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卖盆栽到做园林工程1988年,何巧女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回杭州工作。在一次盆景展览会上,何巧女发现盆景艺术很受欢迎,一盆苗木能卖出不少钱。她还得知,高档酒店和写字楼,都需要大量盆景植物作绿化装饰。于是,24岁的何巧女决定下海经商。她先回到林业大学,租下了园林系的一间温室当作花房,然后从广州买回苗木放进花房,再以每  相似文献   

2.
致富天地     
《党的建设》2007,(1):55-55
●致富故事化肥拆零卖着实赚一把在市场上,化肥都是整袋出售的,如果有人拆零卖,就会让人觉得有点怪。可是,河北省玉田县大安镇农技员张金凯打破过去化肥卖整不卖零的传  相似文献   

3.
今年35岁的魏小雨出生于四川省南部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因为家穷,她自娱自乐的最好工具就是泥巴.用泥巴做小房子、捏小人、塑小狗,魏小雨做得惟妙惟肖。稍大一些,地又对剪纸和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绘画和剪纸多次参加县里的中小学美术作品展览。人们都说,魏小雨在美术方面很有天分。  相似文献   

4.
面孔     
《廉政瞭望》2013,(1):9-9
正郭萍:田径名将双脚畸形卖奖牌曾是国家级体育健将的郭萍准备对畸形的双脚开始治疗,并被迫出售16块奖牌,换点钱开个小餐馆维持生活。因当初训练不科学,她的脚受伤后11年无法行走,生活极度窘迫,从奔跑的健将到无法行走的伤者,这种心理落差,无人能懂。  相似文献   

5.
《党风建设》2003,(9):28-28
1998年贾亚芳下岗了。有朋友向她建议:“卖凉皮吧,别看一碗凉皮只卖1.5元,利润大着呢!”于是,贾亚芳开始了“市场调研”。她打听到一碗凉皮能赚4毛钱,如果一天卖50碗凉皮,能赚20块钱,一个月就可以挣600多块。她对卖凉皮一下子来了兴趣。投入总共不到  相似文献   

6.
卖疯了     
<正>一小区建成出售,路边的广告牌上写着:每平方米仅售1.5万元,欲购从速,卖疯了!"卖疯了"三个字硕大无比,占了广告牌面积的90%。每平方米1.5万元还自称  相似文献   

7.
2011年底,酒吧销售员凯迪伦接到任务:出售一批昂贵的红酒。老板承诺在两个月内,每售出一瓶,每位员工都能得到提成。凯迪伦开始想招卖酒。一天,凯迪伦在超市糕点区发现销售员把包装拆开论个卖糕点。  相似文献   

8.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0,(3):36-37
1 虎年卖虎须 日前,长沙动物园借虎年之名出售虎须,最贵的可以卖到100元一根。工作人员表示虎须并不是他们拔下来的,而是老虎胡须掉了之后捡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第三期《真理的追求》上刊登了一篇追求“真理”的文章 :《想起了“崽卖爷田心不痛”》(以下简称《心痛》) ,读罢 ,总感到作者“心痛”的不是地方。所谓“崽卖爷田” ,《心痛》介绍说 :是指“儿孙辈没经过创业的艰辛 ,出卖前辈遗留给他的田产并不心痛。”文章借此批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鼓吹大量出卖国有企业 ,搞私有化 ,并且鼓吹‘靓女先嫁’ ,即先卖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作者进一步批评“有些地方的领导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 ,“出售国有企业成风”。其实 ,在出售国有小企业的问题上 ,作者不该为此心痛。党的十五大报告要…  相似文献   

10.
大家对苔藓不会陌生,在山沟里、密林中,大片大片随处可见。然而却没有人想过,怎样把这种司空见惯的绿色植物变成财富?海归女孩柳文博想到了,她用苔藓创做出具有故事情景的微型盆景,在国内独领时尚风潮。她的“苔藓盆景工作室”把人带回了纯美的孩提时代……这个新鲜创意也把她送入了成功快车道。  相似文献   

