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明     
《中国司法》2011,(9):22
《中国司法》杂志自创刊以来严格遵守新闻出版署有关规定,刊发稿件不收取任何费用,并在稿件见刊后及时为作者邮寄稿费。最近,社会上有不法分子打着《中国司法》杂志社的旗号以向作者承诺刊发稿件为由收要版面费,实施诈骗行为,对我刊已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3年7月初,我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齐齐哈尔市人民检察院宣传科科长岗位。在此之前,我曾在市检察院做专职对外宣传工作,是一名专职从事检察宣传工作的“老兵”,同时又是《检察日报》、《法制日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黑龙江法制报》、《方圆》和《龙之剑》等报刊的通讯员。十多年来,我所撰写的稿件,由开始的“火柴盒”逐步发展到“豆腐块”,由简单的消息报道到案例和人物通讯,每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件200篇以上,连年被有关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或优秀通讯标兵。我的体会是:一、当好宣传科长必须热爱检察宣传工作我…  相似文献   

3.
由《法律与生活》杂志社主办,司法部监狱局、司法部劳教局协办的清华同方杯“述说·我的特别经历”征文活动已接近尾声。截至目前,共收到征文来稿2300篇,对优秀稿件已按期核发。经初步评选,优秀稿件15篇,文章题目分别为《从偷钱供哥读大学到上大学》、《囚徒之妻与一对好儿女》、《十次越狱,赔尽青春方知悔》、《情越高墙,我永远是你的新娘》、《恶魔张君一号情妇的狱中生活》、《泪别真爱,回我该回到的地方》、《我将亲兄弟送进监狱》、《一个签约情人的忏悔》、《爱心浇灌,死缓犯变成书画师》、《副厅长狱中说权力》、《真情感召:狱中“哑巴”开口说话》、《女儿服刑3年,母亲狱外相伴》、《电子游戏毁了我一生》、《被遣  相似文献   

4.
马成 《行政法制》2000,(2):24-24
我的一位好友——省直机关一位处长,谈到他读了好几遍《资本论》。他认为《资本论》博大精深,只读一遍是不行的,要经常学,反复学。他的看法我是赞成的。  相似文献   

5.
《山东审判》创刊于1985年,那时我正担任省法院研究室主任,此后也曾多年分管研究室工作。可以说,我参与创办了《山东审判》,并见证了她逐步发展壮大的成长历程:1985年4月,省法院研究室创办《审判研究》时,只是一份仅有7篇稿件、18个页码的小册子;1987年4月,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人民检察》编辑同志们:你们好!本人系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多年来养成一个习惯,办案之余,总喜欢将平时自己对法律和社会现象的所思所想,形成文字,投诸报刊。期间,既有稿件被采纳后的喜悦,也有稿件发出后杳无音讯的懊丧。甚至连一些稿件发出后编辑们是否阅看至今浑然不知。但自本人于1999年第一次向贵刊投递一篇名为《非法中介引资行为的法律界定》稿件,与贵刊首次接触后,便甚感贵刊编辑们的热情与真诚。记得当时投稿不久,贵刊马滔编辑便给我打来电话,说准备采用,并叮嘱不要再向其他刊物重复投递。果不其然,很快我的拙作便被刊发在贵…  相似文献   

7.
有位朋友曾对我说,他下苦功通读过《二十四史》;另一朋友则说,他从头至尾读过《列宁全集》。两位朋友的刻苦精神及耐得住寂寞的劲头令我佩服。同时,也引发了我要谈论读书体会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间,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我曾经是一名积极的作者,而现在更多的是一名热心的服务者。这种服务主要体现在组织稿件,为检察理论和实务研究的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做好发行工作,办好《人民检察·湖北版》。从2007年至今,《人民检察·湖北版》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我深刻体会到要办  相似文献   

9.
《法学》1991,(4)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院长读了《文汇报》上刊登的一篇稿件后,写了一段意见,希望法院干部都看一下此文,并建议在内刊上组织一次“假如我是一个当事人”的讨论,要求各区县法院及高、中院各庭、处、室负责人带头参加。《文汇报》上发表的那篇题为“当我前来要求信访接待时…”的文章写了些什么呢?是要求对来信来访者做到“四要”:要尊重、要理解、要关心、要帮助;实行“三不政策”:不打回票,不踢皮球,不打官腔;要在时间上赶一下,节奏上快一步,效率上高一点;对来访者做到三点:交点政策,出点点子,指点迷津。这些意见和要求不是专对司法部  相似文献   

