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圣朝认为,中风后失语以肾虚为本,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阻滞,经筋失养而致,临床应从肾论治本病,常采用头针疗法、舌针疗法,并选取涌泉为固定穴位,再辨经取穴,用解语膏敷贴穴位,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调整阴阳、运行气血之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Kegel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将6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Kegel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温针灸联合Kegel盆底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漏尿量、尿失禁程度评分、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漏尿量、尿失禁程度评分、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漏尿量、尿失禁程度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Kegel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比单一Kegel盆底康复训练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单纯针灸、单纯推拿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组(针推组)、针灸治疗组(针灸组)和推拿治疗组(推拿组),每组30例。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 3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CG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治疗后血浆CGRP含量降低值显著大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 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偏头痛可提高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血浆CGRP有关。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指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的以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多见有胃脘胀满、食后胀增、早饱、厌食、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等症状,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DG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与手段,而采用针灸治疗DGP则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针灸治疗的主要临床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俞募配穴穴位注射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采用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中极和膀胱俞以维生素B12穴位注射,同时接受针对脑卒中的常规针刺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针刺中极和膀胱俞,其他疗法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1个疗程后进行尿失禁主要症状评分,尿失禁程度评估和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量表评分. 结果 治疗组尿失禁愈显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延长夜尿间隔时间、增强患者排尿急迫感、减少夜尿次数和诱因诱发排尿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FI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俞募配穴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可明显改善患者尿失禁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6.
基于Brunnstrom偏瘫六阶段理论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策略是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神经发育学疗法的有机结合。根据Brunnstrom理论,在弛缓阶段用针刺诱发肌肉张力,痉挛阶段针刺痉挛肌及其拮抗肌以平衡阴阳,分离运动阶段将针刺重点转移到局部,后遗症阶段用多种针灸适宜技术杂合以治。  相似文献   

7.
8.
脑卒中发病后约2/3的患者留有偏瘫,其康复过程中较长,传统针灸和推拿被认为是中风康复有效手段[1].我们采用中风康复治疗仪治疗4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80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住院病区内的4个医疗小组,将第1、2小组中收住的脑卒中病人分为治疗组,第3、4小组为对照组.治疗组40例中,男25例,女15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84岁,平均61.5岁.脑出血9例,其中基底节区6例(左4右2),丘脑出血2例(左2),颞叶1例(右);脑梗死31例,其中基底节区15例(左6右9),内囊10例(左3右7),丘脑2例(左1右1),颞顶叶3例(左1右2),腔隙性脑梗死1例.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72例夏名英(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231500)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743.3自1993年以来,笔者以中医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7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44人,女性28例;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一、一般资料 126例均为住院病人,男55例,女71例。其中缺血型脑血管病82例,出血型脑血管病44例,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87年第1期第60页),部分病例经头颅CT诊断确诊外,其余依症状体征诊断。其中病程为6个月~2年,年龄最小40岁,最大76岁。肌力均小于Ⅳ级。  相似文献   

11.
汪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新安医家。汪机一生勤于临证,著作颇丰,〖JP2〗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汪机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观点纷多,主张遵从经旨、“治病无定穴”、针灸必先诊脉、针法“有泻无补”、灸主温阳、无病忌灸等,并且勇于批判诸家之说,包括《金针赋》针法、“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补泻手法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杨骏认为神志病的病机为七情异常、六郁之邪等因素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受扰,气血津液异常,脑神失用。其治疗神志病多从任督二脉选穴组方,以周身通调、形神共养,达镇静安神、调和阴阳之效。  相似文献   

15.
浅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综述了近年来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偏瘫临床治疗中的进展,从中医针灸学与康复医学理论结合、针灸疗法与康复训练方法结合角度进行阐述,并探讨了针灸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机制,及其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及急性和慢性低氧性脑病引起的痴呆,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引起VD的主要原因[1].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VD具有多环节、多水平、多途径的优点,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正逐渐被人们接受[2].而通过模拟VD动物模型并予针灸干预,观察各项实验指标的变化,是探讨针灸治疗VD作用机制的主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哑门穴属于督脉,该穴对神经和精神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由于哑门穴深部接近延髓,针刺有一定的危险性,经典的教材中都规定针刺深度在0.5~1寸。但笔者在针刺哑门穴治疗中风失语时深度有突破,不但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且无意外事故发生。本文就针刺哑门穴为主治疗中风失语60例的情况作一临床小结。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报道很多,有通过单纯的针刺、艾灸方法,也有诸法联用或配合药物等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脑卒中的治疗手段在不断更新,新的治疗手段在不断涌现.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卒中单元是改善预后、提高疗效的脑卒中患者管理模式[1].作为传统医学的精粹--针灸疗法,在治疗脑卒中的医疗实践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将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康复理论技术有机地结合,是一个新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