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1850头水牛犊粪便,类圆线虫阳性率为18%。其中175头腹泻水牛犊阳性率为13.8%;检查1~10日龄犊牛56头,均为阴性;11~90日龄犊牛850头,阳性率为23%;91~161日龄犊牛450头,阳性率为17%;161~360日龄犊牛494头,阳性率为14.6%。1~3月份检查536头阳性率为17%;4~8月份检查982头,阳性率为20.5%;9~12月份检查332头,阳性率为12%。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12月和 2 0 0 2年 1月 ,河南省信阳市某个体猪场7~ 10日龄哺乳仔猪 2次暴发疫病 ,造成 11窝 12 1头仔猪发病 ,5 7头死亡。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及动物接种试验 ,确诊为猪弓形虫病。1 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母猪 3 8头、生长肥育猪 15 0余头、哺乳仔猪 16窝 170多头。 2 0 0 1年 12月中旬先后有 4窝 7~ 10日龄哺乳仔猪发病。开始出现高烧 ,每窝有 1~ 2头仔猪发病 ,1~ 2d后增至 5~ 6头或整窝发病 ,病程多为 3~ 4d。由于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 ,有 4窝 3 9头仔猪全部死亡。 2 0 0 2年 1月又有 7窝 7~ 9日龄仔猪先后发…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某银狐养殖有限公司1988年12月14日从加拿大进口狐狸3300头,其中银狐3180头,变种狐120头,经美国空运到大连,当即入隔离场实施检疫,用运输笼隔离饲养,至1989年2月25日共72天,在此期间发病的狐狸先后有300头,发病率为9%(300/3300),死亡65头,死亡率为2%(65/3300),占发病数的21.7%(65/300)。我们对本次的发病和死亡原因调查如下:  相似文献   

4.
某猪场有种猪5群,其中种母猪4群60头,种公猪1群13头,每年春秋两季产仔,1984年8月,留作育肥猪的200头(甲群100头,乙群100头)中,发生传染性疾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痢疾。 (一)流行病学 该场于1984年8月26日位于双列式猪舍的甲群育肥猪(体重大约75公斤)连续发病4头;于同年9月9日该群猪全部迁入清洁的单列式猪舍,7天内又发病5  相似文献   

5.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轻微 ,很少死亡 ,但感染母猪可将病毒传给胎儿 ,引起流产和死产。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 10 0 %。1 发病情况1999年 8月 ,某新建猪场引进 63头妊娠母猪。当时猪场基建还未完成 ,这批猪在建设施工条件下饲养 ,10月初有 18头母猪顺利产下 168头仔猪 ,仔猪生长状况良好。 10月 16日有1窝 (共 9头 ) 6日龄仔猪发病 ,主要表现严重腹泻 ,并出现神经症状 ,72h全部死亡。接着其它哺乳仔猪出现类似发病情况 ,其中最小的为 2日龄 ,最大的为 18日龄。 6周内有 48窝共 3 15头…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6月 2 7日上午 9时许 ,笔者给保育仔猪注射大肠杆菌病疫苗 ,每头肌肉注射 2mL ,当注射至第 2 2头时 ,发现仔猪有过敏症状 ,立即停止注射进行抢救。结果 ,12头获救、4头死亡。次日晨再次给仔猪注射上述疫苗 ,注射至第 6头时又发生过敏症状 ,随即停止注射进行抢救。结果 ,3头获救 ,3头死亡。两次发病率为 90 .9% ,致死率为 3 5 .0 %。临床症状 注苗后数分钟内发病 ,发病仔猪烦燥不安 ,呕吐 ,皮肤紫红 ,震颤 ,呼吸急促 ,心律加快 ;病情严重者尖叫 ,乱冲乱撞 ,倒地后四肢呈游泳状划动 ,口吐白沫 ,大小便失禁 ,瞳孔散大 ,休克 ,发病…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克苏农11团某连猪场有10~12公斤重的断奶仔猪50头,从1984年4月14日至5月4日先后发病9头,死亡7头,治愈2头。从死亡7头仔猪的剖检中发现5头小肠套叠现象。 症状 食欲减退或废绝,四肢发软,有的呈犬坐姿势,喜卧地,心跳、呼吸增数,声音嘶哑,上下眼睑肿胀发红,多数有便秘现象,有的粪便呈颗粒样,少数病猪腹泻。体温多正常,个别体温上升到41℃。 剖检变化 胃部粘膜出血、脱落,肠系膜血管充血,肠系膜淋巴肿胀,有1猪心肌松软、变薄,肝脏肿  相似文献   

