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飞 《廉政瞭望》2013,(12):64-65
烧杀淫掠、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一对中国年轻乡村男女毅然投入抗日,爱情在战争中经受考验。焚烧日货的时候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大行军的时候合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日本人出现的时候那古怪的音乐、被砍死时夸张的惨叫……一切经典的抗日影片要素都出现了。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未曾播放的抗日电影么?不是!这是一部说美语,主要演员全是白人,女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凯瑟琳·赫本,米高梅1944年出品,片名《龙种》(DragonSeed)的黑白抗日主旋律电影.  相似文献   

2.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智勇双全的主人公李向阳和电影《剑吼长城东》中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主人公鲍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可是,也许有人并不知道,他们艺术形象的原犁,  相似文献   

3.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附近发现了抗日阵亡将士墓碑群后。便萌发了为抗日阵亡将士寻找亲人的念头,而且一找就是9年。他像电影《集结号》中的主人公谷子地一样,依据墓碑上的地址为牺牲的将士寻亲。这位被人们誉为当代“谷子地”的人,就是沁阳市文联副主席、沁阳市作协主席李建国。  相似文献   

4.
张大庸  巩书民 《党史纵横》2012,(2):29-31,13
今年,是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80周年。上世纪50年代,第一部反映东北抗联斗争历史的电影《赵一曼》,让全国人民了解到了东北抗联斗争的艰苦卓绝,同时由此知道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名字,并为她坚贞不屈、慷慨赴义的英雄壮举所深深震撼。上世纪90年代,沈阳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名为《端女儿》的电视剧,让人们从剧中进一步了解了赵一曼的不凡人生。  相似文献   

5.
梁原 《红岩春秋》2009,(6):71-74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一批优秀的电影人集中在重庆,他们满怀爱国热忱,以电影作为宣传抗日的重要武器,在我国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爱国台胞何非光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影《铁道游击队》的公映,山东枣庄抗日壮士扒火车、炸桥梁、杀日寇、除汉奸的英雄群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出了铁道游击队员抗日杀敌的豪迈情怀。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肆拍摄美化侵华战争、丑化中国的影片,对中国发起了电影战。这对于左翼电影运动的发动,以及该运动前两波浪潮的抗日影像与此后国防电影的拍摄,均具有重要的激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鹏 《世纪桥》2012,(22):53-57
电影《赵一曼》完成于1948年底,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拍摄的。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为主人公抗日女英雄赵一曼那正气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赵一曼》公映后,人们都想知道有关赵一曼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9.
半个多世纪前的抗日硝烟早已散尽,抗日先烈们把血肉之躯献给了那个悲壮的时代,其中最为著名的英雄集体有狼牙山五壮士和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等,其实在山东,还有一个英雄集体一一马石山八路军十勇士,他们虽然没有狼牙山五壮士那么著名,但他们的英勇悲壮同样堪与狼牙山五壮士相媲美。八一电影制片厂2007年推出的抗战电影《马石山十勇士》,就是根据1942年11月的山东马石山突围战这一历史事实改编的,真实再现了王殿元等十名八路军战士在抗战中那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专业电影拍摄机构,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1938年到1940年,延安电影团所拍摄的第一部人民电影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生活、战斗场景,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延安电影团: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电影制片机构  相似文献   

11.
赵赓 《世纪风采》2010,(10):43-46
鸡毛信,是一种插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送的紧急文书。上了年纪的人,大概都会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有一部电影叫《鸡毛信》。《鸡毛信》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小英雄海娃扮成放羊娃将游击队一份十万火急的情报——鸡毛信,送交八路军指挥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根据刘知侠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说起这部小说的创作,还得追溯到1943年夏天。当时,刘知侠参加在滨海抗日根据地召开的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会议期间,鲁南地区铁道游击大队的抗日事迹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会后,他两次穿越封锁线.前往鲁南游击大队进行实地采访。尽管当时已积累了不少素材,也写了一些相关的作品,但刘知侠对这些作品并不满意。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多次来到当年鲁南铁道游击大队战斗的地方收集资料,精心揣摩,终于在1952年以鲁南铁道游击大队为原型,  相似文献   

13.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的真实写照和集中体现。李德合是“李向阳”的主要原型之一。  相似文献   

14.
"千里击强虏,剑吼长城东。壮岁国难死,悲歌燕赵风。"这是电影《剑吼长城东》的主题歌。片中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主人公鲍真,原型就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一位威震敌胆的抗日民族英雄。他的抗日传奇被传颂至今。包森原名赵宝森,陕西蒲城县人。学生时代的包森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很早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学潮运动。1932年2月,包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年后,他赴延安抗日军  相似文献   

15.
对《渡江侦察记》这部电影,现在30岁以上的人大概不会陌生,但电影中主人公的原型是谁,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笔者在山东省荣成市走访了电影《渡江侦察记》主人公原型齐进虎的家人、战友,查阅了相关史料,了解到了这位著名侦察英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1925年,齐进虎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市前密文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在兄妹五人中,排行老二的齐进虎小时候虽然聪明伶俐,但因家境贫困,只读了四年小学。这时,抗日的烽火已燃遍了齐进虎的家乡,村里成立了各种抗日救亡团体,齐进虎的父亲齐福生担任村农救会会长…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初期,电影《赵一曼》在川南宜宾上映。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英勇、悲壮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观众,人们由衷地称赞、钦佩、崇敬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7.
马彦超 《世纪桥》2012,(4):22-25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各族人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高举抗日救国旗帜,长期坚持抗日游击斗争,大批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有力地打击了R本侵略者,积极支援、配合了全国抗战。其英勇斗争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相似文献   

18.
<正>建国后,随着著名作家刘知侠创作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以及随后的同名电影风靡全国,"刘洪"(原著和电影中一直"老洪"称之)等众多抗日英雄从此家喻户晓。"刘洪"的主要原型,就是铁道游击队的首任大队长洪振海。他生前率领铁道游击队"血洗洋行"、"飞车搞机枪"等许多传奇抗日故事,至今仍在鲁南地区广为传颂。自小练成"飞车"绝技洪振海1910年出生在山东省滕  相似文献   

19.
作家邢野是天津人,出生于1918年2月11日。邢野写过不少剧本、歌词,还出版过几本诗集,但他最有影响的作品乃是由他担任编剧之一的故事影片《平原游击队》。这部电影1955年公演,当时直至以后发行量极大,影响长久不衰,到"文革"时期更是家喻户晓。原因并不全在于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而在于其历史背景。作者经历与生活原型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还在读中学的邢野就参加了抗日活动。时值第二次国共合作之际,邢野参加了由郭沫若、田汉组织的抗日演艺队,后经八路军办事处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中国电影院热映的《金陵十三钗》是一部讲述妓女抗日的电影。虽然妓女们平日里被看成是非常下贱的身体和灵魂,她们却能在危难之时保家卫国,为了保护女学生献出自己的生命。 设立战地妓院维持军队的土气 在一战及二战中,许多国家设立了战地妓院。如:苏军设立战场妓院慰劳盟军;德军战地妓院管理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