一位青年军官请他为自己的下级官兵写一百幅条屏,于右任回答说:"他们为国辛苦,应该写,应该写。"他回到重庆后,即写好一百幅条屏,还自己掏钱裱装成轴送  相似文献   

7.
王大任审稿     
鲁迅先生生前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每当一位伟人或名人去世之后,总会有一些人要胡诌出点自己和他们如何亲近的故事,写些文章去回忆他们,借以攀龙附凤,提高自己的身价和地位。对于鲁迅笔下这类人的无聊之举,我自然也不屑一顾。为避嫌起见,自己亲历的一些值得怀念的人和事,想写也不去写,以免被人误解。但是,一些特别值得怀念的人和事,却总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却之又来。当年我上门请山西省委书记王大任同志审稿的情景,就是这样。我从未在王大任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过。相互毫不相识。我因工作在24年前仅和他打过的这次交道,对…  相似文献   

8.
近年间找上门让我写序的人很多,这既是一种荣幸,又是一份苦闷。答应写吧,怕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阅读人家的作品,婉言谢绝吧,又怕人家说自己架子大,实在是两难。为人写序,必须认真阅读,而且需拿出自己的见解,这应当是“深阅读”,如果是好书,“深阅读”自然是件乐事,然而那些不伦不类的东西让你“深阅读”.不是一种受罪吗?求你写序者并不理解这一点,因此时常苦上加苦。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潼关县的骊山(通称华清池)响起一阵清脆的枪声。酣睡中的蒋介石惊醒跳窗逃出,终被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安排的士兵在山坡上一块巨石下抓到。同时被扣的还有随蒋来西安逼催"剿共"的国民党高级官员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钱大钧等十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或称"双十二事变"。从这一天起,至12月25日事变解决,中共中央展开了13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工作,最终使这  相似文献   

10.
1961年12月12日,周恩来和邓大姐邀请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夫妇、张学铭夫妇以及昔日东北政坛名士高崇民、净宝航等20余人,在北京饭店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 这次纪念会后,周总理想到张学思、张学铭诉述的张学良将军在被软禁期间曾险遭杀身之祸,后又被迫写了“忏悔录”等情况,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加之自己昔日同张学良的友谊,深感为中华民族立过功的将军依然在台湾过着“管束”的生活,于是提笔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表示他的一片心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界内部有一种说法,就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意思是说报纸上的有些报道,特别是工作性的报道,只有写稿的本人看和被写的人看,写稿人要看我的稿子发得怎样,被写的人要看看往自己脸上贴了多少金,至于其他读者是不会看这类报道的。新闻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这应是没有争议的。但有时候,我们的记者和编辑往往会有意无意中忽略了读者,所以就出现了这种“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怪现象。笔者曾在一家党报的一版,看到过一篇关于写某市领导在新年春节期间看望金融系统职工的消息,消息的导语是: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5个网民中有4人写博客或在各种网络论坛上交流互动,而在巴西这一比例为51%,美国只有32%。从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电子邮  相似文献   

13.
华北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到肥沃的华北平原,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已经是共产党员的田汉,为了躲避搜捕,搬到上海法租界。他发现一些令人气愤的现象,音乐界的某些人,或写靡靡之音,或写艺术歌曲,仿佛生存在桃花源中。也有一些人写了救亡歌曲,但是因为思想感情的原因,这些歌曲无力在民众中流传。 田汉决定要写一些能唤起民众、鼓舞人民斗志的歌曲。此时,他正在为上海电影业编写《风云儿女》的梗概。这是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反映了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13,(8):53-53
唐双宁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文风转没转,转得好不好,关键看是否“言之有物”。这个广义的“物”,具体而言就是要体现“十有”。一是言之有己,即有“自己”。领导干部应自己动手写文章,写己所思。二是言之有信,即让人相信。领导讲话写文章,不是随便说说写写,是指导工作的,是影响大众的,这就要求讲话要让人相信。三是言之有情,即带着感情去“言”。只有带着感情去写、去讲,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和听众。四是言之有理,即有哲理。“理”就是高度,就是画龙之点“睛”,就是吹糠之见“米”。  相似文献   

15.
西安事变发生后,有关中共的各种谣言一时甚嚣尘上,这些谣言或诬称西安事变是中共的"阴谋",或大肆渲染西安已被"赤化"。面对这些不实谣传,中共一方面通过发表公开宣言、利用报刊媒体等途径声明自己的立场,与谣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舆论宣传、争取有较大影响的党外人士、发动群众等多种途径宣传自己对这次事变的基本主张。尽管西安事变后的谣言在早期给中共形象蒙上了一些阴影,但由于中共采取了冷静合理的应对措施,最终廓清了迷障,让民众认识到了事情的真相,不仅有力回击了谣言的中伤,而且扩大和增强了自身的社会影响甚至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人有座右铭,如有严师在侧,似有警钟悬耳;如一面镜子,常照提醒、事事监督,用来督促、鞭策、激励自己,作为奋发进取的力量源泉。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事业都大有裨益。所谓座右铭,是把一些富于训诫、警示自己的格言写在书本上,摆在自己座位的左右侧,制成条幅挂在家或办公室的墙壁上,统统称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在写自己经过的生活、政治、学术等方面的事情,发现这件工作很不容易.由于懒,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很多事情想不起来,即使想起来的事也说不清楚.凭记忆,写出来的东西很难准确无误.当然,人的记忆力有强有弱,这方面我的能力比较弱,但就是记忆强的人,也不可能什么事都能记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很多学校有公民教育课程,《公民读本》的教材很多,一般是学者写的,各地学校的教师从中挑选。笔者选了一本看看,那是密歇根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写的。前言里引用了一个伟大哲学家的话:“了解你自己。”课本认为,你要做个好公民,先要了解你自己。这一部分,一共有四章。从第一章“你:一个人”开始,谈“一个健康的人”、“你和你的个性”、“和他人相处”,直到“做个好公民”。第二章是“你:一个学生”,谈  相似文献   

19.
答疑解惑     
《党课》2012,(17):63-66
申请入党人是否需要经常写入党申请书? 我是一名申请入党人,先后写过两份入党申请书,而党组织从未找过我谈话,也没人过问我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我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党组织的培养,使自己早日成为党的队伍中的一员。请问,要求入党的人为了表达自己加入党组织的决心和愿望,是否需要经常写入党申请书?  相似文献   

20.
浏览一本杂志的目录,一下子被一个题目吸引了:人生无草稿。 文章里说的一件事,印象很深。有位书法家对一个用废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练字的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字──“逼”。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以逼迫自己写好字。由此想来,人生不也是这样,没有太多的草稿让人来练习。 现实生活中,好多事情是没有草稿可以打的,好多希望都是“逼”出来的,好多成功也都是通过失败“逼”出来的。穷则思变,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都含有“逼”的意思。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