8.
从当地分离的9株猪源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分别制成类毒素菌苗和铝胶菌苗,分别于14日龄免疫长×荣猪,每组4头,1.0 mL/头,并于28日龄时二免,2.0 mL/头,同时设4头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于48日龄时按1.0 mL/kg体重静脉注射经超声波处理的EHEC裂解物.结果类毒素免疫组猪与对照组猪均发生呕吐、腹泻,于12-24 h死亡;菌苗组猪仅发生一过性呕吐和腹泻.试验结果表明,EHEC菌苗对猪内毒素性休克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笔者1984年10月~1985年5月统计,用盐酸左旋咪唑给猪驱虫时,在注射的258头小架子猪中,于注射后10~25分钟出现过敏反应4头,占1.55%,经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抢救恢复正常。 病例 1985年2月9日,友爱乡张某养的7头78日龄的小架子猪,经检查猪只精神不振,身体消瘦、被毛逆立无光,平均体重25斤左右。随用5%兽用盐酸左旋咪唑(四川省国营彭县兽药厂生产,批号:  相似文献   

10.
猪的高热病——附红小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年8~9月,在我县高热病猪中发现了猪的附红小体。为了证实和了解附红小体对猪的致病情况和流行,我们分别做了调查和兔体感染试验及回猪感染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自1983年8月15日至9月底先后在本县北湖、西托、南岗大队发生57头病猪,其中仔猪34头全部死亡,致死率100%;成猪12头死亡9头,致死率75%;母猪11头,死亡4头,致死率36.3%。57头病猪中检出附红小体病48头,死亡46头,致死率为95%。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临朐县乳牛养殖户刘某于 2 0 0 0年 4月 2 3日由外省引进 18头初孕黑白花乳牛 ,饲养在与原乳牛舍相距约 5 0m的新建牛舍内 ,产房位于其东侧 ,仅有一狭小前门 ,按常规舍饲。自 7月 9日起相继有 3头乳牛正常产犊 ,母牛产后 2 3— 2 6h出现食欲减少 ,当地兽医按乳牛产后感染治疗 ,病情未见好转。临床症状  3头病牛体温 39.8— 40 .9℃ ,呈稽留热 ,精神、食欲、反刍差 ,结膜红黄 ,尿呈黄色 ,从阴门流出无异味恶露 ,肩前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轻微肿胀。实验室检验 分别取病牛耳静脉血进行虫体浓集、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 ,可见红细胞…  相似文献   

12.
1989年4~8月,在内蒙古哲里木盟高林屯种畜场七分场的犊牛群中,发生了以血尿为特征的传染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犊牛钩端螺旋体病。(一)发病情况 该分场共有2~10月龄犊牛283头,其中蒙贝利亚犊牛62头、西门塔尔犊牛81头、科尔沁型犊牛140头。发现血尿犊牛18头,9头治愈,9头死亡(其中蒙贝利亚犊牛4头,西门塔尔犊牛2头、科尔沁型犊牛3头)。发病率为6.36%,致死率为50%。  相似文献   

13.
1981年8月21日笔者在本县城南果园诊治过一起8头猪因吃烂苹果中毒的病例。发病的8头猪,其中3头是200斤左右的育肥新淮猪,另5头都是250斤以上的经产新淮母猪。早上8点钟喂的是前天傍晚用打浆机加工的坏苹果糊渣,按1:1与饲料混合,9点钟左右8头猪全部发病。 症状 病猪卧地不起,嗜睡,视觉模糊,腹胀,口有白沫,呕吐物有酸臭味,并有未消化的烂苹果渣,大便溏稀。诊断为烂苹果中毒。  相似文献   

