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之初,几个哥儿们打算去广东贩卖电子表,他们约小李一起去,小李不以为然,可是那些哥儿们都发了,等小李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满街都是卖电子表的小贩了。小李跟我说,他很后悔,后悔极了。后来又有人去广东倒挂历,小李仍然没有去,他觉得那玩意书店里面太多了,赚不到钱,可这回他又错了。那天他喝醉了。终于有一天,小李决定一个人去广东。问他做什么生意,他竟然说不知道。但他说:他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广东流行的东西,不几年内地就流行,只要你做了,肯定不会错。几年后,省城开了家最大的家电商场,老板之一就是小李。没过几年,他…  相似文献   

2.
称呼     
正老李当年从部队转业到镇政府上班,人们都叫他"小李"。因为不事钻营,多年后他仍是一介平民,只是从"小李"变成了"老李"。自从被安排到茶炉房工作,大大小小的领导都在"老李"后面加上了"头儿"。可就在刚才,镇长突然当着众人的面喊他"李老",让他惊慌失措起来。莫非自己做错了什么事,领导故意打趣?他忐忑不安地走到镇长跟前,  相似文献   

3.
雷阳 《党建文汇》2006,(8):33-33
他,费尽心机,借助工作便利什么人都敢骗,在不了解信访制度的上访者面前俨然是“热心肠的菩萨”。为了得到“茶水费”,甚至伪造公文……  相似文献   

4.
林革 《廉政瞭望》2011,(12):62-62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几件真实的小事。 一天,我碰到朋友小李给母亲修三轮车。修车的师傅把三轮车放炮的前胎扒下来,看了看说:“补一下还能用。”等着小李拿主意。小李却说:“里外全换新的吧,是家里老人骑的,万一在半道上又跑气,就麻烦了。”等修好,小李试骑了一段,很满意。然后,小李把旧车带爆开的口子撕得大大的,装在了车篮里。我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拿回去给老妈看看,不然她会心疼钱的!”  相似文献   

5.
可造之才     
<正>小李大学毕业去考公务员,进入当地县政府某局工作。小李在局里的表现,很快引起了王局长的注意。王局长多次找小李单独谈话,鼓励他好好干。不久,小李被提拔为局党政办副主任。这引起了旁人嘀咕,比他资格老能力强的,还在一边凉快着,小李他凭什么?小李的提拔成为一个谜。  相似文献   

6.
1987年,几个军队转业干部来到党史工委工作,我也是其中之一。不久,我们都发现彭塞主任称呼我们时,都是姓名后面加同志。开始,我们既感到新鲜又还有些不习惯。像他这样一位资深的领导和长者,称我们这些晚辈为“小张”、“小李”又何尝不可,叫“同志”则显得过于郑重其事。时间长了,我们才知道,他不仅这样称呼我们,即便是分管党史工作的省委或其他领导,他也称同志,绝不称职务;不管是与其长期共事的同事或下级,还是大学刚毕业分配到单位的年轻人,不论职务高低还是年纪长幼,一律称同志。我曾心想,或许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因…  相似文献   

7.
肖飞索 《前线》2009,(7):63-63
小李夫妇俩自结婚后一直努力打拼,省吃俭用,几年下来,在银行存了一笔钱。这笔钱他一直不敢动。想想看病、养老、孩子上学都要花钱,不存点哪行啊!近来他改变了想法,取出大部分存款,交了首付,买了套房子,从此不再租房住。小李夫妇俩觉得,现在政府很关注民生,医保、社保这些事都惦记着,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减轻了负担,能省下一些钱,少了后顾之忧,干吗还让那么多钱在银行里待着?小李夫妇俩原来一直想买套房,但想归想,不敢来真格的。这回终于出手了。  相似文献   

8.
柯智 《廉政瞭望》2004,(8):8-10
2002年北大博导王铭铭剽窃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学术腐败问题大面积浮出水面。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在2003年9月13日的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痛斥科学腐败的七种形式:伪造学历和工作经历;伪造或篡改原始实验数据;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贬低前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一稿两投甚至多投;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为商业广告做不符合实际的宣传。  相似文献   

9.
示例小王找小明借款10万元开公司,小明答应借款,但要求小王提供担保,小王一口答应。借款合同签署当天,小王找来好友小李,对小明说:“小李是我朋友,为了让你安心,她也要在合同最后签字。”小王和小明签署借款合同后,小李在小王和小明的签字下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注明日期。小明本想在合同上注明小李为保证人,但碍于朋友面子,未提出此要求。约定的还款时间到后,小王迟迟未还款,小明找到小王,才发现他已创业失败,一穷二白,无力偿债。小明又找到小李,要求小李承担保证责任。  相似文献   

