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注生活品质和生活品质评价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作出的若干重大决策,特别是2006年10月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2007年经济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手段还是从目标的角度看,学习都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基石。杭州在打造品质教育方面可谓亮点纷呈。杭州提升学习生活品质应从"打响品质教育"、"提升全民学习力"、"将学习与休闲融为一体"、"促进教育公平"、"创建学习型城市"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以南山路文化旅游休闲特色街建设为例,着重从历史、文化、生活等人文视角,阐述了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实践成果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一书出版后,贵州省社科界掀起了学习热潮。2006年8月15日,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主办“贵州省社科界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座谈会”,贵州让科界的部分专家学者纷纷阐发自己的学习体会,并对今后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和应用提出了不少新的思路。会议由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龚晓宽同志主持。现将专家学者的部分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18,(12):40-40
记者:前两次采访中提到,改革应有利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制度公正这两个标准外,还有其它标准吗?陈剑:还有第三条标;隹,就是为了社会更民主。也就是说,改革应当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利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凝聚力工程”十多年来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成为上海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抓手,成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新形势下的“凝聚力工程”建设遇到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需要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从而保证“凝聚力工程”的正确方向,使其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一、科发展观是指导“凝聚力工程”深化拓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指导中…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科学预测是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概括;江泽民关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化与创新;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整合与拓展。实践永无止境,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05,(8):8-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惟有此,我们的经济才会健康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安宁,人民才会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本期特别策划推出的三篇文章,将剖析宁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解读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构建和谐宁夏”关系着你、我、他,也关系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关注它,就是关注宁夏的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发展的成果钵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在新的形势下,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注重改善人民生活,尽最大努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居民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0.
石存信 《世纪桥》2006,(12):5-6
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论断,立足于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实际,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总结了精神文化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基本原则,构筑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道德观,成为新时期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05,(21):8-10,16
“十一五”期间,是宁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能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从而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直接关系到我区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大局。  相似文献   

12.
彭勇 《当代贵州》2007,(23):8-10
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我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今后五年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机遇能否抓住,发展能否加快,最终还得取决于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全体人民的素质。省第十次党代会将学习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法治化并列,提出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贵州”新要求。党代会之所以没有采用偏重结果的“学习型”概念,而采用“学习化”的概念,目的在于着重强调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过程,就是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创新学习模式,强化学习功能,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兆万  维实 《发展论坛》2003,(3):80-80
这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十分关注,引进了不少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作了大量实证分析。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有意义的。但在政治经济学领域里,实证分析并不能代替理论上的深层次研究。我们考察当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实证经济问题的孤立考察,很有必要从理论体系的高度全面系统地考察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根本特征。当代中国出版社近期出版了马卫刚的《自由合作劳动者论纲》,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把当代公有制社会经济形态定义为自由合作劳动者社会,是当前经济学界对…  相似文献   

14.
《企业党建》2012,(6):35-37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部署。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坚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打造新滨海、建设新天津、实现新跨越”为主题.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创新工作载体和活动抓手,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中争当先进、创造优秀,有力地促进了天津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天津精神、天津速度和天津效益。  相似文献   

15.
“南海一号”的发现反映了南宋时期高度发展的繁荣局面和开放水平,表明南宋在当时引领着时代的发展,这对于重新审视和评价南宋的历史地位有着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应在全面分析南宋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基础上,既充分肯定和发扬南宋文化精致细腻的文化品格,又深入挖掘和继承其崇文重商、关注民生、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和包容汇通、大气开放的文化特质,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胸襟,充实和丰富千年古都的内涵,把“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层面。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6,(17):7-8
一、要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刘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也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城乡差距在逐步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拉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城乡之间更形成了先进和落后的鲜明对照。城乡差距的拉大,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为了缓解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05,(8):6-7
当前,我们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纪,面对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环境,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理解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这就要求我们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出发,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保持清醒的认识,对国情、区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更好地把握我们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华民族从此踏上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30年风雨坎坷,30年硕果累累,我们从普遍贫困走入基本小康。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贵阳市白云区积极开展城乡“三变”改革的新探索,搭建了城市低保户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新平台,形成了城乡齐变的新局面,为各地“三变”改革和脱贫攻坚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样板。一、白云区城乡“三变”改革共享项目的基本情况城乡“三变”改革的关键,在于有优质的项目。白云区科学统筹、精心谋划、注重创新,涌现出了以“梵华共享”项目为代表的城市“三变”改革和以“白云共享农创城”项目为典型的农村“三变”改革等一批先行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20.
杨文霞 《发展论坛》2001,(12):18-19
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指出,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推进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必然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关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