14.
1983年11月~1984年6月,在贵州省镇宁县内,发现一种呈地方性流行的牛马皮肤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多方诊断,为牛马皮肤真菌病。 (一)流行情况 对镇宁县5个区,9个公社,29个生产队的827头家畜进行了抽样调查。城关区水椆木寨发病严重,黄牛发病率为52.63%(其中2岁以下黄牛发病率为90.9%);2岁以下的马发病3匹,发病率为12.5%;其他家畜未见发病。经调查发病数与年龄呈负相关,1日龄~6月龄发病18头(匹),7月龄~12月龄的发病9头(匹),13月龄~18月龄发病6头(匹),19月龄~24月龄发病4头(匹),25月龄以上发病3头(匹)。本病以接触感染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1~4月份发病率较高。该地区以舍饲为主,厩舍多潮湿,易于真菌繁殖。  相似文献   

15.
1983年3月9日,我县巷道乡五里墩五队15头大牲畜突然发病,很快全部死亡,其中马5匹,骡2匹,驴4匹,牛4头。发病率为39.4%,致死率高达100%。将病料送张掖地区兽医研究所做毒物化验和细菌学诊断,分离出魏氏梭菌,将菌株送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鉴定分型,最后确诊为D型魏氏梭菌。故将此病确诊为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魏氏梭菌病。 (一)发病情况 1983年3月9日上午9时,某社员将一匹7岁骡子和一匹14岁马牵到水井饮水槽旁饮了先一天盛满的一槽水,下午5时骡子突然发病,7时死亡。接着凡早上饮了该槽内先一天水的牲畜,大  相似文献   

16.
“海外侨胞是最可爱的人。”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声音。2020年4月10日,是浙江省侨联餐促会秘书长、省侨缘会副秘书长陈垣回国隔离的第9天。回忆为国出征意大利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  相似文献   

17.
长沙县某综合养殖场的生产 母猪自1992年1月20~26日,共 产仔猪14窝计126头,1~3日 龄内死亡65头,占52%,其中全窝致死的有窝4;1月28日至2月12日产仔的14窝计112头仔猪,1~3日龄内死亡99头,占88.4%,其中全部致死的有11窝。到2月18日止,共产的30窝计258头仔猪,死亡173头,死亡率为63.2%。这次致死的仔猪,全都是1~3日龄以内的,3日龄以后的仅有2头,不到1%,公猪和母猪均不发病。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溶菌酶对围产期奶牛直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及调节作用,选择9头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头。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作为对照组;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g/(d·头)溶菌酶;试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g/(d·头)溶菌酶。分别在产前第21、14、7天,产犊日,产后第7、14、21天采集直肠粪便,对各组奶牛粪便细菌总DNA进行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找出主要条带,克隆回收,使用HinfⅠ和HhaⅠ限制性内切酶进行RFLP分析,对主要的OTU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奶牛直肠菌群结构的相似性相近,与试验Ⅲ组的相似性较低;3组奶牛直肠优势菌群均为拟杆菌。结果表明,溶菌酶对围产期奶牛的直肠菌群多样性有较大影响,但没有改变直肠菌群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9.
1982年元月,广西浦北县的猪只发生疫病,但因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不典型未能确诊。2~6月,浦北小江猪场流行以无名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系统检查,并与当地过去流行的猪瘟比较,确诊为爆发性非典型猪瘟。(一)流行情况浦北县多年来坚持一年两季猪瘟疫苗免疫注射,但1980、1981年猪只流动较频繁,外来猪源较多,且市场检疫不严,致使猪的疫病流行较多。1982年元月,小江猪场买进盘克杂交仔猪6头,当天即发病,体温40~41°C,经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3月8日后陆续全部死亡。3月9日,后备母猪死亡2头,急宰1头。3月14日育肥猪栏的80头猪…  相似文献   

20.
1986年元月10日~2月19日,我省某种猪场爆发疫病,有1/3的猪只发病,死亡43头。现将对本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经过及临床表现 该种猪场有猪357头(种猪67头,哺乳仔猪202头,肥育猪88头),于1985年10月20日接种了猪瘟疫苗、猪肺疫,猪丹毒菌苗,同年12月中旬对断乳以上的猪只全部又进行了一次猪瘟疫苗接种。1986年元月10日,1头产后3日的母猪出现咳嗽症状。此后,进入产仔舍的临产母猪和哺乳母猪亦发生咳嗽。有3头产仔母猪还伴有喘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