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砺锋  吴杰 《共产党人》2009,(15):19-21
“解放军不但给我们铺设了管线输水,还花钱雇车把水送到我们家门口,好几年都没有满过的水窖这次终于装满了水。”7月5日,同心县马高庄乡邱渠村75岁的孤寡老人赵进才看着白花花的水流进自家水窖,激动地拿起白瓷碗舀了一碗,“咕嘟咕嘟”喝了下去,清凉的黄河水滋润着老人干渴的嗓子,也畅快着老人的心。  相似文献   

2.
在郭家花园中度过了幼年及少年时期的郭舜华、郭炎姐弟二人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许多往事已被他们淡忘。然而,在自己花园里的成长经历以及发生在花园里的趣事.却经常如电影片断般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忆及往事,两位老人那被岁月刻下印痕的面容上,时常会有花一样的笑容绽放。  相似文献   

3.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我国正逐步步入老龄社会,老有所养、乐享晚年是千家万户的共同心声。"宏伟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28502人,占总人口19.5%,比全国高出近5.2个百分点,其中失能老人388人,半失能老人1638人,占老年总人口7.2%。预计到2020年,60周岁以上老人  相似文献   

4.
爱的领悟     
正两位老人,他六十八岁,她六十三岁。他爱吃手擀面、荷包蛋,尤其是早饭的时候,她便每天早早起床和面、切面、煮面、煮蛋。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做好,自从退休以后,她已做了十余年。  相似文献   

5.
在农六师新湖农场物资供应中心,一提起田希明、吕红梅家庭没有不夸赞的.与女儿女婿共同生活的岳父岳母总是夸田希明:"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的女婿比儿子还要好."田希明是农六师新湖农场物资供应中心一名干部.妻子吕红梅是独女,自1991年两人成家后,岳父岳母就一直跟他们同住.在一起生活的十多年里,两位老人打心眼里庆幸他们摊上了田希明这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女婿.因自打女儿吕红梅和田希明结婚那天起,田希明就像孝敬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着他们.老人以前在分场务农时,没有正式退休也没有退休费.家里六口人吃饭,全靠田希明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紧紧巴巴的.可田希明和妻子总是想方设法调剂好老人的饮食生活,让他们过得舒心开心.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到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园社区,一对七旬夫妇义务照看一位86岁的空巢老人,每天给老人送上一碗热乎乎的米粥,一送就是两年。在东城区南池子社区,年过七旬的老李为一名瘫痪老人义务理发,已经坚持了13年。  相似文献   

7.
正一碗洁白如雪的豆花、一份蓬软疏松的米饭、一口甘爽回甜的窖水(即碗里浸泡豆花的水),再来上一碟香鲜麻辣的豆花蘸水,这便是让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的"富顺豆花"。走进自贡富顺,那种满城豆花的芳香馥郁让人垂涎欲滴。"豆花来了,一碗嫩豆花哦!"店堂幺妹的吆喝声随处能听见。2007年,富顺豆花制作工艺入选四川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一位91岁的退休老领导火了。媒体报道,38年前,时任山东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到曹县韩集"红三村",看望83岁的伊巧云,一位曾为革命作出很大贡献的老人。当周书记询问重病在身的老人有什么要求时,老人犹豫了一下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周书记深感自责,掏出钱给乡镇书记,让他满足老人的心愿。回到县城汇报时,他眼含热泪说起这位老人。"现在,在我们领导下,生重病了,竟吃不  相似文献   

9.
正十师北屯市雪嵘公司物业一部经理刘孝江,一个其貌不扬,从事平凡工作的平凡人,用心认真工作,用爱孝顺老人。作为一个物业人,在工作中随时都有业主反映问题,他就像一位"兵",接到电话就是命令。有时候下班回到家,刚端上热腾腾的饭,电话来了,他立马放下碗就出发了。在刘孝江管辖的物业区域内有2000多户人家。很多老人都认得刘孝江。每次见面的时候,老人们都高兴地称呼他,"小刘,来了。"尽管今年已经53岁的他,但在老人的眼里,他的勤快劲依然像个小伙  相似文献   

