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国及国际公约对驰名商标保护的理论有三种,"引起出处混淆"理论、引起淡化理论和引起不正当竞争的理论。实践中各国也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护驰名商标。我国在对驰名商标的保护立法方面存在一些缺失,应进一步明确驰名商标的涵义,建立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制度,建立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制度并且授予法院驰名商标的认定权,提高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2.
驰名商标最近的几年的假案不断的出现,使得社会、政府、立法和司法机构都有必要来思考如何来完善中国驰名商标保护制度。新千年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对我国驰名商标认定采取“被动认定,个案保护”的做法,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使中国驰名商标保护体系到了完善。我国驰名商标的保护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知识产权制度已经历了一个从产生成熟到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国内的一些媒体和企业由于驰名商标和商标法律知识不足,对驰名商标认定和商标保护工作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仅把商品的驰名商标当做一种荣誉,从而忽视了其用于扩大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意义,甚至也曲解了驰名商标的法律意义。笔者认为管理驰名商标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正确引导,加强宣传,使公众企业深刻理解驰名商标法律意义和法律本质,准确运用正确的法律手段和方法对驰名商标进行全面的保护,要深刻认识驰名商标法律制度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朝着又好又快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在知识产权驰名商标保护还有不要完善的地方,笔者结合中国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国际条约和现行规定,就知识产权驰名商标保护的要完善的问题.并试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是将驰名商标保护从字面上的法律转化到行动中法律的第一步,认清驰名商标基础理论与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之间的关系是理论上澄清如何对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关键的问题.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截然不同于驰名商标的反混淆保护,它是迄今为止商标法所能提供给商标权人威力最大的救济手段和进攻武器,因此适用淡化理论的驰名商标的驰名度要求要远远高于适用混淆理论的驰名商标,这不仅体现在驰名的群体范围,也体现在驰名的公众比例.  相似文献   

4.
驰名商标的保护在我国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 ,经过十余年的保护实践 ,国家工商局于 1 996年 8月颁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虽然《规定》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做了规定 ,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尚有不足之处 ,有待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5.
驰名商标是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实力的标准之一,原因在于国家赋予驰名商标特殊的庇佑,使得企业将驰名商标看作经济市场地位和利益的有力保障。驰名商标内在的反淡化保护理论是其发挥特殊性的理论根源。在理论中对驰名商标保护的过度"浓化"使得驰名商标在认定方、认定标准等环节上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尤其在实践中,驰名商标企业会出现侵犯他人在先权利以及将"驰名商标"字样加于外包装等手段获取更大利益。立法应从权衡商标权利人、消费者、竞争者三方利益出发,对驰名商标的授予标准进行量化规定,以有利于提高驰名商标企业的综合水平。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同时会提高企业竞争力,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出现,以期实现我国驰名商标制度的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6.
“驰名商标的淡化”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商标侵权行为的损害驰名商标的行为。淡化行为的出现使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变得尤为迫切与必要。本文从分析淡化的概念,危害出发,论述了驰名商标淡化的表现形式与特征,阐明了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模式,包括制定专门反淡化法,通过商标法保护或归入驰名商标保护范围之内,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等。文章对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及我国驰名商标的不断增多以及围绕驰名商标的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频繁出现,商标淡化问题也日益受到法律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在日益增强。但我国有关商标淡化的立法却迟迟不曾出台,给我国反淡化的实践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有关反淡化的理论的研究,找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条约接轨的反商标淡化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巴黎公约》第6条之二规定了对驰名商标实行特殊保护的原则,《TRIPS协议》在《巴黎公约》的基础上,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问题做了规定。1999年9月20日至29日,在日内瓦召开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联盟大会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大会第34届系列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驰名商标联合建议》,该《建议》是WIPO首次确立的保护驰名商标国际协调的共同标准。通过对《巴黎公约》、《TRIPS协议》、法国和我国关于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制度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已经全部履行了《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规定的对驰名商标给予特殊保护的义务;我国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与国际最高标准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中法两国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9.
论入世后我国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我国即将入世这一特定背景,对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保护进行4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法与国际条约的比较,发现我国在驰名商标保护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建立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制度。论证了修改现行《商标法》的必要性,并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条款应规定的内容作了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0.
自《巴黎公约》首次引入驰名商标的概念后 ,对驰名商标进行特殊法律保护已成为世界立法之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商标反淡化理论。我国新商标法在驰名商标的保护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吸收了商标反淡化制度 ,本文从商标法的修订来分析商标淡化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