10.
李忠 《中国律师》2002,(1):71-73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此间,笔者代理了王艺诉《中国商报》社及其记者XX、北京两大网站著作侵权一案。双方就时事新闻与新闻稿件的关系、新闻稿件是否具有著作权,以及侵权者应承担多大的责任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由于目前新闻稿件的抄袭剽窃行为非常普遍,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其调整,不少人误认为新闻稿件不具有著作权,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面对日益猖獗的侵权行为,徒唤奈何。在这种情况下,这一诉讼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并将对新闻记者和新闻媒体的权益及新闻出版界的秩序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23):28-28
本期封面故事《“小三”的法律成本》结合最近“《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打造而成。在编辑完这组稿件之后,我又看到了一则社会新闻:一个明知男友已婚有子而与其发生婚外情的“小三”,因怀疑情人与其他女子关系暧昧,一怒之下,竟刀剌情人,致其命丧黄泉。  相似文献   

12.
本期刊物中触动我心灵的稿件当数《"免费午餐"吹绿小山村》一文。当我读到"这里大多数孩子,一年也吃不到几顿带肉的菜"、看到"几乎每一个孩子的饭盒里都吃得精光,粒米未剩"、了  相似文献   

13.
骆萍 《中国监察》2013,(24):34-34
《秦风热线》是陕西省政府纠风办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于2004年7月联合推出的一档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在每天早间黄金时段播出。创办9年来,《秦风热线》已播出3100余期,其中系列报道《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巡礼》、新闻综述《利剑出鞘斩腐贪》等一批优秀的反腐倡廉稿件的播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如今,《秦风热线》已形成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为核心、以舆论监督政风行风为特色的栏目品牌。  相似文献   

14.
李杰 《山东审判》2004,20(6):16
1989年至1995年,我曾在《山东审判》担任过为 期六年的专职文字编辑。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 目。摘取当时工作的几个片断,作为对《山东审判》创刊 二十周年的纪念。 采访稿件。采访并撰写稿件,是当好编辑的基本功 之一。刚到编辑部时,有好长一段时间自己不能适应,  相似文献   

15.
一、《巴西新民法典》的翻译与拉美民法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在今天,拉丁美洲的三大模范民法典:《智利民法典》、《阿根廷民法典》和《巴西新民法典》终于都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智利民法典》是在2002年,《阿根廷民法典》是在2007年,《巴西新民法典》是在2009年的今天,我自豪的是,这三部民法典的中文翻译和出版,都有我的参与。我特别要提到,这一系列工作的设计师是在座的桑德罗·斯奇巴尼教授,我们中国人习惯把他称为中国与拉丁美洲之间的桥梁,通过他,我们先走到意大利,然后继续前行,到达拉美。  相似文献   

16.
做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闻宣传工作,既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大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作为我省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阵地——《民声报》,每天都要收到大量的通讯员来稿和读者来信.其中不乏政治价值、新闻价值很高的优秀稿件。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稿件由于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能被采用(以来稿量最多、使用形式最广泛的消息...  相似文献   

17.
余秋雨先生在今年3月29日《深圳商报》周末版上发表的《名誉权官司》(以下简称《名》文)一文,引起我很大的兴趣。对余先生的一些观点,我撰文提出了不同看法,投寄给《深圳商报》,希望能引起争鸣。《深圳商报》仅摘取了我文中的片言只语发表,绝大部分争鸣内容被删除。这使心中有话不吐不快的我觉得如骨梗喉,颇不是滋味。我完全能理解编者的大刀阔斧,但却直率地认为此举未免有失于公正,故将稿件另作处理,以求得一个能把话说完的机会。在我的印象里,像余先生这样的大  相似文献   

18.
作者来信:此文寄往《法学》杂志,是与郭道晖同志进行商榷的文章。该杂志因不拟再讨论这个问题而将稿件退回。本来首先是张光博同志写了文章与郭道晖同志先前的一篇文章进行讨论,刊在《法学》1995年第3期,随后部即以长文橄答,接着马上结束讨论,作为读者,我也确有未尽之言。故此,寄给贵刊。《法学》杂志就法的精神问题展开讨论,使读者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是一桩可喜的事情。贯彻学术上坚持百家争鸣,符合中央的精神。本人作为一名法学工作者,愿就这场讨论的重点发表些意见。一、法这种社会现象属于经济基础,还是属于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19.
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要坚持以政治教育为核心,文化教育为基础,技术教育为重点。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要求,推行“五个一”工程,即一本书《以案说法》,一部VCD片《迟到的忏悔》,一部电视剧《我对你说——未成年犯的自由》,一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一台戏《忏悔者之声》。积极探索行刑社会化的新模式,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实施以“试工试读”为核心内容的“春风矫治”工程。此外,在亲情帮教,法律援助,有组织的社会帮教方面也要有新的作为。  相似文献   

20.
特殊一课。拄着盲杖走上盲道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实施,给残疾人带来更多安全感。那么健全人怎样自觉爱护无障碍设施呢?宣传和贯彻《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尤为重要,我要做一名《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义务普法员”阎建国在日记中写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