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互关系时深刻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①胡锦涛的讲话,精辟而又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统一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观的深刻变革。值得深思的是,这一今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却经历了人类若干个发展年代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成就与代价、前进与挫折的变革阵痛后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讲话对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论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互关系时深刻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占建荣 《理论导报》2012,(12):31-31
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又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讲话表明,我们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升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认识上的又一次深化,理论上的又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08,(2):62-64
2006年5月,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岭大地.草木葱茏,繁花似锦。胡锦涛总书记先后来到西双版纳、思茅、昆明等地,深人民族村寨、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和科研院所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他强调,要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  相似文献   

9.
柏维春  孙岩 《新长征》2007,(1):28-29
一、政府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公正的社会,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是政府做到公平正义,政府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进而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的人构成的,所以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建设和谐人际关系.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中提升幸福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妍 《新湘评论》2007,(1):46-48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幸福指数作为体现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既揭示人们需求结构的态势,透视社会运行机制的效能,又能勾勒出社会心理氛围的风貌,反映社会和谐的程度。对于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人民群众的福祉作为发展宗旨的中国来说,在发展理念中就必须把人们的幸福程度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关键标准,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一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好当前社会的突出矛盾,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个健康的肌体,是由一个个健康的细胞结合而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是由一个个和谐的人组成。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从一定意义上  相似文献   

15.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全党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和战略思想,也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建设和谐学校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校后勤工作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涉及校园环境治理,又涉及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肩负着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使命。加强后勤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供高效、可靠、优质的后勤服务是促进校园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到在科学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任何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实质的。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内和谐是关键。只有党内和谐了,党才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对和谐社会建设起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命题,为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巾更好地担负起政治领导责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则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增加人民的福祉,提高民众的幸福度。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国民幸福指数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解决好民生问题,社会就和谐了,人民也就幸福了。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国民幸福指数的提高来论述的国民幸福指数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报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设计了“五位一体”的路线图,提出了六大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13亿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如何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从国家的角度上说,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二是从公民的角度上说,要培养健康、良好的社会心态。因此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