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埔》2012,(3):50-51
《中国远征军》方知今著江西教育出版社内容简介:这是作家方知今的代表作。本书作者方知今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后裔,从小与国民党高级将领有大量接触。在此基础上,他又采访了中国远征军将士的亲属子女,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写成此书,生动再现了七十年前太平洋战场中南半岛那段悲怆而激昂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主要涉及近代中国的国情、鸦片对中国的负面影响、货币的国际流通、英国对中国生产方式的影响以及英国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等方面的内容。在新时期,深入研读《资本论》中有关中国的重要论述,可以得到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有关指导思想、研究资料、研究视角、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困扰着逐渐步入现代化的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后殖民批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西方汉学再现中国文化身份过程中所隐含的权力话语,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然而后殖民批评家专于话语层面的解构,无视权力背后的商品化,以及热衷理论轻实践等弊端,注定了它只可能在理论话语资源的层面对中国文化身份建构做出有限的贡献.中国文化身份的建构只能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在理解自己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的自我抉择.  相似文献   

4.
张浚 《人民论坛》2020,(1):130-133
“普世价值”如今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现代的、世俗的概念,事实上其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普世”和“普世主义”深深植根于西方的基督教传统之中,其最初的使用者和推动者都是基督教会。新教改革之后,启蒙思想家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传承着“普世主义”并使其世俗化。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并不是普遍适用的,而经常在实践中变成事实上的双重标准。“普世价值”中所蕴含的内在矛盾,正是西方国家所持有的双重标准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行为艺术将当代人道主义难题身体化、行为化 ,显现出“后人道”肉身介入的特点。它承载了工具化时代人的“整体沦陷“和“自我碎裂”的现实 ,但它仍有一种自我关切和向现实设问的隐情。这种隐情借助于一个不复完整的主体和不再温情的境遇 ,通过一种极端化的方式被怪异地演示出来。人文精神至少经过了三次衰变———人的衰变、语境的衰变和表达方式的衰变。它充分展示了当代社会的文化悖论。  相似文献   

6.
<正>文化是什么?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还是其它?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释。文化,有时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指意识形态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而我认为,最经典最通俗也最诗意的解析,莫过于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概括: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  相似文献   

7.
在清末中西文化相互冲突与融合的历史流程中,总有人苦心地钩稽西学与中学的联系,以图证明西方近代文化于中国古已有之。他们将西方的“议院”制与中国古代“乡举里选”制、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西方强调个人主义的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8.
9.
在提升文化竞争力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念和简单的文化多元主义思路。中国当代文化的根本问题是多元杂处却不能融合交汇的问题,中国缺的不是多元文化,而是在文化多元之上的普遍共识——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共识。建立在全球化、市场化、世俗化基础上的以大众为文化主体的,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共识”,才是真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我广东东莞人,十九世纪30年代初出生。少年时,日寇侵略我国,占据了半壁江山,家乡沦陷。家人不上我到日本铁蹄下的小学读书。为了知书识礼,送我到个人办的私塾就学。  相似文献   

11.
叶岗 《探索与争鸣》2006,(12):24-25
在统一的中国文化形成之前,抽象意义上的中国文化是以地域性文化的形式而存在。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在不同的人文习俗、地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熏染、影响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性文化。这些区域性文化各有特点和所长,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与此同时,一些区域性的文化也多多少少存在着某些局限。认真考量这些区域文化的形成、特征以及历史发展和影响,对于区域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刊刊发5位学者的笔谈,旨在将这些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文物是祖国历史文化的凝结,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越来越高、且能够永续利用的价值。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并非人人能认识这个问题,因而为避免一次次的建设性破坏,我们有必要加强保护文物的宣传。一我们可以从两大层面来认识文物的价值。第一层面是文物的现实价值。文物的现实价值又是区分层次的,通过文物旅游、展示、复仿制等所实现的经济价值只是它的最表层价值,文物的经济价值还应综合评价。例如:一座城市的博物馆、文保单位,由于保存了该城的文脉,对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优化环境,吸引投资,…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为创新性、突破性和开拓性。创造性思维是在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时,自己独立地创造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概念。它是多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多种思维形态的综合运用,更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随着考古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考古力度的加大,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真实记录的出土文献也越来越多。对此的认识和评价是需要一分为二的:一方面,它有助于解决传统学术研究中“文献不足征”的问题。在古典学术研究中,古代文献的残缺不全一直是严重困惑学人的重要问题,从孔子“文献不足征”的感慨开始,直到陈寅恪“不为古之学”的内心表白,都是因上古和先秦文献的相对不足而引发的。文献不足不仅直接影响到古典人文学者所追求的客观真实,同时也直接关涉到古典人文学术是否能够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科学。但另一方面,“文献充足”也往往会导向…  相似文献   

15.
心理、情绪与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月明 《桂海论丛》2002,18(4):57-60
心理情绪对创新思维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内在性、调控性。要提高创新思维水平 ,应当努力培养乐观心理以及自信心、想象力、好奇心、意志力等良好的心理情绪素质 ,并善于调控自己的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16.
李新萍 《前沿》2010,(17):44-46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精华,创新是人类生活的动力。哲学与创新具有内在一致性,体现为:反思性的统一、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统一、实践性的统一。哲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青年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塑造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创新教育理念、青年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意义、途径和方法等层面借鉴西方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成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当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合力打造先进文化,重振民族雄风之际,中国的文坛出现了一股“媚俗”的浊流。一些文化产品制作者、出版商,乃至某些歌星、影星则以适应市场经济,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为理由,竭力为此推波助澜,将我们的文化阵地搞得乌烟瘴气。为了遏止这股浊流,弘扬先进文化,本刊特邀有关理论工作者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同时,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来稿,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发展思维的当代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作为一种以参与发展的所有人之间的互动交往及其产生的自发秩序为基础的过程,将永远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所谓"自由"便意味着在自主的意义上利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自组织能力的发展.人类真正积极的生存方式的首要特征应是基于自然整体及其时生态平衡尊重的可持续性,而不是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现代社会的发展所面对的最大难题已经不是在现代性的范式内进行目标与模式的调整,而应从根本上对现代性的发展理念进行澄清.在当今人类面临着的各种危机面前,彻底清算现代性的消极因素,自觉走向一种积极的后现代的发展路径,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警察办案思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 ,具有复杂性、辩证性、回溯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