10.
《军队党的生活》2014,(1):32-32
最近,95032部队一连两名预备党员被延长预备期的事,成为官兵热议的话题。小李和小谢两名同志在被接收为预备党员之前都表现突出。但这两名同志在成为预备党员之后,滋生了骄傲自满情绪,放松了自我要求,工作出现滑坡。2013年6月,在民主评议党员中,小李和小谢被评定为“不合格”。党支部根据((军队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等有关规定和小李、小谢的表现,分别给予他们延长预备期6个月的处理。对这个结果,小李和小谢开始想不通,经过组织和群众的帮助教育,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振奋了精神,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他曾是一位军人,4年军营生活的磨炼和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的熏陶,使他回到地方后对武装工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20年来,“事业重于泰山”这一工作准则,伴随着他经历着风风雨雨,从武装于事到镇武装部长,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武装事业上,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从未动摇过他于好武装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就是乌兰县茶卡镇武装部部长汪浩勇。  相似文献   

12.
本期案例中,小李老师的观点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的确,党员也有个人的实际利益,更何况他是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搞有偿家教的。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呢?假如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支部书记又该如何做工作呢?如果只是拿有关规定说一说,我想持小李这种观点的同志很可能口服而心不服,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学生现场调查的方式,由学生对党员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行为进行评议,从中获取最真实的结果。通过在60名学生中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53%的学生支持或赞同小李的做法,理由主要是:这种行为本身不违法,搞有偿家教也属劳动所得;31%的学生对此事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16%的学生不赞成小李的做法。既然大多数同学支持小李的做法,是否就意味着小李的做法并无不当呢?  相似文献   

13.
预备党员小李最近碰到一件十分苦恼的事情:他马上就要转正了,但在组织生活会上有同志提出,他在家里经常与妻子吵架,影响了党员在社区的形象,要他在支部大会上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可小李认为.自己虽然与妻子有过一些争吵,但那完全是夫妻之间的事,属于个人隐私,没有必要在大庭广众面前讲。  相似文献   

14.
小李2011年贵州师范大学毕业,现为贵阳一家杂志社的摄影记者,回想一家人面对录取通知书一筹莫展的情形,他说:“如果没有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帮助,我不可能上得了大学,更不可能找到现在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5.
棋艺     
他刚来时同事们都唤他叫小李 ,是88级本科生 ,来自沂蒙老区 ,他以老区人的诚实与干劲对待生活对待工作。他实际工作能力很强 ,很快成了经营处的顶梁柱 ,但在政治上老不进步 ,和他一起到该厂报到的大学生、大专生们 ,大多混了个一官半职 ,可他还是个科员。他不明白 ,自己工作能力强 ,对人没坏心眼 ,自我感觉和同事和领导处得都不错 ,为什么自己就没有升迁呢 ?他总是反思自己 ,自己究竞错在哪里 ?他始终找不到这个答案。闲时 ,他常陪儿子下棋 ,并不失时机为儿子指点几招。他对儿子说 :“下跳棋就为自己多搭几座桥 !”搭桥———是下跳棋走的…  相似文献   

16.
王明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就去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由此走上职业革命者的道路。他在七十年的人生旅程中,竞有三十年的时间是在莫斯科度过的。在他四次回国的经历中,有两次对于他具有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夺取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的领导权,企图以自己的意志改造党,指导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08,(4)
2008年1月14日,安庆市财政局小李习惯性地拿出往年的账本,并将2007年的贫困大学生助学金账单理一理,装订成册。小李发现,一张已开出而没有撕给捐款人的16800元汇款收据仍在手上,他翻遍手头所有银行回单却不见这笔捐款信息,情急之下小李打电话给开户行,请他们协助查找相关信息。银行传来信息称,这是一化名为"老海"的个人捐  相似文献   

18.
朋友的儿子小李,一年前从一个普通乡干部走到县一级领导岗位。最近,他来我家看望我。我问他:“小李,你一年县官当下来,学习多、见识广,水平一定提高得很快吧?”小李则苦笑着答:“哪里!哪里!水平没有多少提高,酒量倒提高得很快。”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小李的话里有着一种难言之苦。我是很赞赏他这种坦率态度的。因为从小李的话音里,小李“水平”提高不快,这和酒量提高得很快,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小李要去国外出差,临时抱佛脚想报一个英语培训班。咨询了几个英语培训学校时间上都不理想。后小李来到天天英语培训机构,发现这里报名的人数很少,而且开课时间就在几天后。小李签订了合同,交纳了学费。可没料到就在开课的前两天,培训学校突然打电话通知,因为报名人数不足导致培训班不能按时开课。小李随即要求退班,遭到拒绝后,将英语培训...  相似文献   

20.
1946年,中共华东局派蔡孝乾赴台建立中共台湾工作委员会,并从福建、浙江等地派遣一部分地下党员到台工作,李登辉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参加了中共在台湾大学的外围组织“证书会”。1947年1月,总想在政治上“有所表现”的李登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4月6日,台湾大学的中共组织不幸被国民党侦破,李登辉等全部中共党员被捕,囚禁于台北西宁南路一个拘留所内。这便是当年闻名的台大“四·六”事件。李登辉被捕后,很快自首变节,他写了一份“自由书”,不但不承认自己是中共党员,还卑鄙地出卖同志,交待了他所知道的所有共产党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