10.
德国是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但是在对待水的态度上,却显得极“抠门儿”。许多初来德国的人都说.他们认识德国就是从认识德国人用水开始的。几年前,一位中国的博士到德国汉诺威进修,刚开始时住在德国人家里,为感谢房东对她的热情关照,饭后总抢着去洗碗,没想到房东却很不高兴。原来,中国人洗碗的时候喜欢用长流水冲碗。这在许多德国人眼中是不能容忍的事:“这样洗碗,全汉诺威的水都被你一人用光了!”接着房东又亲自示范,结果用她教的方法确实节省水。  相似文献   

11.
2002年2月28日,是杨素清老人70大寿。杨素清老人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前几年死了,小女儿嫁在农村。两个儿子,都在乐山市。乐山大佛世界闻名。杨素清老人的小儿子就在世界闻名的这个城市当副市长,也很有点名气。这个人就是川南第一巨贪李玉书。早在生日前半个月,杨素清老人就巴望着儿子孙子们都能回来,人满70古来稀,杨素清老人想,自己已是土埋颈脖子的人了,这次生日,儿孙们能够回来,团聚团聚,也不枉这一世艰辛。做了这次生日,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23):123-123
日本:热捧“一碗汤距离”小区 许多日本老人选择与子女住在一起,因为日本习俗认为,只有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生活才是正常的、安宁的生活形态。即使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为保证子女“常回家看看”,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原则,即父母和孩子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  相似文献   

13.
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记者随吴从柯老人艰难地爬上了山坡。用了整整21分钟。老人指着眼前十来亩荒草长得快半人高的撂荒地对记者说:“找到撂荒的原因了吧,你身强力壮空手上来都冒汗,我们这些六七十岁的老头子挑担肥料爬坡上坎还不累个半死?”  相似文献   

14.
李建文  袁浩 《世纪桥》2011,(16):34-34
贺龙上党课没有讲稿,只在讲桌上放三样东西:一碗小米、一双布鞋和一个盛着一条小鱼的水碗。正当听课人感到不解的时候,他笑着指一指那碗小米说:“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我们军队要打胜仗,不吃饭不行!这粮食都是老百姓种的,  相似文献   

15.
“北庄人惜水如惜油,赶集上店才洗头,洗脸水澄清洗衣服,刷碗脏水喂猪牛。”这是涉村镇北庄村流传的一首民谣,也是北庄人惜水如油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恩比爱长     
有一对年近八十的老夫妻,两个人都已疾病缠身,但他们始终相敬如宾。人们经常可以见到他们互相搀扶着走进走出,令年轻人羡慕不已。有一天,一群年轻人忍不住跑到老人的家里,向老人求教爱情的秘诀。老人平静地说:"我们相伴几十年,最深的体会是要互相尊重和照顾,很少想到什么是爱,即使想到了,也是彼此之间的恩情。"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目前有失能老人1036万人,半失能老人2135万人,大中城市空巢家庭率达到70%。这是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日前透露的最新数字。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指出,要积极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廉政瞭望》2010,(24):3-3
谢谢你,放心吧,我不会讹人!——河北邯郸一7旬老人摔倒,半小时后才被人扶起,老人这样说  相似文献   

19.
熟悉一点中共早期党史的人,大概都听说过“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这一名称。但若要问到“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起源?他们都有哪些人?他们在中共历史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太清楚。  相似文献   

20.
"哈列贾、哈列贾、多北!"2019年12月11日,在澜沧县竹塘乡大塘子村拉祜族村民李娜努家的小院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十多名村民围着一位端着大碗、面色黝黑的老人敬酒。这位老人口里喊着拉祜族的敬酒词,和村民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随着酒碗相碰,李娜努唱起了拉祜族民歌,气氛热烈欢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