11.
近日气温升高,街上出售玉米的小摊生意不好。安徽合肥一家出售玉米的小百货店女老板称,她一锅煮30多穗玉米,一天顶多只能卖掉一半,还有十多穗就要留到第二  相似文献   

12.
一双结实而灵巧的、皮肤的纹路里似乎保留着一丝泥土颜色的手,游走在一块块泥坯上,在手指的“舞蹈”中,一团团黄河里的泥巴成为一件件大巧若拙、大雅若俗的金沙泥工艺品。这双手属于一个女人,泥土的磨砺让她的双手失去了应有的纤柔白皙,而她,则用这双手将黄河金沙泥工艺品打磨得精美绝伦。她叫王玲,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3.
正这些日子,一个街头卖花的老婆婆牵动着成都人的心。这个婆婆叫罗锦凤,今年94岁,在成都盐市口卖黄桷兰已经13年。每天清晨,她会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到盐市口摆摊卖花,摆一天摊她只挣几十元钱。10多年里,随着人们口口相传"有个太婆每天在新世界百货门口卖黄桷兰",越来越多人专程去买她的花,很多人放下10元20元,提走一串黄桷兰,不等找零就匆匆离开。  相似文献   

14.
在宣威市77亩的中心苗圃里,穿梭着一个身影,她默默地用心血和汗水浇开乌蒙大地的春营。她,就是宣威市中心苗圃生产经营负责人晏成云。人生的转折点 1982年,晏成云从省建八公司调入宣威市林业局种苗站,从事林业种苗生产工作,一干就是18年。用她的话说:"也许是缘份,我过去是砌墙的泥水匠,现在是生产绿色底料的泥巴匠,干来干去,都与泥土有关,时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石家庄,一位叫赵艳颖的女孩卖多功能切菜器卖出了门道,创造了一个小产品赚大钱的奇迹:一般人卖切菜器月赚2000元都很费劲,而她却能轻  相似文献   

16.
传统变时尚.把传统的农产品加以包装,变成时尚的东西,追赶市场潮流,迎合消费者需求,使其增值.如大田生长的朝天椒、温室里栽植的灵芝,通过加工做成盆景,当作花卉卖,城里人非常喜欢.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增值妙法有些农产品,本身质量很高,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但由于销售手段或包装跟不上,往往卖不出好价钱。下面介绍几种投资不大,但能使农产品增值的方法。加工再售。初级农产品因“卖相”差难以占领市场,价格也不会太高,进行粗加工、精加工之后,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增强,往往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葵花籽,卖生的一公斤价格约为2.4元,而炒成五香瓜子一公斤价格变为8元。包装后再售。长期以来,农民习惯出售原始产品,地里收打下的产品,原本照样拿到集市卖,价格根本上不去。其实,“货卖一张皮”,好产品还得配上好包装。如果对农产品进…  相似文献   

18.
谢雪红,又名谢飞英,1901年生于台湾彰化。少时因家贫被卖与人为婢,19岁时当过女工,干过家庭教师和店员。五四运动爆发后,她深受新思潮的影响,于1923年在台中加入“台湾文化协会” (成立于1920),开始从事台湾抗日斗争。1925年,她来到上海,时逢五卅运动爆发,谢雪红积极参加运动,在斗争烈火的考验中,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调到上海总工会作女工工作。同年9月,她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科学习;年底,又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日本班学习。1927年12月,谢雪红回国。翌年4月,谢雪红在上海参加建立“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台湾共产党” (老“台共”)的工作并任中央候补委员。不久,她被日本领事馆逮捕,押往台湾,因为证据不足,旋被释放。之后,她开了一家专门出售进步书籍的国际书局,以掩护自己的革命工  相似文献   

19.
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到一家米店当学徒。第二年,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开始卖米挣钱。当时的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出售的大  相似文献   

20.
3秒钟的机遇     
朋友是一个高档楼盘的售楼小姐,这个楼盘卖的是别墅,动辄五六百万元一套。别墅并不好卖,但朋友却取得不错的成绩。朋友给我讲起了她卖别墅的故事。那天,一个看房团到他们的售楼部看房。售楼小姐都抢着去接待她们眼中那些潜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