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众多研究数据为基础,对当代中国男孩面临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小学到大学,男孩学业成绩全面落后于女孩;男孩体质持续下降,与日本男孩的差距在不断拉大;男孩有更高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成瘾行为发生率和常见心理疾病发生率;男孩的责任感欠缺,攻击性更高、问题行为更多,更容易违法犯罪.男孩危机对男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广西农村6~19岁孩子的家庭劳动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广西农村男孩、女孩之间存在家庭劳动分配不公现象,女孩家庭劳动负担高于男孩。女孩的年龄、民族、家庭规模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等因素是造成女孩家庭劳动负担繁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爱情的选择     
<正> 近日在杂志上读到一则爱情故事。讲有个男孩,在学校的新生联欢会上对一个女孩一见钟情,在经过了一年多的相思后,男孩终于鼓足勇气约女孩出来,向她表白了心中的爱意。没想到,女孩刚接受了另一个男生。大学生活结束后,女孩成了别人的新娘,可每到女孩生日时,男孩都会叫人送去九朵郁金香。在几年后的一次同学会上,男孩听说女孩在这几年里经历了两次离婚,如今也是独身,  相似文献   

4.
"男孩危机"作为2010年度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引起了广泛和热烈的讨论.这场讨论的核心分歧之处在于"男孩危机"是客观事实还是伪命题/伪问题."男孩危机"现象的出现有着复杂的性别认知、现代教育形塑、社会变迁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在现代儿童哲学视野中,"男孩危机"话题的重要启示是,需要反思现有的儿童观念,进而建立对男孩的整体认知观念:作为儿童的男孩,本性上是一种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5.
重视保护女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农村在0—4岁年龄段,存在着偏高的女孩死亡水平。我们知道,儿童死亡水平是由诸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一个没有性别歧视的人口中,生物医学因素是决定0-4岁死亡水平的主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男孩死亡水平应高于女孩。反之,则说明这个人口中存在着偏高的女孩死亡水平,反映了社会性别差异的存在。我国1990年普查数据,0岁的男婴死亡率为32.19%,女婴为36.83‰,1995年的数据也反映出0岁和1岁组,女孩死亡水平明显高于男孩。我们还收集到西部地区一个县的数据,在1994—1996年间,0-4岁男孩…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对于媒介的强烈需要主要表现为满足伙伴交往、娱乐消遣和学习知识几个方面.大众传媒对于满足青少年的上述需要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但也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我们提出"青少年--学校(家庭)--政府(媒体)"三位一体的系统效果模式,即依靠政府和媒体,提高媒介环境的社会控制和制约能力;多方干预,以家庭和学校教育主渠道提升媒介素养教育;自我完善,提高青少年信息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男孩危机论"缺乏一个形式化的评价标准,在比较的对象上存在混乱、庞杂和不统一,而使"男孩危机论"存在前题脆弱的危机."男孩危机论"提出的种种证据是男性在成长过程中的自然属性,在当下过度标准化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被放大,不存在单独的"男孩危机".只有教育危机,它超越了某个单一性别,是男生和女生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严酷的事实:中国共有1.8亿文盲(占世界文盲总数的1/4),其中70%以上是女性;每年有100多万失学儿童,其中70%以上是女童.教育一个男孩,只是培养一个人;而培养一个女孩,则关系到一个民族——因为女孩是未来的母亲.  相似文献   

9.
当今台湾青少年道德教育产生严重危机,其原因可分为社会方面如社会转型以及大众传媒和色情的影响;家庭方面如家庭结构、家长教育方法和家长人格等方面原因;学校方面如过分追求升学主义、道德教育价值多元化的冲突以及道德实施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解决上述危机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全面配合。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有关资料统计,近10年来,全国累计有1000多万儿童因贫困不能上学,其中70%是女童.在四川省,每年有近10万儿童辍学、失学,其中女性占70%以上.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女童辍学已是四川省实现义务教育的难中之难.在四川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由于女童就学难,母亲素质差,不仅使一个家庭贫困愚昧,更导致了早婚早育,使更多的女孩失去了求学机会.许多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教育家都明确指出,女童教育不仅对于妇女个人及家庭,而且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他们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论断:“教育一个男孩,只是培养一个人,而培养一个女孩,则关系到一个民族.”因为女孩是未来的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