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赵文信 《世纪桥》2010,(6):10-12
<正>北满抗联通凤地下交通总站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于1936年冬亲自指示建立的。在支部书记、站长杨春和继任站长杨振瀛带领下,这个站坚持战斗  相似文献   

2.
1936年9月18日,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从抗日大局出发,为解决中国共产党对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问题,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东北民众抗日联合军总司令赵尚志建议并组织在抗联三军被服厂召开了有中共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和抗联第三军、六军党委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简称"珠  相似文献   

3.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曾任抗联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他指挥千军万马在东北大地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几乎家喻户晓,但他亲自拿起笔杆,"主笔"壁报,开展抗日宣传,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孤悬敌后,艰苦斗争的岁月里,他们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业绩,成为激励后人推动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抗联著名将领的赵尚志理所当然地是其中的一颗明星。赵尚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主要指挥者之一;他曾担任过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他直接指挥的第三军不仅是东北抗日联军一支  相似文献   

5.
赵赴 《世纪桥》2004,(6):48-50
一、率队去苏联 1937年冬,赵尚志正在领导北满抗联部队进行激烈的反对日伪冬季"大讨伐"斗争。这时,原抗联第六军二师师长陈绍宾率交通队从苏联回来,传递消息说,他通过抗联第七军与苏联取得了联系。陈向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汇报道:苏联要和日军开战,苏联边防军负责人邀请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到苏联去研究配合行动问题。  相似文献   

6.
吕志贤 《世纪桥》2004,(3):33-34
八道林子、南北河后方基地位于今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镇境内,当时是人迹罕见的小兴安岭原始森林。这两处后方基地是抗联西征部队和第三路军后期的指挥中心。 八道林子后方基地 1936年9月,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立。赵尚志为省委执行主席,冯仲云为省委书记。省委确定了发展抗联第三、六军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任务。遵照省委“向新区发展,向日伪统治环节薄弱的稀缝中突击”的策略,第三军、第六军陆续开始向铁力、庆城(今庆  相似文献   

7.
陈玫 《奋斗》2010,(3):62-63
李兆麟,原名李超兰,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九·一八”事变后,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我的父亲冯仲云和东北人民一起与日寇进行了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在此期间,他担任过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省委巡视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第六军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苏联红军八十八旅(中国教导旅)情报科科长等职务。在我小时候,常常听父亲讲起他的战友杨靖宇、罗登贤等人。每每忆  相似文献   

9.
许亨植原名许克,化名李熙山,朝鲜族,中共党员。1935年以后、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一师政治部主任,中共北满省委委员,第九军政治部主任、第三军军长、第三路军总参谋长等职。许宇值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年代,在那个弹雨横飞的岁月里,跃马横枪、东冲西杀、果敢指挥、顽强战斗,使日寇闻风丧胆。1942年8月,许事植在巡回检查巴彦、木兰、东兴抗日救国会活动情况时,被敌人发现,包围在木兰县北部(原东兴县西北)的青峰岭下、少凌河畔,经过殊死搏斗,终于寡不敌众,不幸以身殉国.东北抗日斗争进入1941年夏季以后,由于苏德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10.
孙庆海 《世纪桥》2002,(1):59-60
今年2月12日,是抗日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赵尚志将军牺牲60周年纪念日。在新春到来,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时候,人们更加怀念为解放劳苦大众而英勇捐躯的先烈们。赵尚志就是千千万万先烈中的一个优秀代表。追忆往昔,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我们学习赵尚志将军崇高思想和优秀品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2,(10):27-27
依兰四块石抗联遗址位于哈尔滨市依兰县丹清河林场四块石。 该遗址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依兰县北境。四块石为县内最高峰,海拔980米。这里山势险峻,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秘密营地,抗日联军第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军都在此地活动过。1936年,抗联第三、六军在这里建立了后方基地,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机关驻地。  相似文献   

12.
2001年秋,我们邀请了抗联老战士李敏、绥化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任希贵等专家,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先后考察了铁力南部安邦河上游的张家湾、老金沟等7处遗址。这些遗址中,不仅有中共北满省委、三路军抗联密营及战斗遗址,也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证遗址。  相似文献   

13.
激战冰趟子     
马彦超 《奋斗》2011,(4):21-21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抗日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抗联战士与凶恶残暴的日本发略者展开了14年的浴血奋战。他们以简陋的武器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东北抗联第三军于1936年在军长赵尚志率领下与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在通北冰趟子展开的激战就是抗联战争史上较为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相似文献   

14.
正周保中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935年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中共吉东省委书记、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坚定不移地率领部队坚持抗日战斗。毛泽东曾称赞他说:"保中同志在东北十四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在东北14年的抗日斗争中,周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6,(8)
正"九一八"事变以后,内蒙古东部各族人民的抗日救亡斗争此起彼伏,从未停止。小兴安岭地区的伊春、四块石等抗联根据地被破坏后,中共北满省委拟在呼伦贝尔鄂伦春地区建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后方。1939年底至1942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从小兴安岭地区的松嫩抗日游击根据地三进呼伦贝尔地区,袭击日寇,惩治敌伪,解放同胞,发动民众,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抗日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由沈阳移驻哈尔滨。到1936年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立,此时的省委领导上江、下江、哈东特委及下属地方党组织、地方救国会和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以汤原县汤旺河上游四块石密营为据点,发展和领导以松花江北岸地区为主,以滨北、北黑线以东,与苏联连接的广阔游击区。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由沈阳移驻哈尔滨。到1936年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立,此时的省委领导上江、下江、哈东特委及下属地方党组织、地方救国会和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以汤原县汤旺河上游四块石密营为据点,发展和领导以松花江北岸地区为主,以滨北、北黑线以东,与苏联连接的广阔游击区。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2,(4):29-29
老金沟抗联会师地,位于伊春市铁力市工农乡五花村北铁力林业局施业区向阳林场。1936年秋、冬,是铁力抗日斗争大发展的时期,先后有8支抗联队伍会师老金沟。1936年春,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率部西征留在庆(安)铁(力)木(兰)坚持斗争,  相似文献   

19.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并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队伍。1938年后,由于日伪集团部落政策的实施和多次重点“讨伐”,使东北抗日联军进入艰苦的斗争时期。1939年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召开第二次执委会议,决定改组北满抗联总司令部,以第三、六、九、十一军为基础,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张寿笺,总政治委员冯仲云、金策,总参谋长许事植,下设王、六、九、十二4个支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在黑嫩平原展开英勇的游击战。据资料统计,仅1939年6月至年底,共进行战斗236次,其中袭击161次,交战75次,有力地打击了敌…  相似文献   

20.
王家骥 《世纪桥》2013,(2):54-57,64
小兴安岭地处我省东北部,山高林密,地势险峻,连绵起伏,地域辽阔,背靠黑龙江,南临三江平原,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在七十多年前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是中共北满省委和抗联三、六军的重要根据地。著名抗联将领赵尚志、冯仲云、李兆麟、张兰生、金策、夏云杰、于天放等,曾在这里领导和指挥抗联将士们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是名符其实的革命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