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6日上午,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辛亥革命00周年”图片展览开展。从台湾远道而来,为展览剪彩的台湾退役将军王文燮说:“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都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军事领导人。大陆十大元帅里,就有5人曾是黄埔的教官或是学生。”  相似文献   

2.
张长龙 《党史文苑》2011,(13):53-56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所新型的革命军官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曾经三迁校址: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迁往成都,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自  相似文献   

3.
1949年9月12日,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身份,从台湾几经辗转飞到成都。9月14日,蒋介石来到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检阅。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5,(7)
鲍罗廷自被委任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后,承担起协助创办军官学校之重责。从1923至1926年离开黄埔军校的三年间,鲍罗廷为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总的来说,鲍罗廷积极参与了黄埔军校的创办,大力推动黄埔军校的改革,并通过演讲的方式加快黄埔军校革命化进程,其对于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发展的功绩是不容小觑的。  相似文献   

5.
1982年7月,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发表了《致蒋经国先生信》,这封信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同时,《人民日报》也于7月25日全文刊登。1982年8月,台湾的国民党中央报纸登出宋美龄《给廖承志公开信》、  相似文献   

6.
张海燕 《世纪桥》2014,(12):6-8
廖仲恺是黄埔军校的创建者和第一任党代表,为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黄埔军校建校初期,他坚持政治与军事并重的办学方针,创设党代表制度,带领黄埔师生积极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者与封建买办阶级的各项斗争,在革命洪流中确立了黄埔军校不可动摇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纪念日。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州市社科院黄埔军校研究中心、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等单位拟于2014年5月底在广州联合举办主题为"黄埔军校与中国革命"学术研讨会。现将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促使并积极参加黄埔军校的创办,着力其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其确立爱国革命精神,发展为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从而促成了黄埔军校的辉煌。在参加创办黄埔军校实践中,党开始懂得了军事的重要;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叛变革命后,党领导部分黄埔师生继续革命;在创建人民军队开展革命战争中,极大地发挥了黄埔师生的骨干作用,继承发展了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制度和办校经验,续写了黄埔军校的光荣。在争取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的长期斗争中,党始终不渝地弘扬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9.
廖仲恺夫人何香凝与黄埔军校有非常深的渊源.1925年8月20日,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牺牲后,黄埔军校曾专门请何香凝在黄埔军校开课.何香凝还多次应邀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演讲,其和黄埔军校有很深的关系.何香凝与黄埔军校的渊源还得从黄埔创办初期的艰难日子谈起.  相似文献   

10.
黄埔军校早期政治教育的开展并不限于政治课堂,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也并非尽属政治部。孙中山作为国民党的领袖、黄埔军校的开办者,他既是黄埔军校早期政治教育的参与者,也是军校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他不仅亲自对黄埔官生进行政治教育,也经常被其近随官长用作政治教育的素材。一般黄埔官生对孙中山的认识经过"他觉"后,也开始宣传对孙中山的认识和崇敬,成为"觉他"的主体参与进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中来。通过对孙中山与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研究,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的关系,也可以为黄埔军校早期的政治教育实操情况提供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一个25岁的青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到今天,他正好100岁。颇具传奇色彩的八路军高级参议宣侠父,曾任复兴社特务头子,后为台湾“交通部长”的贺衷寒,都是一期同龄学友。在黄埔做过政治教官,80年代被推举为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的聂荣臻,也是同一年生人。1924年6月入校的470名学生,不知还有几人在世?  相似文献   

12.
王桂英 《党史纵横》2012,(11):48-50
据全国政协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统计,从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26年时间里,黄埔师生中出了40位国民党军上将,担任过国民党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以上职务的有50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0位元帅中,有5人出自黄埔;10位大将中,黄埔出身的占3位;57名上将中,有黄埔师生8人。此外,在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中,担任正军职以上领导职务的有近40人。一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的演说中,明确指出自辛亥革命以来屡次失败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3.
黄埔军校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最初认识军事和从事军事工作的开端。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共产党人在参与创办黄埔军校过程中"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为南昌起义发动奠定了思想基础;黄埔军校培养的大量政治军事人才,是领导和参加南昌起义的中坚力量;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积累的政治工作经验,为南昌起义军政治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9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陶汉章将军,在北京参加黄埔军校70周年纪念会,邂逅一位从台湾来的国民党老军人,谈起了当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情景。老军人说:"1939年我们在湖南衡山集中一批从抗日前线各战区调来的军官,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其中有一本教材叫《游击战  相似文献   

15.
《浙江党史通讯》今年第八期刊登张毕来的回忆文章《台湾义勇队在浙江》,其内容梗概如下: 一九三八年秋,我受党的派遣到浙江金华,帮助李友邦从事台湾义勇队的筹建工作。李为受我党影响的著名台湾爱国志士,祖籍福建。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曾进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后因不满国民党反动派的背叛而被捕,出狱后流亡在浙江。三八年九月,我和友邦到福建召集散居各地的台湾同胞,受到各界的很大欢迎和支持,在崇安,当时就有许多流亡的台  相似文献   

16.
张敏 《湘潮》2004,(3):57-58
今年6月16日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黄埔军校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军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出自黄埔本校,还出自黄埔军校在各地开办的众多分校。如武汉分校、广州分校就因其学员参加了著名的战役和起义而众所周知。同样,黄埔军校之长沙分校,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现今湖南省档案馆就保存着不少有关长沙分校的珍贵的档案资料,如学生就读名单、学校部分学员的照片,校园的照片、学校编的杂志以及开学训话集等。最早的黄埔军校长沙分校出现于1927年。…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成为黄埔军校校长是其发迹的起点,但背后的原因却鲜为人知。孙中山是不得已"改变主意"让蒋介石当上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能够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其实是因为有斯大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黄埔军校成立前后,浙江共产党人积极参与了筹建工作,浙江的中共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积极推荐优秀青年和优秀团员报考黄埔军校。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一期浙籍师生中的共产党员为反帝反封建做出了积极贡献。大革命失败后,一期浙籍师生中共党员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仍保持了坚定的信仰,有的则与中共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9.
一黄埔军校和滇桂军,本来是共同对付陈炯明的友军,但后来黄埔军校声名显赫,滇桂军却消失了,研究这段历史,很有意义。蒋介石1928年在黄埔军校(当时改名叫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毕业典礼上说:"总理(指孙中山)成立黄埔军校的时候,四面都受了反革命军队的包围,经济的困难莫过于此,公家的钱一个也收不到,无论铁路的收入以及其他各种税收,都被滇桂军陈炯明等一概收去。有些日子,明天的伙食,今天晚上还没有筹到。"①蒋介石所说的滇桂军,就是以杨希闵为总司令的滇  相似文献   

20.
吕春 《广东党史》2013,(9):45-46
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闻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近代著名将领。这些将领报考黄埔军校时留下了不少趣闻。
  胡宗南:为逃婚“哭”着进黄埔
  胡宗南号称“西北王”,他是蒋介石最为器重的国民党高级将军。可是,谁也不可能想到,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却是“哭”进黄埔军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